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德里克.阿特里奇在其《文学的独特性》中为讨论文学和文学性提供了一个新框架。他认为,文学的"独特性"体现为文学创造中作为创新因素的他者的介入以及文学阅读过程中对文学独特性的"表演",伦理是文学独特性得以发生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赵树理及其文学话语无疑是独特的。赵树理文学话语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讲述”姿态、“讲述”内容、“讲述”方式等方面。这种“讲述”,是他以善为本的文化人格衍生的道义焦虑支配下的泛道德化行为。换言之,独特的文化人格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学话语。  相似文献   

3.
王若虚是金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以学术精博、见解独到著称于世。相比于时人,王若虚新的文学观主要体现为“破”中有“立”。本文拟就王若虚思理的独特性和理论的建构性入手,将其文学观置于贞祜南渡之后金元文学进入繁荣的大背景下,从求“实”、好“辩”、文学论争等方面阐明王若虚文论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4.
萧绎文艺思想二重性及其成因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能怀远”与“情灵摇荡” 萧绎的文艺思想与刘勰、钟嵘相异而又不同于萧统、萧纲,它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对文学性质的看法上。他认为“文能怀远”(《侍中新渝侯墓志铭》)其作用在于化行天下,安抚四境之民以维护王朝的统治秩序。同时,萧绎也很看重文学的情感特性。他说: 诸子兴于战国,文集盛于二汉,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其美者足以叙情志、敦风俗;其弊者只  相似文献   

5.
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托洛茨基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理论,影响了鲁迅为首的一部分左翼作家及其在左翼运动中采取的姿态;他的“同路人”理论成为鲁迅等人对抗和修正左联初期关门主义倾向的话语策略;他的关于革命语境中艺术独特性的论述被以鲁迅为代表的若干左翼理论家认同;在左翼文学中引起共鸣或反对的还有他的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取消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北宋开国文臣,田锡的文学见解在当时很具有独特性。首先面对需要肃清的绮靡浮丽文风和成长中被熏陶出的柔慧气息的矛盾,他处理好了文道关系,得出了文道并存,道先文后的结论。其次,由于生长于道教发源地,他的思想中不免包含有道家的内容,从而在文学上追求“任运用而自然”的状态。此外,他的某些观点对后世文人也具有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7.
皮利尼亚克的创作在20世纪20—30年代对当时俄罗斯文学的贡献很大,他的作品已成为俄罗斯文学的遗产。他的创作具有独特性,曾被称为“皮利尼亚克风格”,当时许多年轻的作家纷纷模仿他。本文将从皮利尼亚克对俄罗斯传统文化和前辈作家创作的接受来探究皮利尼亚克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作为北宋开国文臣,田锡的文学见解在当时很具有独特性.首先面对需要肃清的绮靡浮丽文风和成长中被熏陶出的柔慧气息的矛盾,他处理好了文道关系,得出了文道并存,道先文后的结论.其次,由于生长于道教发源地,他的思想中不免包含有道家的内容,从而在文学上追求“任运用而自然”的状态.此外,他的某些观点对后世文人也具有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认为文学也是“无用之用”之学,能给人“人生之慰藉”,有其特殊的功能,并以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超功利的审美观念来观照中国古代文学,他的这种方法在当时具有独特性,带有一定的现代意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艺术领域各流派空前活跃的时期,培根却始终保持着他艺术的独特性,其成就主要表现在“独特性”及“现代性”;这种独特性源于家庭、社会、战争。  相似文献   

11.
《红路》是少数民族文学在“十七年”间唯一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成长为主题的作品,其以内蒙古工业专科学校学生会主席——胡格吉勒吐矛盾复杂的精神成长为主线。然而,他的成长路线相较于一般“知识分子”革命成长叙事的范本,又显现了相当意味的独特性,体现在主人公胡格吉勒吐逐步成长的方式、内容,以及纠缠于其中的爱情叙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上,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经历、批评论著的完成和批评理论思想都具有独特性。他在他的“实践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认为文艺是“上层建筑”,艺术史、诗歌史就其实质来说是从艺术、诗歌或审美的特殊角度来研究历史,他把文艺史当作更加广泛得多的文化史的一部分和一个方面来研究;他提出了“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思想;他对文学艺术问题的探讨是从政治前景出发,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中,他评论了文学遗产、作家作品、文学体裁、文学思潮、文学思想;通过这些具体的批评,他在文学批评的准则、文学批评的“距”、文学批评必须全面占有材料等几个方面,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作出了贡献;同时,他在批评中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永远需要的批评精神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文学课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文学性”,而我们目前的文学课教学普遍存在“文学性”缺失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展现文学课的独特魅力,就必须充分张扬文学课“的文学性”。这就要求文学课教师: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并注重文本解读的多重性;投注感情,并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科学小品文中“科学”的局限性、“文学”的独特性及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等方面,论述科学小品文的课堂教学特色。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激发想象,促使学生把想象化为现实动力,给学生种下“科学种子”。  相似文献   

15.
网络小说已然登上21世纪中国文学的大雅之堂。本文着眼于网络小说的独特性进行探析,认为网络小说的基本特征为:表现形态的“多样性”与”创造性”、创作发表的“开放性”与“大众性”、著读交流的“及时性”与“互动性”、情感表达的“自由性”与“真实性”等。  相似文献   

16.
<正>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这不仅因为他以绚丽诡奇的色彩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而且因为他的富有鲜明个性的创作使我国诗歌创作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文学思潮及流派的共同原则和规律性,“决不仅仅表现在一些类似的、重复的现象的更替中,它们常常非常突出地展现在伟大的语言艺术家们创作发展的独特性中。”(米·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时代、民族、阶级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赋予作家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七年”文学中,“红色传奇”小说是一个曾经产生过巨大社会反响的小说支脉。作为一种以意识形态言说为叙事宗旨的小说,“红色传奇”小说在作家(文化)结构、叙事理念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性。这些特异性影响了“红色传奇”小说的叙事建构,并由之产生了“红色传奇”小说意识形态的表述困境。  相似文献   

18.
竹内好在《〈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中写到:“所谓文学的衰退,客观地加以说明,就是:世界不具有文学性的构造。今日的世界与其说是文学化的,不如说是哲学化的。今天的文学处理不了大东亚战争。”竹内好并非在谈论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在他那里,“文学”实际上代表了他把握世界的方式。终其一生,他都在探寻如何把世界由“哲学”性的结构转化为“文学”性的结构。这么说,首先可能引发问题就是:何为哲学?何为文学?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文化——阐释学批评,意在从“文化——阐释学——文学”的三维空间中构建作为审美情感表达的文本系统.在这个立体的精神空间中,文学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文化的世界和阐释者;文化是这个空间中的“整合阀”,它制约并内渗到文学的文本系统和阐释者的批评系统中.文化为阐释提供不可或缺的“阐释视野”,阐释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发生。在这个动态的综合的结构中,单一文学的、文化学的或阐释学的视角都会因自身的局限而不能真正、全面、深入地把握文学的特性。在宏观的、整体地批评强调文化、文学、阐释学的独特性的同时,使批评在综合中获得了一种“全息”的广视角.这种批评并没有取消文学的审美情感性,它是在更深更广意义上对文学特性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共产党文学生产的重要体现,建国后“十七年”文学革命书写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文学生产的独特性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十七年”革命书写中的代表作《红岩》为个案,研究其生产方式,并追溯其渊源,着重对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国共产党文学生产中的世界观改造问题进行考察,从而在一个文学史谱系上,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学生产的传衍和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