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彭海涛 《视听界》2005,(1):15-18
自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全国各电视台遍地开花,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代表了新闻事业的新成就,而且也从侧面表明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在此情况下的新闻观念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所特有的品质,是新闻在电视上的优良表现形态和类型。从新闻在各种大众媒介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来看,电视新闻节目向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转化首先在操作上起始于新闻语态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其新闻语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重新建构了新闻的语态,展现了新闻的高端发展方向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社会责任是媒体的根本属性,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职责,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是时代赋予媒体的历史使命。作为近年来一种创新的节目形态,新闻故事类节目以其取材平民化、情节曲折化、讲述口语化的鲜明特点成为各地电视台新的收视增长点,从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到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从河北卫视的《天下故事会》到山东卫视的《说事拉理》,电视新闻节目所运用的叙事语态纷纷向讲故事方向转变。新闻故事类节目在丰富电视新闻图景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和履行社会责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周海钦 《东南传播》2011,(11):95-97
自20世纪九十年代《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这两个栏目开播后,我国媒体顺应社会转型的需要,重新构建电视新闻语态,呈现出由现象到本质、由单一到复杂的变化,开创了类似《新闻1+1》等新闻语态的新面貌。本文从对比电视新闻言论类节目崛起前后新闻语态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社会大环境转型后新闻语态所发生的深刻转变,以及新闻语态改变...  相似文献   

4.
谭笑 《东南传播》2010,(12):107-109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不断突破创新,从内容取向、播报语态上改变了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正说语态"。湖南卫视《晚间》栏目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来"说新闻",成为这场电视新闻改革的先行者。但2008年4月10日,《晚间》由日播节目变为周播节目,之后停播。时至今日,这颗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最流行电视台的怪味豆"仍未能重现银屏。笔者曾在此栏目实习多月,试图从媒介的受众定位、品牌传播的角度分析,破解《晚间》的困局,为该名牌栏目的重生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佳琪 《今传媒》2013,(11):88-89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受众多元化信息诉求、电视台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新媒体迅速崛起,促使电视新闻语态发生微妙变化。电视新闻语态从传统的宣教模式向“宣教+新闻”模式过渡,电视新闻节目试图融合浓厚的宣教与客观的新闻。本文以央视《新闻联播》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其开播以来新闻语态的转变路径,并探析电视新闻语态的转变方向。  相似文献   

6.
据1996年4月22日的《中国电视报》报道,从5月6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将新设立一个45分钟的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此举旨在加快电视新闻栏目化趋势的力度,使电视新闻栏目化建设更趋发挥整体传播效应。笔者拟就此作一探讨。 所谓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定期、定时、定量播出并冠以固定的栏目名称,赋予栏目特定的方针、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节目形式,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发展必然性。本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最早的专栏节目——美国的《骆驼新闻大篷车》出现,开始了电视新闻栏目化的探索。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70年代末创建,虽然获得了观众的青睐,成为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但很长时间它是“一花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一种新型节目样式。它是借用杂志综合编排的方式,把不同体裁的新闻报道串接起来,由主持人主持播出而形成一次完整的节目。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伴随着我国电视新闻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以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福建电视台的《新闻半小时》等节目为代表的优秀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但是,从我国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整体发展水平来看,许多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仍处于简单摹仿阶段,存在栏目设置大同小异、节目编排程式化的毛病,没有真正发挥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传播优势。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8.
1994年4月1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正式开播 ,开创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先河。一时间 ,全国各地电视台争相仿效 ,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评论栏目。1996年 ,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调查》 ,再次引起了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全国电视界的关注 ,并再度推动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一些县级电视台也随之开办了类似节目。应该说 ,新闻评论节目在电视中的出现和普及 ,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一大幸事 ,有许多可喜之处。可喜之一 :突破了以前电视新闻短和浅的弱势 ,使电视新闻有了向深度开掘的空间。节目样式的创新和容量的加…  相似文献   

