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对1999年-2002年全国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比赛中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运动成绩进行研究,并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和运动成绩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少年女子篮球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和关键因素,为少年女子篮球科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肇庆学院非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得出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部位及发生率是:手指(26.42%)、踝关节(22.54%)、膝关节(11.92%)、手腕(10.10%)和腰背部(8.81%)。损伤原因构成及发生率是:准备活动(30.9%)、违反规则(25.13%)、技术错误(19.43%)、场地(13.47%)。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很多是因为不认真做准备活动,技术差,思想认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最终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减少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肇庆学院非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大学生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并进行统计整理,得出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部位及发生率是:手指(26.42%)、踝关节(22.54%)、膝关节(11.92%)、手腕(10.10%)和腰背部(8.81%).损伤原因构成及发生率是:准备活动(30.9%),违反规则(25.13%)、技术错误(19.43%)、场地(13.47%).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很多是因为不认真做准备活动,技术差,思想认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最终根据结论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以减少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姚晨 《体育师友》2021,(1):37-40
研究目的:通过对女子篮球运动员准备活动的拉伸方式进行干预,比较动态拉伸与常规拉伸方式对弹跳成绩延迟性影响的差异性;并探究动态拉伸对不同时间点弹跳成绩影响效果的特征。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弹跳成绩增幅具有显著性差异;2.实验组干预前后五个时间点弹跳成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3.实验组干预后5分钟时弹跳成绩最好,10分钟后积极效果趋于下降,20分钟后积极效果趋于消失。研究结论:动态拉伸显著提高了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成绩,但需要控制好拉伸与之后训练比赛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用进步分评价法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篮球技术成绩的提高,而且学生对篮球学习兴趣也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专项体能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用不同频率的结果反馈对学生篮球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给予的不同频率反馈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差异,33%的频率反馈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100%反馈频率和无反馈实验组的成绩。说明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以评价等方式给学生追加反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追加反馈,教学中反馈的频率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篮球技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娱乐篮球课在中学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娱乐篮球在提高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规范的篮球技术理解和适应都要好于传统篮球教学;娱乐篮球对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也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所以有必要在中学篮球课中运用娱乐篮球的形式进行教学,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寸草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5):75-75,78
根据篮球运动的自身特点,结合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实验前后的篮球技术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建立篮球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勇  蒋浩  张建强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76-77,8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高校体育院系建立篮球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院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场地设施、众多的篮球爱好者,已具备建立“俱乐部”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认为,现行教学大纲中篮球技术教学课时较少与学生的需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提高动作质量开创了利用心理因素促进技术学习的新途径。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心理训练,使身体运动与大脑思维活动有机结合,以达到强化动作要领,促进对技术的掌握之目的。通过教学实验表明,实验班篮球技术的掌握情况比对照班好。通过对两班学习篮球技术考核,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对考核成绩进行了T检验,两班考核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练习投篮的热情不能够保持长久,练习中往往喜欢打比赛。由于篮球基本功有好有差,对于基本功差的学生在篮球技能提高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固定的投篮练习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长时间练习热情,因此本人根据篮球场地罚球线两边站位  相似文献   

12.
刘惦 《灌篮》2021,(3):15-15
对于高职篮球选项课的教学和体能训练,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和内容同时,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影响篮球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的重要性。在高职体育篮球教学中,要求教练员对篮球运动项目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也要在篮球技术、体能、战术上做到充分的融合。在篮球体能性训练中,通过加强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训练,提高选项课训练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的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验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篮球教学中,采用以移动和投篮技术为主进行技术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技评、达标成绩、提高理论成绩和身体素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华致洁 《体育科研》2000,21(4):29-30
高中女生选择教材中篮球项目课时少,学生基础差,遂在篮球教学中采用发挥学生自身机体的能力及潜力的方法,逐步提高女生对篮球的感知能力,控制球的能力,从而加快篮球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育高考考前心境水平对高考成绩的影响。方法:选择素质项目(800米)得分和球类项目(篮球)得分作为考试成绩,考试得分为现场计时成绩转换成15分制成绩(800米)和12分制成绩(篮球)。考试前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来测定考前心境水平。结果:体育高考生心境TMD低分组与TMD中等组相比,800米高考成绩上,TMD低分组显著优于TMD中等组,篮球高考成绩上,两组差异不显著;TMD高分组与TMD中等组相比,TMD高分组与TMD低分组相比,800米高考成绩和篮球高考成绩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心境状况影响800米高考成绩,不影响篮球高考成绩;在800米考试期间,心境状态很好、很积极的考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心境状态一般的学生。然而,心境状态很好的学生与心境不佳的学生相比,考试成绩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在篮球技术训练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比较”和“分析”作为一种方法施用于篮球(投篮)技术的训练实践,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检测可见:若要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篮球(投篮)技术,只有通过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对学生所学或所练技术动作进行比较——鉴别——分析,才可能使学生较快提高技术练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福建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现状,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对参加福建省2011年少年乙组篮球锦标赛的168名男女学生运动员,按国家体育总局2009年颁布的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标准进行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测评。研究表明:福建省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球感和速度差距明显;60 s多点移动投篮、20 s卧推、单脚起跳助跑摸高成绩不理想;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术水平,福州女队明显高出其他球队。  相似文献   

18.
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教师能否做出规范的篮球技术动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掌握、运用篮球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认知程度。因此、根据篮球技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对规范篮球技术动作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篮球技术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学生的运动成绩提高幅度更大,效果更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练习欲望,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技术成绩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单元篮球大单元的构建是学生学会、学好篮球的有效途径。首先,单元是由若干节课组成的整体,大单元(10节课以上)增加了篮球教学时数,改善了以往因课时不足带来的种种问题,保证了教学效果;其次,课堂上教给学生的应是以运动项目或课题(篮球)为主的系列,而不是单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