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生的自我教育 ,是一个不断地将自己作为教育对象 ,有目的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 ,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过程 ,是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 ,经过反复实践 ,逐渐由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 ,教师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一、创设环境 ,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氛围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必须给他们创设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如 :学校通过绿化校园 ,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德的行为习惯 ;在走廊的墙壁上悬挂名人的画像 ,可以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2.
浅谈对中职生的"成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秀英 《天津教育》2004,(12):42-43
“成功教育”是通过教育改革,不断帮助学生成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开发自我潜能,从而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要使学生走向成功,成为强,就需要加强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他们了解、认识自我和调解自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正确分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和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自我教育的特点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了强烈的进取心,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自我改造.它是人的个性倾向的核心,对个性发展起推动作用.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出现是在他们进入少年期以后.少年期的学生(也就是初中学生)个性特征的主要变化就在于自我意识起了质的飞跃.少年由于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迅速发育,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判断能力,再加上少年社会地位的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因而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同时,少年开始将视线转向了人的内心,仿佛刚刚发现“自我”也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开始对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总的来说,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到,高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高中生渴望认识自己,关注自己,但由于课堂之外的经验有限,他们在自我意识形成、确立的过程中,往往很难正确认识自己。有些高中生因为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产生消极想法,容易形成较多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批评。因此引导学生感受积极的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5.
自我意识是人们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评价自己行为的一种意识形式,简单地说,即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它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新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和道德行为,都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有健康的自我意识的青少年,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正确的自我评价,他能够做到不卑不亢,积极进取,行为举止得体,适应学习和工作,努力发展自己,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否则,他可能自视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就要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中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相似文献   

7.
高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阶段,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并不准确、全面,而且容易出现对自我的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两个极端,对未来缺乏清醒的认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多方位认识自我,学会正确评价、肯定自己.  相似文献   

8.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是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具体表现为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幼儿的自我意识从对自己生理特征的认知开始,逐渐发展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心理活动的意识.这个阶段是幼儿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能够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小学教育应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小培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一、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正确评价自我。中小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片面性,即不能全面地以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他们有时夸大自己的成绩,过于自信地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有时又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缺乏上进的动力。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导学生:(1)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自我评价"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必须坚持启发式导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增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创造,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所谓"自我评价"有二层意思:一层是学生自身的评价,一层是学生和学生间的评价。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对自己或他人的自能发展目标达成度作出正确、合理的价值判断,并能进行科学,恰当的归因分析。正确的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成绩与不足,发扬优点,虚心学习,纠正错误,以达到自我调控,自我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唤起人们实现自我教育 ,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说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可见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成功的标志之一。实践中 ,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是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前提 ,而中学生往往明于察人 ,疏于察己 ,不能客观地对待自我而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 ,班主任有责任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 ,引导他们既不…  相似文献   

12.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也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特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的自我意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区别于儿童和成人的不同的特征。研究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结构、特点、发展原因的分析,探索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个体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会喜欢和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接受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短处。一个人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与短处,就会处于紧张状态,行动上小心翼翼,随时害怕暴露自己的短处,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智障学生的自我意识与普通学生相比更为薄弱,他们往往对自己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教育、监督和控制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14.
所谓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产生一种自己教育自己的内在要求,不断完善自我、改正错误、积极进取,不断向自己提出真、善、美的人生追求,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的一种教育方法。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设计——自我践行——自我评价”三步曲,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一、自我设计开展自我设计,让学生认识自我、构建自我,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要防止自卑、消极的心态,反对自暴自弃。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自我教育?湖南师范大学郑和钧教授指出:“自我教育是指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正确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自我教育,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是教师教学生该如何做,教师评价学生做得怎样。教师包办代替过多,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自我意识与自我能力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一、行之有效的实践锻炼法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交往、认识个人特点、识别别人品质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组织他们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二、指导自我教育法指导自我教育法,就是指导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实现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它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是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高晓 《学周刊C版》2011,(1):91-92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客观事物关系进行认识时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动。自我意识对学生态度、行为的调节,自我教育,人格形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教育评价机制、优化教法、学生自主交往等方面提出个人的自我意识培养途径,这是社会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形式之一。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思想、行为的活动状态的意识,是个体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教师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个体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过程。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形成教师自我意识的主要途径是: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儿童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不仅统率着他们的个性特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且也统率着他们的社会性特征,为其社会性的发展和表现提供深刻的源泉。”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成长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内容,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重要渠道,"三自"教育能否实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用,学生自我意识管理的能否形成非常重要。学生自我修养习惯的养成,自我意识管理制度的建立,自我意识管理社团平台的锻炼,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