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八0年教育部制订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体育科学理论知识。掌握人体机能发展变化规律及增强体质的科学方法。具有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及组织运动竞赛、裁判能力;接受初步体育科学研究训练的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在体育系科的培养目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接受初步体育科学研究训练”的内容。根据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我国不少体育系在现行的教学计划中,都增加了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有些学校体  相似文献   

2.
一体育专业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学会各项运动技术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会教人。许多事实证明,一个体育系(科)毕业的学生技术水平再高,并不等于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教学工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解放后,我国有不少院(系)针对我国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问题依然是广大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作为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应对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现状如何?能力体系的构成有何变化?许多学在这方面做过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调查考察法,对我国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和体育专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类型高校培养模式的优点和缺点,进而尝试提出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结果显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体育类人才,体育专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多是为了技能性训练和体育赛事的竞技准备;高等师范院校和体育专业院校技术类课程的比重更高,尤以体育专业院校为甚;综合性大学的师资满足多样化的综合需求,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资比较均衡,体育专业院校的资质比较注重术科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沙县教育局在抓好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量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他们采取了四条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其一、在沙县一中、三中高中部开设体育小班、选好苗子、认真培养。既注意对学生加强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训练,又注意对学生文化课的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争取每年向省内高校体育系、科多输送一些体育专业考生。1991年仅沙县一中考入漳州师院、福建师大体育系的就有7人。他们毕业后将回县任教。其二,委托代培。每年县教育局同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签订合同,委托进行培养。从1985年以来,精心选择了文化好,身体素质又好的高中毕业生到省高校体育系、科委培的就有11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体育学院体育系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体育学院体育系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的主要任务是为中等学校培养体育师资,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田径教学,怎样上好田径课,进一步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下面就田径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田径教学战线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7.
把信息素质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是教育信息化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的新要求,是改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需要和培养适应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型体育师资的关键。本文就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浅谈一些构想,籍以更好地推进体育教育专业信息素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田径教学大纲是体育院、系田径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文件之一,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本文就制定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一九八○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和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学院体育系教学计划》都明确指出:体育系的主要任务是为中等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师资,因些,在制定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时,除了要遵循田径这门  相似文献   

9.
0前言《学校体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是重点研究学校体育,特别是中等学校体育一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与高师体育系科的培养目标联系最密切,在高师体育系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改革是体育系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各种能力,特别是体育教学能力,从体育的特点来看,体育教学能力实质上是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操作能力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然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理论课的讲授,忽视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脱离了中…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法等课程已有六十年历史。解放前,我国的体育系科都开设了“体育教学法”或“体育教材教法”。新中国建立之初,体育系科仍然设有这门课程。一九五六年苏联体育理论专家凯里舍夫来华讲学,自此,我国以“体育理论”课程取代了以前的“体育原理”、“体育教学法”,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业《体育统计》教学大纲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发布,《体育统计》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自此在全国师范专科学校开设。在此之前,该门课的开设情况各地不一。笔者参加了大纲审定会,会上获悉各省市介绍的情况,有按照本科开设形式进行教学的,有进行试教而举办讲座形式的,不少省的师专未开设此课。在教学内容方面,有偏重于数理统计方面的内容讲授,有借用本科教材《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科体育统计》(试用本),有选用其他统计内容和自编教学讲义进行教授。师资方面也是专业、改教和聘请数学教师代授的兼而有之。概括地讲,具有学时不一致,教材不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滑,本文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只有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层次;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注重与社会结合,加强创业教育;加强内部管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才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我国全日制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课程体系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还存在很多弊端,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方面要重新定位、课程内容要重新调整、课程实施上要有新变化、课程评价上要有新发展的新设想,以此来建立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华东地区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男生身体素质和田径达标成绩的调整,运用体育统计方法,制订了《运动成绩与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参照表》、《身体素质评分表》和《评价标准》。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检查与评价更准确、更科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校园足球的积极推广,高等师范院校的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文章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足球裁判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入手,从课堂内外的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足球裁判员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足球裁判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锻炼和提高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中学师资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实习这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一直没有其完整的大纲可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以及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实习工作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巨大的潜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制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可行的《教育实习》大纲。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中小学实际出发,确立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师资的目标;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师资的课程体系,以及高师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师资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四川省4所高等师范院校的82名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找出影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就业的因素,为该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状况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育绘图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烟台师院于军,杨永明胜利油田师专王卫军体育绘图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必修课。它是根据人体结构和运动两个方面,通过单线或双线绘图,有效地表达和记录体育活动过程或表现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某一瞬间的特...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在所调查的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对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实施体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认为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本文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内容以及实施体育道德教育的途径作了探讨,力图使体育道德教育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