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是学生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地领悟、一点点地积累而习得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通过指导选择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做读书笔记,指导写读书心得等几方面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因此,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语文主题阅读活动,在大量的群文阅读中实现"扎根课内,拓展课外,大量阅读"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并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结合实际写读书心得,使读写共进,实现交流共享,以真正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3.
营造自主的阅读氛围;科学的阅读内容引导;组建阅读小组;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以读促写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保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指导策略包括: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推荐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读好书;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会读书;指导写读书笔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举办各类读书座谈会;经常向学生介绍好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反思。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举办各类读书座谈会;经常向学生介绍好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读书反思.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本所选的篇目尽管精彩,但毕竟有限,并不能真正满足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知识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面,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只有科学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先解决两个问题:阅读操作技能训练和阅读素质训练。阅读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利用目录、序、跋、注释等了解内容;勾画圏点重点部分;作提要、评点;摘录、做卡片和索引;写读书心得或札记。  相似文献   

9.
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阅读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利用目录、序、注释等了解内容,划定圈点重点部分;做提要、评点、摘录,做卡片或索引,写读书心得或札记。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课标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在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思维括动。学生作文能力是阅读能力、生活能力、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功夫不在几节课上,而与指导阅读和生活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阅读是作文的前提,只有会读书、多读书才会写。“读书破万卷,  相似文献   

14.
<正>设计理念:"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我们尝试师生共读,进行板块式阅读指导,及时练习阅读批注方法,写读后随感,走近作家,感悟作家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当今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这几乎成了公认的事实,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作文难写、怕写,对作文不感兴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的孩子读书少,或者读书不当,缺乏素材和思辨能力。我们常常强调阅读,在要求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同时,我们绝对不可忽视最值得学生阅读的材料——教材、因为教材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老师。  相似文献   

16.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晓聪 《成才之路》2010,(20):76-77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读书少,乱读书,读书无法,读而无获等问题,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通过“指导读书——指导笔记——检查反馈”,使阅读目标具体化,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达到理解和积累的目的,从而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来看,"整本书阅读"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前提是成立阅读共同体(阅读合作小组),分享、交流读书心得,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成立阅读小组,创设读书擂台,举办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览,开展阅读心得评比、讲作品故事评比、阅读之星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奖励制度,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使之能主动参与。教师做好示范,展现出热爱阅读的良好姿态。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质主要表现在阅读和表达能力方面,提高语文素质不只是学生多读课外书,教师多讲作文法就能达到的,“读”和“写”要结合起来;教师应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他们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和积极关注社会的同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为学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