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这个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本文将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在新时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上的应用,新的测试理论、新的测试方法不断出现.网络化测量技术与具备网络功能的新型仪器应运而生,网络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的结合产生了网络化虚拟仪器.从而突破了传统虚拟仪器的三大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显示)都集中在单一计算机上的限制,而是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分解到不同的计算机上,利用网络将各个模块灵活的连接起来,使测量仪器、测量数据在网络内得以共享.利用NI公司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对组建远程测试系统的原理进行了论述.通过设计并实现远程测控系统,可以在分布很广的作业地域之间实现自动数据采集、传送、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利用GPS技术、全站仪进行野外观测,将采集的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中,采用测量软件进行编辑处理,生成数字地籍图,通过绘图仪输出地籍图。文章论述了GPS、全站仪以及CASSCZDJ2009绘图软件在数字化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运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2)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不断朝着信息化时代迈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在科技领域的又一大探索。目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了人民生活生活的各个方面,减少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麻烦。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转变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弊病。因此,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进一步发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本篇文章将从影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因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积极影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消极影响、加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积极影响的措施四方面进行细致研究,不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本文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职业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基于网络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喜明  闫文丽 《今日科苑》2007,(20):278-278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社会,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成为21世纪教育社会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主流模式。本文对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公路测量是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和公路通行能力的技术性基础工作,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公路测量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大量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公路测量工作推向了数字化发展的阶段。本研究从现代公路建设的领域出发,对公路测量数字化技术进行了研讨,重点提供了三维实体模型、Auto CAD在公路测量的应用要点,重点对GPS技术和TPS技术展开了研讨,希望对提升公路测量工作的效率有所帮助,更好地推进公路测量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微电子等技术迅猛发展。在它们的推动下,同时也是为适应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甚至战争的新需求,测量技术与仪器不断进步,相继诞生了诸如智能仪器、PC仪器、VXI仪器、虚拟仪器及互换性虚拟仪器等微机化仪器及其自动测试系统,计算机与现代仪器设备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测量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近10年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它与其他高新科技的相互结合,不仅已开始将智能互联网产品带入现代生活,而且也为测量与仪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了数学课堂。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势必成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绊脚石。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结合、优化教学?我们必须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和误区。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驾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通过对B/S结构及AJAX技术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B/S结构的驾校管理系统。采用Coolite和Ext相结合,加快了系统开发速度并美化了系统界面。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analyzes network effects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The hypothesis is that the size of the user network affects technology acceptance. Even today, empirical measurement of network effects is challenging and there is a lack of experimental evidenc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nd meas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size (number of adopters) and user acceptance, technology acceptance research needs to broaden its scope and approaches.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we reproduce a particular typ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process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controlling for user network size and testing its influence on user perceptions and, ultimately, on acceptance decisions. We measured user perceptions and analyzed the data using consolidated and test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s. The results confirm our hypothesis, showing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user network size on user perception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our approach and findings.  相似文献   

14.
申凯 《科技广场》2005,(2):72-74
实时控制所需的网络环境主要包括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管理软件平台等网络平台是为实时控制提供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基石;数据库平台是为实时控制提供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黄金宝库;管理软件平台是为实时控制提供的应用平台然而,并非将这些要素任意堆积就能够构建起支持实时控制的网络环境,而必须对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等平台进行有效集成,即研究IT技术架构和应用数据库模式的协同,才能使网络环境真正服务干实时控制。本文分析客户/眼务器(C/S)技术架构的原理及其缺点,分析了浏览器/服务器(B/S)技术架构的工怍流程及其优点,并对实时控制的支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混合架构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泳 《科技广场》2007,(3):165-167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本文采用基于B/S和C/S混合的体系架构,设计并实现一个数据集中处理和分布式处理相结合的,具有较高实用性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以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C/S结构和B/S结构在网络应用开发中的优缺点.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教学系统的开发,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辅助教学及考试系统设计方案.所采用的主要技术,以及该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并对系统的可扩展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Flex技术研究     
Flex技术是集桌面应用程序的丰富界面效果与Web应用程序的广泛性、低成本及多媒体通信于一体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程序技术,具有高度的用户互动性和丰富的用户体验,是最领先和最成熟的RIA(富互联网应用程序)技术。主要讲述对Flex技术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传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平台是搞好未来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以心智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逻辑学、心理学和美学等理论知识,分析了用户界面设计的思想、关键因素,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适合于协同教育平台的界面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为促进科技知识传播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了多层耦合网络的传播模型,根据目前全国科技馆的情况,研究了科技知识在多层网络中的传播情况,并对影响传播的多种因素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网上虚拟科技馆在多层网络中能加速科技知识的传播;科技馆影响力影响科技信息传播速度;用户节点之间兴趣匹配关系直接影响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以AT89S52为硬件核心,LabVIEW8.5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个实时水温及水位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和DS18B20进行实时温度采集并处理分析,采用超声波对水位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水温和水位进行实时监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界面友好,测量精度高,安全可靠,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