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将药品装入容器中.若装置漏气,应及时更换有关仪器或设备.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用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相似文献   

2.
1.带塞(橡皮塞、玻璃塞或活塞)的仪器应“先塞(塞上塞子)后定(固定装置)”.2.连接导管与橡皮管、橡皮塞时,导管应先润湿后连接.3.装配仪器的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拆分装置的顺序相反).4.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反应物.5.先装入固体药品,后固定仪器,再装入液体药品.6.向玻璃器皿中装入固体药品时,应先将玻璃器皿横放后送入固体药品.7.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先将标签对着手心,后口对口缓缓倒入.8.对玻璃器皿加热,应将玻璃器皿的外壁先拭干后加热.9.对试管加热,要先预热后集中加热.10.酒精灯的使用一般是“先点后灭”.11…  相似文献   

3.
1.使用仪器和试剂——先查后用。 2.装配联结仪器时——先主后辅、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拆卸时相反。) 3.洗涤仪器时——先冷却后洗涤、先外后内。 4.制取气体时-先作气密性检查后装加试剂  相似文献   

4.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程序进行.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将药品装入容器中,若装置漏气,便及时更换有关仪器.  相似文献   

5.
一 物质检验类题型 、 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药品、仪器和有关信息,要求考生识别和连接仪器装置,设计验证性实验方案。特别是对混合气体中几种成分的检验时,首先要检验水蒸气,有些气体被检出后应将其除去,防止它干扰后面气体的检验。 [例1]利用下图中的装置,可装配一套用来检验浓H SO 与 24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 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部分仪器按①②③的顺序连接,则可检出的物质是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为 ;…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中有许多涉及"先"与"后"的顺序问题,若忘记了"先",或将"先"与"后"颠倒,轻则浪费时间和药品,影响实验效果,重则使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事故。现将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例举如下:1、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否则,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药品的浪费。2、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的一端侵入水中,后用手捂住容器  相似文献   

7.
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成功率很低、危险性很大 ,而且耗时 ,许多教师都不做该实验。为了简化实验过程 ,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现改进如下。一、实验装置如附图所示 (铁架台等仪器省略 )。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   1 .从漏斗处向试管注入饱和NaCl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溶液至试管口 ,并用带塞干燥管塞好。2 接通直流电源 ( 1 0V~ 1 2V)进行电解。3 当观察到干燥管上端出现黄绿色的气体后 ,立即在干燥管口套上小气球。4 当电解生成的气体达到试管体积的一半时 ,停止电解。调节漏斗的…  相似文献   

8.
1 仪器及药品具支试管 ,分液漏斗 ,小试管 (自制 ) ,集气瓶 ,乳帽 ,一次性注射器 ,圆底烧瓶 ,铁架台等。H2 SO4( 3mol,L-1) ,HCl (浓 ) ,固体NaHSO3 ,NH4Cl和Ca (OH ) 2 品红试纸 ,饱和H2 S ,品红 ( 0 1 %) ,酸性重铬酸钾( 5%) ,石蕊 ( 0 1 %) ,酚酞 ( 0 1 %)。2 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2 1 SO2 的制备取 1 5gNaHSO3 ,置于具支试管内 ,在分液漏斗内加入 1 0ml稀硫酸。制备气体时 ,按图 1所示组装。图 1 二氧化硫的制备装置  把仪器连接好 ,集气瓶内的气体充满时 (空气出口处品红试纸褪色 ) ,用乳帽封闭空气出口 ,关闭导…  相似文献   

9.
刘小军  袁俭良 《高中生》2008,(14):48-49
一、思考问题的顺序1.按照"气密性检查→气体制取→除杂→性质实验→收集→尾气处理"的顺序思考问题高考预测题1用下图仪器组装成一套制取SO2并检验其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及有关药品省略,③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相似文献   

10.
1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稀释浓硫酸时,往烧杯里先加水,后加浓硫酸。 2.实验室制取氧气:开始时,先给试管加热,后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内;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4.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反应制取气体  相似文献   

11.
1.几个“先后”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相似文献   

12.
1 先后关系1 1 制取气体物质及做某些装置要严密的实验时 ,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再加入药品。1 1 2 点燃气体时 ,应先检验纯度后点火。1 3 拆除制气装置时 ,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后熄灭酒精灯。1 4 在洗气装置中 ,一般是先把除其它气体的装置放在前面 ,最后放干燥装置。1 5 做用H2 还原CuO等实验时 ,应先通入H2 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停止实验时 ,应先移走酒精灯 ,后停止通H2 (即至到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1 6 在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等仪器时 ,必须先检查是否漏水。2 上下关系2 1…  相似文献   

13.
一、仪器使用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先擦干后加热.  相似文献   

14.
1.带塞(橡皮塞、玻璃塞或活塞)的仪器应“先塞(塞上塞子)后定(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5.
1 防倒吸装置的改进实验室内制取有毒气体时 ,为防止残余尾气进入大气 ,通常用一定液体吸收 ,对溶解度大的气体(HCl、NH3 等)要加防止倒吸装置 ,关于该装置传统的做法通常是用玻璃漏斗罩在液体上方 ,除去残余气体 ;我们改以往用玻璃漏斗的方式 ,采用CCl4将液体与气体隔开 ,从而防止因气体溶于液体导致压力减小引起倒吸现象。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 ,操作简单易行 ,仪器少 ,并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体装置如下图 :注意 :(1 )A装置为传统防倒吸装置 ,B为改进装置。(2 )溶液C :①若气体为易溶性气体 (如 :NH…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气体,如2000年高考题第24题就涉及主产品的保护,应在收集FeCl3的装置后除去C12的装置前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以防止主产品FeCl3的水解。  相似文献   

17.
要讲清运算顺序概念,将它与运算性质区别开来。 所谓运算顺序,一般指三点:1.从左到右地算;2.先内后外地算(先算里面括号,再算外面括号);3.先乘除后加减。 有人在计算a-(b c)-c时得到a-b,并且说是根据减法定义推论,即某数加一个数,再减去同样的数,某数不变。究其错误原因,在于弄错了运算顺序。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验     
1.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应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性质实验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整套装置的组装顺序应遵循“四先四后”原则,即①先下后上;②先左后右;③先长后短(适用于洗瓶);④先除后干——先连接除杂装置,后连接干燥装置。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照课本要求去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实验装置图其操作顺序为 :(1 )在空气中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2 )将燃烧的红磷伸入钟罩并塞紧橡皮塞。 (3 )待装置冷却后 ,测量水进入钟罩内的体积。 (4 )大约占钟罩内气体体积的 1 /5。实验时 ,发现如下不足 :(1 )由于所用钟罩体积大 ,携带不便 ,反应消耗药品多 ,实验所需时间也较长 ;(2 )钟罩上部粗细不均匀 ,不易分成五等份 ;(3 )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进钟罩 ,伸入过程中易增大实验误差。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提高准确率 ,我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20.
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做硫化氢气体性质实验时,易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研制了“气体系列性质投影演示器”,应用于教学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装置构造见图1。二、制作材料用2mm厚度的有机玻璃板粘制而成,粘合剂为氯仿。图1气体系列性质演示器的构造1橡皮塞2出气孔3球形漏斗4接缝5进气管6导气尖嘴7玻璃球8乳胶管9弹簧夹10橡皮囊11反应容器12底座三、实验操作1.按图2将仪器和药品装好后并用凡士林密封接缝,保证不漏气。2.打开弹簧夹,托起橡皮囊,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