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文章从赋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的演进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高职发展智库等统计数据分析,佐证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普遍偏低,需要探寻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的有效路径。为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制度;将社会服务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列入职称评审条件;搭建综合性、“落地式”产学研协同等平台,打通教师社会服务的通道;建立大师名师工作室,积极推动和实施技术技能帮带互促提高战略等措施,为高职院校推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发展离不开档案管理这项基础性工作。高职院校融入信息化社会和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已成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和展现学校综合实力的基本要求之一。基于此,以湖北省入选首批“双高计划”的8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查阅和电话调研的方式,了解其档案信息化建设状况,确认档案在线查档服务工作现状,发现高职院校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足;档案网页设计过于简单、内容单一、在线查档服务功能欠缺;档案管理者在线查档意识不强;以及档案服务运用在微信公众号不够积极等问题。并提出学校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加大相关支持力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打造专业管理队伍;提升档案数字化程度,重视档案网络设计;以及探索档案管理微信公众号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具体的数据为例,分析了近几年江苏省高职院校科技工作为社会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内涵以及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定位,明确高职院校科技工作服务的地理范围、技术领域、层次和对象;以学院为案例,探索了提升科技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滕青 《教育与职业》2008,(18):191-192
老龄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在离退休工作中,探索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层次建设机构、多元化管理服务管理模式,这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升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应然之举。从共生理论视域出发,以共生系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锚点,可以构建一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分析框架。高职与社会共生发展具有目的性、整体性、自组织性以及适应性,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在主体参与上需探索更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主体均衡互利共生新生态;在模式上需创新社会服务共生机制,挖掘社会服务模式多样性;在资源环境上需培育灵活资源共享平台,保持共生环境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力内涵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知识服务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指出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必须把握高职教育重心,从如何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维度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着力点,为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够、服务热情不足、服务内容不宽、服务成效不大等问题。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需要高职院校主动融入社会,提高服务意识;建章立制,改善社会服务环境;整合资源,拓宽社会服务职能;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开放资源,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8.
王平 《职教通讯》2012,(8):46-47
针对当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提出通过完善宣传保障措施和开创宣传工作新局面两个方面,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效能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内容传输模式发展转变,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以自媒体平台为切入点,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并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模式进行研究,如以学生主动性为基础建构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自媒体教育管理平台提升服务效能等,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张耀军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247-25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加速融合,管理服务智能化正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升高职院校“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通过梳理信息协同与高职院校“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研究中的相关逻辑关系,总结归纳高职院校在校园网络建设、数据平台建设、信息公开与共享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信息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互联网+政务服务”质量保障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提升办学内涵的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提升学校内涵、推进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通过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加以锻炼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党员质量,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学风建设。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党员质量提升为抓手,从思想基础和实践措施两个方面探索促进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挑战。基于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模型的分析显示,技术研发能力是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服务水平低、发展差异巨大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极低等问题。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所在的城市与学校举办者性质等层面对院校的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应着力于四个方面:搭建集成化产教综合体平台,提升技术创新综合实力;深化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推动高端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聚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凸显技术创新服务的地域性特征;提高科技成果的含金量,加速技术创新对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陕西省12所国家优质院校建设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还存在服务意识不足、服务水平不强、服务范围不广等问题,并提出"转变发展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服务能力;拓宽发展思路,扩展服务范围;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服务效率;树立质量文化,提升服务效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核心资源是教学与科研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效能的提升是时下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跨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是组织方法问题。只有不断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科研资源配置的规律,着力强化学院内部虚拟化团队建设;注重构建校际间的跨学科团队;科学搭建校企合作的新框架,并以此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实施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知识管理理念深化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内容,采取有效的应用策略,提升管理效能,丰富建设内涵;从组织文化、激励机制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为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是助推高职专业群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刚性治理下的专业群治理面临着治理模式失灵、权力结构失衡、参与主体单一以及方式使用唯一等困境。柔性治理作为具有前瞻性的治理理论,能够弥补刚性治理的不足,在破解高职院校治理困境和提升高职专业群治理效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目前的治理困境,高职专业群应探索构建柔性治理路径:一是重塑关系,构建多元合作共治的主体关系;二是优化结构,实施扁平化的治理结构;三是重建组织,建设开放性的组织体系;四是创新方式,实施柔性化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提升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对于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行为效能、服务贡献等6个主范畴和责任意识、自学能力、就业质量等24个子范畴的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发现,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与学生个人素养、个人能力、行为效能、个人感受、服务贡献、培养结果等密切相关。其中,个人素养和能力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同时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反馈作用。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培养质量需要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评价体系;施加教师影响,强化知识运用;注重内外兼修,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提升后勤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迫切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存在的队伍薄弱、手段落后、制度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加强后勤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引进先进的后勤服务技术,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等措施,提升高职院校后勤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责任,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与理工类专业相比,文科类专业的社会服务具有自身的特点。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探索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模式,通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较好地发挥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社会服务是大学三大职能之一。高职教育的职教特点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根本,而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又是高职院校突显办学特点的重要保障,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在制定适合行业企业人才需要的专业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课程、引进行业评价标准进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