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美的教学。音乐课不只是识谱、唱歌和传授一些音乐知识,更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美感,用美的音乐、美的体态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应该是美的,应该让学生得到美的愉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用美的魅力征服学生,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用美的板书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张隽 《考试周刊》2015,(50):185-186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作为"美的使者"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美的教学,用美的语言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音乐教学语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自身有着特殊的表现手段与方法,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积极创设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语文课文中作者美的情感,常常感染着教师,进而感染着学生。  相似文献   

6.
用多样的导课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景。为良好的课堂开启一扇智慧之门。用艺术性的语言激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互动出彩,在静静地沉思中,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和升华。在欣赏美的字体和富有创意的板书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7.
语文应该是情感的语文,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满腔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每个学生都受到课文中情感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增强自身的美的修养,用自己美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实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创造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可以使课堂产生和谐与优美,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能让教师和同学富有激情和活力。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不断加强语言修养,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准确、科学,以情动人、清晰,有逻辑、进一步达到美的意境,用美来感染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师生之间的信息是依靠言语交流来实现的。教师传播的知识能否被学生理解,关键在于他使用的语言能否把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财富,并形成实践能力。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积极创设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  相似文献   

11.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不是单单把知识从书本上搬下来,然后用各种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是需要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和美的感染。那么,教师需要怎么做,才能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12.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崇高的美育理想,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爱学、乐学、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的过程。具体来讲,中学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运用美的理念,美的规律、美的内容、美的形式、美的力量,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净化学生心灵,规范学生行为,使中学生为美化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环境向量良性发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培养审美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范文阅读中可以激发学生关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在课文分析中,教师通过对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在说写训练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语文教学从形象教学、情景教学进而达到形象感染,情景交融,最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并用美的尺度评价和指导自己的生活,促进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这正是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任艳 《考试周刊》2009,(31):79-7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当成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唐华 《职教通讯》2011,(22):41-42
职业学校的不少老师都为课堂"头疼"的原因是,学生基础差、上课没反应;教学中缺乏愉悦感、少有成就感。作为教师,应该正视现实、反思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营造美的课堂,用课堂之美来感召学生。课堂美的手段有不少,但对教材中美的因素的充分挖掘乃是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美是用眼睛去发现的,这是人们习惯性思维的结论.盲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了视力障碍,他们不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欣赏、去发现这世界万物的美,但他们可以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体验美的一切,用耳朵去聆听美的音符,用双手去触摸美的事物,也可以用双手去表现和创造美的画面.  相似文献   

17.
刘文昌 《山东教育》2001,(29):49-49
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除了“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学会基本知识技能……”外,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是新时期体育教学赋予每一个体育教师魄职责。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美学素养,要以自己美好的心灵、丰富的知识、健美的体格去影响感染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塑造美的形象。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心灵塑造者,首先必须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处处以身作则,不管是衣着发型,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还是教学水平,都应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信赖,才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班级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要求学生讲究个人卫生,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打扮自己,体现自己的外表美,讲究公共卫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保持教室清洁,认真做好各科作业,不乱写乱画,书写工整等。   开展美的活动。美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班主任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经常举行优秀作品讨…  相似文献   

19.
石祥兰 《考试周刊》2012,(93):96-96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首先要展现美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其次要展现美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学习快乐;再次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增强知识的可感性;最后要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20.
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富含情感、语句优美,能给读者美的享受。初中语文教师要基于审美创造视域设计古诗词教学活动,让学生接受美的感染,品味美的内涵,激发美的想象。分析意象、挖掘语句、融入情境等方法,有助于学生感受美。吟唱吟诵、整合美术、群文阅读等方法,有助于学生品味美的内涵。搭建表达支架、展开随文批注、参与练笔活动等方法,有助于学生拓展美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