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李彩纫 《教书育人》2013,(23):20-21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只能选择让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那么,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而成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好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父母和政府部门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共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很多农村地区,有着许多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由于常年在外务工,不能经常回家陪自己的孩子。由于这些孩子所处的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也都比较落后,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更加丰富,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感成为了很多人的研究对象。学习语文可以让这些儿童从文字中感受情感,开拓眼界。因此本文将分析如何利用语文教学,拓展留守儿童的视野,抚慰他们的心灵。一、留守儿童特殊性格与心理形成  相似文献   

4.
张群 《教育》2007,(12)
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探索中我们针对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逐步走出了留守儿童特有的“四难”境地,让这些缺少关爱、缺乏修养,学习相对滞后,略有孤僻、自卑的孩子,跟别的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刘海明 《辅导员》2014,(22):18-19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父母离开孩子,出去打工,为此滞留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如何教育这些特殊的孩子,把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发展放在首位,接下来。  相似文献   

6.
农民为了脱贫致富,纷纷外出打工、经商,让孩子单独在家,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如今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由于他们缺乏关爱,造成亲情饥渴、性格内向、孤僻。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分健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作者以本文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打工热潮的兴起,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留在家中读书,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孩子性格方面形成了一些缺陷:多疑,敏感,脆弱,缺乏自信等等。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恢复昔日的快乐,也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起来呢?我认为只要我们教师能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发现“留守儿童”身上蕴藏着很多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获得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导致孩子们在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不健康的发展,有的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让留守儿童的童年和其他孩子一样充满阳光与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这也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舍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随着留守儿童群体的扩大,问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的社会关注度逐渐增强。有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新闻报道接踵而至:2013年1月3日报道,湖南凤凰农村小学四面透风,留守儿童手生冻疮;2013年1月7日报道,河南光山县4名小学生在上学途中溺水身亡,4名小学生皆为留守儿童……为了让  相似文献   

10.
李艳香 《教师》2013,(19):40-40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现代,打工浪潮造成农村"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的状况。留守在家的儿童们,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肩负着让每一个儿童都享受到平等教育的重任,理所当然应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受温暖。那么,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正>因为家长同时外出或是有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叫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需要有人照顾并且处在上小学或初中的年龄。留守儿童是现阶段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产物,是这一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曾经有专家说,因为留守儿童的生活家庭环境对其教育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有这些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还有一些心理变化……为了让留守儿童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使其不会因为自身环境有心理扭曲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如:家庭、学校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班集体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要多和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总之,教师要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相似文献   

13.
潜江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三谈心”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是与负责抚养的“隔代老人”谈心。全市各学校的所有教师对这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了解这部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帮助家长纠正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行为。二是各班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谈心。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三是让留守学生与父母谈心。要求学生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信或打电话,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让在外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14.
段瑾妤 《文教资料》2012,(2):143-144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这些孩子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和关爱,教育工作者不要吝啬爱,要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注重从平时的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留守儿童分为双方留守和单方留守,双方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或者干其他活,孩子留在家里,而单方留守是指父母其中一方长期外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占班上学生总数的30%。通过与他们交谈和对他们的观察,我发现了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现象: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一)父母长期在外导致亲子分离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双方  相似文献   

16.
《今日教育》2011,(1):55-5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不能随行,成为留守儿童。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在人格、安全、生活、学业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切实培养和照顾留守儿童,解决外出人员后顾之忧,使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同沐阳光、同享关爱,成为党委、政府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力争从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走出一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监护和关爱,这些留守花朵,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隐忧,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问题。如何有效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这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近年来,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努力使留守孩子“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同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留守儿童,这个让人听起来心酸的字眼,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过早远离正常的家庭氛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有很多孩子的人格、行为、品行等都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前途和未来,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十分敏感和脆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也要避免刺激孩子,让孩子因身份问题感到自卑,引发新的心理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让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所面对的一大课题。那么怎样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同样快乐成长呢?本人认为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三要"和"三不要"。一、留守儿童教育"三要"1.要多给关爱。留守儿童多住在亲戚家,有的甚至在朋友和邻居家,可无论在哪,他们都属于暂时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这种情况对他们的人格和性格总会有些影响,有的狭隘自私,有的偏激暴力,有的怯懦自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