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由德国frommann-holzboog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荷尔德林书目),是与诗人荷尔德林(Holderlin,1770-1843)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位诗人在生前生后沉寂了百余年之后,在德国诗坛声名大振,独占鳖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崇拜者。鉴此,符兰腾堡州立图书馆在1941年创建了“荷尔德林档案馆”,并在馆藏书目与新征集到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于1953年出版了它自编的第一部(荷尔德林书目)。该书目后由MariaKohlr续编,陆续刊登在(荷尔德林年鉴)上。(国际荷尔德林书目)是在这几个(书目)的基础上扩充修订的。之所以被称为“国际”,…  相似文献   

2.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世俗的珍贵历史献,是人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出现在遥远古代的、色泽绚丽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艺作品,如同其他类似的书籍一样,《圣经》中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理演变进程,无论他们的种族、语言和化如何,它反映的是人类渴望与追求真理愿望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潍坊地处齐鲁之邦,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出现许多著名藏书家,为保存潍坊地方文献,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近代以青州李文藻、潍城丁锡田最为有名。李文藻所著(所藏书日》、《所见书目》、《所闻书目》,多为齐鲁乡邦文献。清初目录学家意学城曾称他为“山在目录大家”。丁锡田精研文史,广泛搜集地方志.集成山东省各县县志,还整理保存了各种乡邦文献、名人著作集,成为研究潍坊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解放后,其子女将其全部藏书2300()余册捐献给潍坊市图书馆,后于1957年移交山东省图书馆收藏。解放初期,为保存古籍文献…  相似文献   

4.
正和平大会上的和平鸽洁白无瑕,振翅高飞,象征着团结,象征着和平。圣经中诺亚方舟里的鸽子,口衔橄榄枝,带回了平安,带来了吉祥。圣经中耶稣受洗的故事里,圣灵仿佛鸽子降在耶稣身上。这个圣经故事讲述了耶稣生平中的重大事件,早已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典故,并成为许多经典美术作品的主题。在这众多的作品中,圣灵一般的鸽子作为必不可少的中心意象,成为洗礼载体的圣经渊源。  相似文献   

5.
<正>犹大(Judas),圣经中的人物,生于加略,又称"加略人犹大",被耶稣最初拣选为十二门徒之一。圣经福音书里多次提及犹大,"犹大之吻"当属最令人难忘的情节。犹大有三年半时间与耶稣同行同住、同桌同吃,最后他竟然以三十块钱(《马太福音》26:15)将耶稣出卖!他与耶稣的敌人犹太祭司长约定了一个暗号:"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马太福音》26:48)犹大为何出卖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西方文学的发展,圣经对文学影响的形式不断丰富,甚至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学门类"圣经文学"。狭义的圣经文学(the bible as literature),指圣经本身的文学特色,即对圣经本身的文学分析。广义的圣经文学(the bible in literature),指受圣经影响而形成的众多文学作品。很多读者非常熟悉西方文学中的圣经,甚至对其主要情节耳熟能详,但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浅层认识层面,从未探  相似文献   

7.
赵承中 《寻根》2008,(4):96-102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楚事妖书始末》(以下简称《两案始末》),不分卷,一度为“旧雨草堂”主人所有,今藏国家图书馆。它不载于明末以来官私书目,罕见流传。自上世纪80年代末被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3册,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后,这部“养在深闺”的史部文献才开始为人们所知晓。  相似文献   

8.
自电影技术诞生那天起,西方电影艺术家就从未忽视对圣经题材的挖掘和艺术再现。早在无声电影时代,就有以圣经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电影问世。近年来,不仅出现了大投资、大成本制作的圣经教学片,也出现了商业性、高票房、惹争议的圣经电影;个别导演出于自己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9.
《校雠广义》感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80年六、七月间,程千帆先生在山东大学讲学,除了讲授《关于治学方法》外,为中文系和研究生开了一门“校雠学”的专题讲座,讲了将近七、八天。听讲的人,挤满了一座阶梯教室。山大图书馆古籍部的同志、山东省图书馆特藏部的同志、山东省博物馆保管部的同志,全都赶来听讲。当时我在山大图书馆古籍部整理善本书和善本书目。从30年代起我对目录、版本、校勘之学,有特殊的爱好,并曾于 1979年秉承殷孟伦、殷焕先两先生的嘱托,在程千帆先生的指导下,为山大中文系研究生编印过一本《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得到程先生的…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龙生九子各不同。《圣经·旧约》里刻画了性格不同、"职业"有别、命运迥异的该隐、亚伯兄弟和双胞胎以扫、雅各兄弟;在《新约》福音故事中,则有马大和马利亚这对姐妹花,她俩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体现出灵魂追求与肉体需求的层次不同。圣经中耶稣向马大和马利亚两姐妹传道的故事(《路加福音》10章38—42节)展现了这对姐妹截然不同的形象——关注神圣教诲的马利亚与投身世俗事务的马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张人凤兄整理、辑编其祖父张元济(菊生)先生遗,成绩斐然。《张元济书札(增订本)》(1997年商务印书馆)、新版《张元济日记》(2001年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华民族的人格(附张元济抗日战期作选辑)》(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等相继问世,《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和《张元济诗(修订本)》也可望杀青。  相似文献   

