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渴,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董海明 《成才之路》2009,(15):97-98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寓意很明显,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也许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就只是“授人以鱼”的角色.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传授给学生“授人以渔”的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  相似文献   

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与其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同样,在数学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要的不仅仅是各种数学知识,更需要得到学习它们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高三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时,如果想让学生永远有鱼吃,那就要让学生学会钓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其实,教学生习作也是如此。在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重在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这  相似文献   

7.
俗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一种目的(what to learn),钓鱼是手段(how to learn),现成的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同样,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观点,其关键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0.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话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获得钓鱼的能力。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力。  相似文献   

11.
赵晋涛 《考试周刊》2011,(53):209-210
《道德经》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意思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蕴含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  相似文献   

1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与其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同样,在数学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要的不仅仅是各种数学知识,更需要得到学习它们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得到“渔”,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下我们教师需要考虑的。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则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教师教的不单是知识,还有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学的不仅是内容,也是举一反三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而言,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笔者以为授人以渔在文言文教学中可探索的空间很大,能真正体现新课标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下提倡的当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主导指的是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由场上的  相似文献   

14.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说的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有鱼吃是目的,会钓鱼是手段。这句话说明: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基本上都是六个大人关注一个孩子。无形中,每个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人一些学知识的小技巧.不如传授给人培养一些好习惯的方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预习的习惯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话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获得钓鱼的能力。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力。所谓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近年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作为奋斗在一线的人民教师,笔者在此就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总结
  了以下几点,与大家一同分享研究。  相似文献   

17.
授之以渔     
子晨 《中文自修》2010,(3):64-64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意思是说,如果要帮助别人,送给他鱼,不如传授给他钓鱼的方法,因为送给他鱼只能帮他一时,而如果教他学会了钓鱼的方法,就可以受用一生。在这句话里,“鱼”和“渔”这两个字是不能搞错的,因为“鱼”是一条鱼的意思,而“渔”的意思是捕鱼。  相似文献   

18.
计鹏飞 《宁夏教育》2010,(7):118-1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获取知识的方法。教育也是一样,一位称职的好老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自主学习的方法。大量实践表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该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老子》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也就是说,传授给人知识,还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饥,但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必须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如果我们把老子的这段话语嫁接应用于教学环节中,那么"鱼"则可理解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即教学目标下教师需要考核学生的各个知识点。而"渔"则可引申理解为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地促动下,学生们系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对知识灵活运用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