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彩池》(第七册)第二、三、四自然段,作者细腻逼真地描绘了五彩池的形状、池水的颜色及形成的原因。向我们展示了那一片神奇而美丽的人间仙境,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这一片神奇的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描述感受五彩池的神奇,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五彩池》(第七册)第二、三、四自然段,作者细腻逼真地描绘了五彩池的形状、池水的颜色及形成的原因,向我们展示了那一片神奇而美丽的人间仙境,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这一片神奇的土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描述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培养学生想像力。教学策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教学目的:抓住五彩池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段的理解,朗读感悟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把在本课学到的好词、好句用到做“小小播音员”与设计广告词上。教学过程:一、浏览全文,寻觅焦点师:五彩池既没有大海的深不可测,也没有长江、黄河…  相似文献   

4.
一、模仿朗读小学语文教材有相配的录音带,让学生听录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再现文章所描述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享受到高尚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语感。二、配乐朗读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内蒙古草原美景。如果配上抒情、轻松又愉快的乐曲,并出示大草原的图画,让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遍配乐朗读,并展开想像,这时,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品味这段情境…  相似文献   

5.
《五彩池》通过对五彩池美丽、神奇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本文的教学重点,一是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五彩池水形成的原因;二是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搞好段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和教材重点,可做以下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设问:五彩池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叫做“五彩池”?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应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五彩池》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描写的色彩瑰丽,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五彩池神奇诱人的魅力,蕴涵了丰富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美育因素,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应着重培养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思路:一、初读课文感知景色美教师可用充满激情而具神奇色彩的语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通过读和议,可以感受到这里…  相似文献   

7.
《五彩池》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新编课文。这篇课文用词贴切,比喻准确,语句优美,过渡自然,生动地描述了五彩池极富神奇色彩的景色,是一篇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思想情感的文章。因此,在《五彩池》的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语言训练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训练上。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传统文化美和悠久历史美,使学生心中油然生发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9.
《荷花》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纯真的记叙文 ,文章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是一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情的好教材。我主要采用朗读为主 ,以读代讲的教学法 ,让学生在读中激情 ,读中体会 ,读中感悟。运用多种形式 ,各种语调反复朗读 ,让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 ,把荷花的美和对荷花的爱表达出来 ,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受到美的熏陶 ,并在熟读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 ,抒发情感 ,迁移情感。一、初读感知 ,萌发情感课前 ,我在黑板旁边悬挂一幅放大的课文插图 ,图…  相似文献   

10.
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充分地享受美,正确地鉴定美。正确地审美观点需要培养,而语文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好帮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性实施美育就如雨露滋润,产生潜移默化、事半功倍之效。一、用录音教材唤起美感我们现在所用的语文教材,大多课文配有朗读带。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无形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生活。初中第一册《百草园》一文,它的配乐朗读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朗读…  相似文献   

11.
<正>要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老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感受到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一、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朗读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激荡心灵情感的潮流。  相似文献   

12.
一、在生活中感受美《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由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对应,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学习此文时,正值仲秋时节,我先设计了“找秋天”的活动,让学生到野外去找秋天,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回到教室后,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样子,然后让他们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美丽景色呈现在白纸上,或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看着、读着自己的作品,自然有说不出的喜悦。二、在诵读中体验美《秋天》一文,语言优美、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句都能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学生通过感情朗读、配乐读,抒…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听了一堂公开课,其教学过程使用多媒体的情况如下:作者及背景介绍;配乐朗读指导;设计文章内容分析表格,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填写,然后显示答案;放映配画面朗读录像,放映名家朗读录像;放映与课文有关的电影片断。整个课堂多媒体一直参与其中。可谓声、光、色、像齐全。老师完全丢掉了粉笔、离开了黑板,站在计算机演示台前,不停地点击着鼠标,把教材的文字图像化,让学生眼见其景色。耳闻其声响,抽象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置身其中,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充分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乐趣。  相似文献   

14.
《五彩池》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松潘藏龙山上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给课文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他们爱美的情感。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理解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段落,体会五彩池的形状美和  相似文献   

15.
《五彩池》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的一处人间美景——五彩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文章是围绕五彩池神奇的特点来写的,语言生动形象,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根据教材的特点,我们运用了一点突破教学法,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得到了语言、思维、学法等多方面的训练,受到了美的感染、熏陶。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古诗中也蕴含了很多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古诗中的美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到古诗中包含的美在哪里。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入选到小学教材中的古诗,都是名家名篇,学生通过对古诗中意境的体会,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文字运用的美。古诗具有短小精悍,容易记忆,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对古诗的识记,可以感受到我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可以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通过对所学古诗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古诗的教学,我进行了古诗课题研究。一、课题的界定  相似文献   

17.
张冬 《文教资料》2010,(2):57-58
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的心走进课文、贴近作者,让学生通过朗读产生共鸣。他在教育实践中,默默地引导学生找到那把“钥匙”,一遍遍地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和音韵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加深对意象和语言的感受,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同时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让学生一起体验和领悟。  相似文献   

18.
讲读层次合理讲读重点突出———“九义”教材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27课《五彩池》教例评析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宋爽教例〕教学要求: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2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险峻、神奇、瑰丽”等词...  相似文献   

19.
冯臻 《教师》2014,(25):88-89
正"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层层悟读之中,渐渐的,可以达到准确地传情和悟情;若朗读到位,还可以创设一种情境,使审美主体充分体会到审美客体的语言美、图画美、音乐美,甚至情感美。在传统朗读教学中,我们常结合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男女分组读、小组合作读、配乐读等,让学生领略朗读所带来的文字中千姿百  相似文献   

20.
《五彩池》教学谈□四川井研教研室雷翠容《五彩池》是九义教材小语课本新选的一篇写景状物的讲读课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赞美的情感,描绘了四川松潘藏龙山上五彩池的神奇景致。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和审美教育以及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好教材。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