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莉芳 《九江师专学报》2002,21(3):52-54,72
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两次重大事件,两者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地美国政策的制定及影响都是深刻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到底有没有“国耻日”,对中国人来说本来无关紧要。但近年,尤以今年为最,主张将9·18法定为“国耻日”的声音已成为一波浪潮,并且为了更具说服力,一些人还举美国为例——“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宣布12月7日是美国国耻日。我对美国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并不敢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有所置疑,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宣布12月7日是美国国耻日”是不是就意味着“法定”,由于不熟悉美国的法律律度,我亦不敢有所置喙。但我为此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却并没有看到一则当代美国人在每年的12月7日这一天进行“国耻日”纪念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当今众多小说家以“9·11”事件为背景或题材进行创作,形成21世纪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学群类,即后“9·11”小说。此类小说从书写“9·11”事件及其带给人类的集体或个体悲剧性体验、创伤后心理、精神危机等问题,刻画“9·11”事件之后蔓延整个西方世界的焦虑与恐惧,谱写21世纪以来人类面对生存危机之全景图。  相似文献   

4.
美国“退还”庚款和在华“兴学”论析张静1909年,美国政府决定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来“帮助”中国“兴学”,史称“退款兴学”。这是近代中美关系以及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仅就这一历史事件作一初步探讨。一1900年,八国联军出兵镇压中国的...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美国对华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出于建立反恐联盟的需要,积极改善小布什上台后十分紧张的中美关系。但随着美国在阿富汗战争的结束,美国又把遏制中国作为对华政策的首要目标。美国利用反恐战争形成对中国的地缘包围、美台军事关系的逐步升级,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今后,防范与合作将是中美外交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杨燕 《学语文》2013,(5):50-51,75
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于美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的数字来囊括。双塔轰然倒塌,与其一同崩溃的还有美国人一度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体系。无疑。这是一个改写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事件。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9·11事件后,不少美国作家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回应9·11悲剧,再现创伤事件、审视美国的变化、思考灾难的意义。9·11文学作品视角各异,题材纷呈。有的专注于对付恐怖主义、“基地”组织、伊斯兰世界及其狂热者;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激发了美国人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但战争和危机期间民族情绪的高涨会随着战争的延长或危机的消退而逐渐减弱,因此,美国的国家认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为了强化国家认同,“9·11”事件后,联邦政府因势利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政策、颁布法规、资助项目等)来加强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论述“文明冲突论”的理论渊源:1.“冷战”后意识形态决定论的危难与衰退;2.“中国威胁论”对西方世界的触动;3.历史上文明现、文化观的启迪与创新;4.美国国内多元文化的存在与演变。我们可以从中体察到亨廷顿所代表的一部分美国人的政治文化心理,这也许对揭示中美关系有所神益。  相似文献   

9.
一、和谐的中美关系对构建“和谐世界”至关重要不可否认,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它拥有世界经济总量的28%.占世界军事力量50%左右,科技70%以上,文化信息70%以上。和谐世界不可能绕过美国而实现,只有美国也融入“和谐世界”,世界才有望真正和谐。  相似文献   

10.
"史迪威事件"是二战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从最初扶蒋联共、积极抗日到绥蒋反共、消极防御的转变。这种僵化的绥蒋反共对华政策导致了冷战在中国发生,并最终导致台湾问题成为国共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对当代中美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探讨"史迪威事件"对错综复杂的当代中美关系发展有重要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版)第113页说:“就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的当天.尼克松发表了声明,宣布对华新步骤。他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这里的“打通中美关系”意指基辛格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先遣,其中所说的“阿波罗计划”.笔者所见的一些著述则表述为“波罗行动”或“渡罗计划”。究竟是“波罗...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与炭疽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又接连发生多起炭疽病原孢子通过邮件递发传播的恐怖事件。  相似文献   

13.
4月18日到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通过这次访问,中美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互信, 扩大了共识与合作。那么, 目前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一个状况呢? 总体来讲,目前中美关系处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原因有三: (1)“9·11”事件后, 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成为美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在中美关系史上,1997年10月26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两国宣布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1998年6月25日,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目子,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了长达9天的专访。双方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进一步充实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这两次访问作为一个整体,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拥有世界1/5的人口、正在蓬勃向上的国家与一个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5.
美国“9·11事件”的阴云未散,新的恐怖疑云——炭疽(jū)病又遍布世界。“炭疽病”这一专业术语转眼间变得家喻户晓了。  相似文献   

16.
唐·德里罗的"9·11"小说《坠落的人》反映了"山巅之城"神话在美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该神话破灭之后对美国民众的巨大冲击。以尼娜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深信美国是一座"山巅之城",其光芒普照世界。他们沉浸于自身的伟大和正义之中,却看不到美国给他人带来的伤害。然而,马丁却试图指出美国在"9·11"事件中的责任和"山巅之城"神话的虚幻性。行为艺术家杰尼阿克则通过表演高空坠落,迫使美国民众正视"9·11"事件的恐怖,走出政治上的"天真",认识到他们笃信的"山巅之城"已经坍塌。  相似文献   

17.
“天有不测之风云”。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外包括许多权威机构和著名学者的预测大多不准确,令人“大跌眼镜”。去年初,人们大多认为美国经济发生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但“9·11”事件却把美国经济衰退变成了现实。“9·11”后,人们大多认为: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衰退将加深,并要持续到今年下半年才可能复苏。但是美国经济去年底已摆脱衰退,世界其它  相似文献   

18.
试析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根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俜 《教学与研究》2001,(10):41-43
毫无疑问 ,2 0 0 1年 9月 1 1日将作为少有的几个改变世界历史的日子而载入史册。尽管到目前为止 ,还无法准确预测出这一事件的最终结局 ,美国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报复和打击才刚刚拉开帷幕。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 ,这一史无前例的恐怖事件 ,不仅是针对美国的袭击 ,而且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国际规则的挑战 ,必将对 2 1世纪的国际关系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一、“9·1 1”恐怖袭击事件的根源及背景“9·1 1”恐怖袭击事件不同于传统的恐怖行动。恐怖分子选择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 ,选择了美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纽约和华盛顿 ,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低强度冲突、恐怖事件、贩毒活动频频发生,就如美国“9·11”事件,给世界带来的不安并不亚于战争。  相似文献   

20.
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到我海南沿海上空进行侦察活动,并撞毁我战机,侵犯我领空,非法降落我机场,制造了举世震惊的“撞机事件”。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先是耍蛮使横,随后迫于压力,不得不向中方致歉。可是,在我国接受了美国政府的致歉信并允许美国军用侦察机上24名人员离境后,美国竟然翻脸不认账,拒绝承认是美方造成了这起撞机事件。更有甚者,他们还以贸易、增加对台军售等问题相要挟,并为派飞机到我近海进行空中侦察作辩解。美国的态度和立场严重干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为中美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美新政府为何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