12.
正文字与图像相生相成,历史悠久。《周易·系辞上》有言“河出图,洛出书”,足见“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的搭配与和谐。经书在信仰者心目中是超自然存在的精神容器,文字和书籍自然非常神圣。为表达崇拜和敬仰之情,经书插图者不惜工本,甚至不惜金、银,着力装饰插图,例如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佛经里的“变相”插图,圣经古亚述文手抄本中黄金叶制作的耶稣及其他圣经人物图像,《古兰经》搭配细密画配的经字画。人类对神圣文本  相似文献   

13.
正《巴黎圣母院》一书开篇说道"在司法宫上演神秘剧"。神秘剧,英文是Mystery Play,指的是根据圣经故事改编的戏剧,俗称"圣经剧",有独白、对白和伴随音乐。早在基督教诞生不久的公元1世纪后期就出现了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的剧作,如《基督受难》。1150年前后,在英格兰出现了一部标题为《亚当之谜》的法语或者说盎格鲁-诺曼语剧作,主要内容是人所熟知的关于人类堕落以及早期先知们的故事,包含道具、场景、对话、情节和音乐等几乎所有的戏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92年至1995年在法国留学,用3年零3个月的时间获得了法国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而法国学生攻读这两个学位一般需要5年至6年时间。我的博士论还被评为样板论,被法国各图书馆保存。我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博士学位,并获得了好成绩,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我的法国朋友德维尔一家对我的帮助。德维尔夫人是我所就读的那所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我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认识她的。我入学后经常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我总能看见一位50岁左右的女士在图书馆内与学生们交谈,解答他们的问  相似文献   

15.
情场,还是战场?隋子余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法兰西国度里的青年于连·索黑尔,走出自家的锯木厂,放下斧头、锯子,拿起拉丁文的《圣经》,到本市贵族市长的家里做教师。他与市长夫人恋爱,事发被迫去了省城神学院。此处无法立足,又到巴黎侯爵府做秘书。他又与侯爵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一位阅读钦定英译本《圣经》(即1611年英王詹姆斯一世钦定发行的英译圣经《英王詹姆斯钦定本》)的读者均感到,这部《圣经》用词华丽优美是任何年代较近的其它译本无法媲美的。这种美已深深渗透到英美生活和文学之中,其程度之深,无法估量。“在《圣经》的所有译本中,最出色的就是英译本。”乔治·桑普森在《剑桥英国文学简史》一书中谈到《英王詹姆斯钦定本》圣经时说,“而且,它是英国所有著作中最伟大的作品,英国第一部经典著作,是影响英国人特征和说话方式最重要的源泉……它的主题即上帝,人和宇宙均是伟大文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文学作品中花园意象的审美意蕴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西文学中,花园意象都是不容忽视的典型意象。它植根于原型,由于人类心理的共同有效性,使其在审美情趣上表现出某种趋同,比如普遍地将花园意象作为乐园来对待和叙述,井将其作为与现实相对照的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的审美意象进行书写。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的花园意象根源于基督文明,最直接的来源是《圣经》中的伊甸园;而中国文学中的花园意象则是儒道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审美内涵方面也就相应地出现了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伊拉克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Iraq)1929年成立于首都巴格达,当时作为公共图书馆叫马克塔布·阿尔-萨拉姆,有4000卷藏书。搬家后更名为马克塔布·阿尔-阿马。1961年伊拉克政府通过国家图书馆法,重新命名为马克塔布·阿尔-瓦塔尼亚,1970年获得法定缴送本图书馆地位,1976年迁入目前位于巴格达的现代建筑物内。该馆原来收藏有417000册图书、奥斯曼帝国晚期到近代的2618种期刊以及4412份珍本书和手稿,出版《国家书目》季刊。  相似文献   

19.
<正>《圣经》作为基督教文明的核心文本,曾经为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作动力。19世纪之前的欧洲美术史上甚至形成一个传统,即绝大多数画家会涉猎《圣经》内容,并借重圣经画创作跻身于主流画家行列。文艺复兴前后,这种时髦尤为明显。耶稣及其十二位使徒"最后的晚餐",堪称圣经画廊的主题画群。不同画家笔下,餐桌上的戏台,场面和风格纷呈。一、喧宾夺主的场景设计文艺复兴先驱之一乔托(Giotto,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他作的《最后的晚餐》沿袭中世纪静态、  相似文献   

20.
从西方音乐与圣经的渊塬关系而言,可以说两者互为滋养,互为光大。《旧约》里记载的希伯来人本是喜好音乐盼民族,基督教继承了希伯来民族的音乐传统,成为“歌唱喑寺宗教”,最早的乐谱记录以及用来记录直调音乐的三线谱、四线谱、五线谱,都源于圣经音乐。从某种程度来讲,西方的古典音乐就起源于基督教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