9.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新闻述评性栏目《焦点访谈》,以其深度的报道视点和独特新颖的节目风格深受观众的青睐和电视新闻同行的关注。从中央电视台近期每月的节目收视率统计看,《焦点访谈》一直名列新闻类节目的榜首。这不仅表明该节目自身创造出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栏目正从粗放型向技术加工型、从应付型向创优成熟型发展。本文试图就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产生、兴起、发展作一概括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以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辽宁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新北方》等为代表的社会新闻类栏目的崛起,使观众朋友从严肃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惊喜地发现了亮点:过去居高临下说教式的电视新闻,在形式上变得尊重别人、贴近生活、关注百姓,观  相似文献   

11.
蔡昕蕴 《青年记者》2012,(11):49-50
从1978年《新闻联播》创办,到近年来央视针对《新闻联播》栏目做出不断调整和改革,我国的电视新闻栏目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从以前的单一播报到现在的杂志型新闻栏目、调查型新闻栏目等不断涌现,正在向高层次、高品位、全方位、大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特征 1.新闻内容专业化和个性化现在,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专业的新闻频道也多了起来,使电视新闻可以将收视对象进行细分,然后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创办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9):23-2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发展困境,也促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革新。央视《新闻1+1》的系列专题节目从结构、语态和传播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平行逻辑"引入到节目内容的结构中,形成了多元的、融合新媒体属性的"碎片化"内容单元,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视听性元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和个人化评论,在满足观众收视期待的同时,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一线》是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制作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日播式电视新闻栏目。栏目自我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30分钟的节目共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为:《封面》——关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并作深度报  相似文献   

14.
林筠  陈小芬 《东南传播》2012,(10):69-71
"电视新闻杂志"己是我国电视媒体主流新闻栏目的重要形态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从2003年推出以来,在经历了长时间探索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而且成熟的栏目体系。本文以叙事理论和相关的新闻传播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的节目,从叙事题材、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等方面对《新闻周刊》进行分析。以期本研究能在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研究,提升节目可视性方面提供新办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杉 《传媒》2016,(23):84-86
央视《新闻1+1》节目开播至今已经获得数次电视制作大奖,是国内新闻栏目的典范,本文以政治传播理论为指导,对该节目的政治传播语境加以剖析,探索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走向,通过对《新闻1+1》典范作用的研究,为国内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徐军 《新闻世界》2009,(9):27-27
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故事化、平民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平民化的创作手法、更是各电视媒体追求的一种境界。随着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推出,“平民化”的民生新闻便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从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到江苏都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从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到滁州台的《大家谈》《民生》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央视经济频道的《第1时间》、东方卫视的《看东方》、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几乎同时火爆推出,立即激起业内专家和电视观众的好评。笔者试着从普通观众的视角,以上述三个栏目为参照,解析当前电视新闻栏目的版块化、品牌化运作模式和发展走势。 一、收视印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第1时间》、《看东方》和《1860新闻眼》这三个栏目均可定义为“大型新闻版块”或曰“电视新闻杂志”。它们具备共同的“大型”、“杂志”特征:节目时间长;细分为一组小栏目;由多个主持人串联。这三档节目的强势推出,可以看出当前电视新闻改版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8.
朱虹 《新闻大学》2002,(1):69-70
已成功运行了8年的《东方时空》是中国新闻电视的第一品牌,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有着难能可贵的开拓精神。它在内容策划、节目制作、运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成功探索,为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宛都播报》创办于2001年10月,是南阳市第一个以城区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节目,是第一个以平民百姓为报道主体的电视新闻节目,是较早尝试"说"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是迄今为止南阳市唯一获得全省优秀栏目评比一等奖的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0.
高静宁 《青年记者》2012,(18):93-94
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播出,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先河.之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发展,节目同质化现象也随之出现.2012年新年伊始,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和湖南卫视大胆创新,共同打造了一档由大学生亲手操盘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公开课》,该节目以“年轻、新锐”为主打,创造了新闻课堂的节目新样式,在评论员、新闻话题、评论语态、节目形态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对电视评论节目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在节目初期就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