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转型,高知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而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中所出现的高知女性"结构性过剩"的失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原因外,本文还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了高知女性对爱情、自我、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从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择偶梯度理论及高知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作为女性高知人群的代表,其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到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男女平等、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而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权益受损等现象日益突出,对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救济也应重视.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受教育程度,对苏州市吴中区20—29岁(2006年)已婚夫妇的教育匹配、年龄匹配、户籍匹配、地域匹配与独生子女身份匹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城镇高知女性所处的教育发展环境与独生子女性别年龄结构对城镇高知女性不得不面对的择偶困境原因进行了探索,认为城镇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数量在婚龄差上的错位及城镇独生女与独生子数量在婚龄差上的错位是造成城镇高知女性择偶困难的重要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业状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2007年首都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对北京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文化背景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享受了更优质的高等教育,在校支出更高,但学习主动性的不足导致在学业成绩上落后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5.
印度独立后,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状况有了长足的改观,具体表现在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快速提高、在校大学生中女性比例上升与人数的增长、教育层次的提高等方面。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有限、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偏见依旧严重等问题。我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借鉴印度的经验对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对高等教育仍然实行高补贴政策的今天(1999年统计显示,财政拨款总额为4728312万元,生均拨款为1.14万元),我国高等教育机会是否均等呢?谁从中受益最大?为此,2001年我们对全国1万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家庭经济情况抽样调查。 高收入、次高收入家庭受益最大 不同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分布状况调查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7.
采用条件价值法(CVM),通过支付意愿(WTP)调查,于2018年对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69.3%的受访者愿意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支付一定费用,支付意愿值为24.6元/年。由此得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非使用价值为236.96亿元,其中存在价值81.51亿元、选择价值68.96亿元、遗产价值86.49亿元。受访者的性别、月收入、游览经历与支付意愿呈显著负相关。性别对支付意愿具有较大影响。受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游览经历与WTP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市场价值法、旅游费用法、意愿调查法等方法对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按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面积20 279hm2(其中红树林面积7 800hm2)核算,2009年其生态价值总和为28 0932.37万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141 717.59万元,占50.4%(占总价值比例,下同),包括近海渔业价值93 899.55万元(占33.4%)、旅游与文化价值47 818.04万元(占17.0%);间接使用价值为61 054.3万元,占21.8%,包括海洋动物栖息价值38 025.00万元(占13.6%)、海岸保护价值13 110.00万元(占4.7%)、环境质量维护价值9 919.30万元(占3.5%);非使用价值为78 160.48万元,占27.8%,包括选择价值70 450.38万元(占25.1%)、存在价值7 710.10万元(占2.7%).在当地红树林海岸居民心目中红树林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要小于其间接使用价值,其中保护价值在当地居民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亚南 《林区教学》2011,(11):44-47
条件价值法(CVM法)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运用条件价值法(CVM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支付意愿调查,对大庆市典型湿地的非使用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N9.22亿元/年。并针对样本人群社会经济特征对支付意愿与WTP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论人才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人才使用价值的社会交换与商品价值社会交换的相似性和主要区别;人才的社会存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教育劳动价值向人才价值转化的过程和高等教育、人才与人才市场在价值实现中的关系;高等教育试图通过人才的社会流通来实现教育劳动价值的交换具有非直接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导致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女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教育管理角度来探究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为女性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居民家庭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承担的主体.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进行微观研究.其结论表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小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资对非货币性收益的影响大于货币性收益,但女性未从高等教育投资中获得显著的非货币收益.区域比较还发现,我国中部地区教育成本对教育收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泉州居民休闲特征的基础上,将休闲时间价值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两部分,分别采用影子价值法及条件价值法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受地方社会经济现状、休闲理念及休假制度影响,泉州市居民呈现出休闲时间偏少、休闲活动质量偏低、休闲时间价值高的特征。泉州市居民年总体休闲时间742小时左右,节假日休闲时间利用呈现出与周末及工作日较大的差异;居民主要的休闲活动为宅在家中、社交活动、购物娱乐,节假日旅游度假活动大幅增加;人均支付意愿为85.94元/小时,支付意愿率为69.4%;2013年泉州市居民休闲时间总价值4446.68亿元,人均5.37万元,休闲时间非使用价值高于其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逐渐凸显出诸多优势。在校大学生受网络影响最大、最深的高知识消费者已是网络购物的一大群体。本文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的网上购物品种集中程度、购物频率、对网购的信任程度等各方面情况,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特征,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网购支付的安全性等诸多影响因素,为网上零售企业制定有效营销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女研究生就业心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女性(女教师与 女学生)数量在系统内的增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 大,女研究生的数量也稳步增长,1999年在校女研究生占总 数的32.43%,2001年占35.35%,2003年占了39.91%。 女性不但面临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来自事业、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课堂(小学)》2010,(6):122-123
“蚁族”是对“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该群体高知、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性别平等问题在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赞比亚政府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旨在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政策。高等教育机构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也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女性入学,如开展新生确认行动,采用降分措施,改善女生在校硬件设施等。通过对赞比亚大学女生就学情况的分析可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国家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政策和高校相关措施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但赞比亚高等教育中尚未实现性别平等,在某些学科领域性别不平等问题仍然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学历层次、学校类型、专业、在校成绩、性别和家庭背景等6个方面对毕业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时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来看是满意的。不同学历层次、学校类型、专业、在校成绩、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测定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南阳市16~18岁在校女性的身体素质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体育锻炼是影响在校16~18岁女性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17岁是女性的身体素质变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状况是国民高等教育发展甚至整个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女性地位和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女性在高等教育中平等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现状的考察,借助教育公平理论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