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妇女的法律地位,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步与文明程度,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标志着妇女法律地位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则是从不同方面来确保妇女权益的实现,确保妇女法律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以促进男女平等和共同发展,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陆续颁布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最主要的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近年来妇女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较为严重。劳动权益是关系到妇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妇女权益保护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半流动家庭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婚姻家庭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了新情况,这有待于通过完善立法规定和强化司法保护来加以解决。应根据半流动家庭离婚案件和留守妇女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真贯彻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进一步完善《婚姻法》中有关妇女财产权益保障的相关内容,修订离婚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加强对留守妇女离婚案件的调解工作,以加大对离婚留守妇女权益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前,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了一切歧视、束缚妇女的反动法律,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措施,不断促进性别平等。2005年8月,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时至今日,女性平等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女性的平等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和尊重,女性在各个领...  相似文献   

6.
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危机、妇女劳动意识觉醒等社会变革对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应对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立法进行反思;同时,借鉴域外先进立法模式,从法的效能角度出发,以社会性别为视角,结合女性劳动权益的自然保护和社会保护,建立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明确法律责任,消除立法中的性别盲点,以更好地保障劳动权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未成年残疾人一般是指具有身体、智力、精神或感知等方面残疾的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既提及了对残疾人的权益保护,也提及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宪法和法律对未成年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体权益冲突的日趋复杂性,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日显突出。仅从法律保护的角度,在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时加以保护,已不能真正实现其权益的保护,只是一种救助行为。因此,必须在妇女弱势地位形成的源头上,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建立以实质平等为目的,更加有效的、全方位的妇女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正,立足于我国现实,着眼于妇女权益保护,在保留了原九章的整体构架基础上,对各章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丰富了妇女权益保障的手段,拓展了妇女权益保障的内涵,全面系统地加强了妇女权益保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调整,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对子女权益从漠视发展到尊重和维护.目前,在我国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因而必须加强司法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妇女权益保障法自1992年施行以来,对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妇女权益保障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文章着重对2005年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内容进行评析,同时,对几个有待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就业平等权受到就业歧视案的现实质问,在理论的分析上存有权利定位的偏颇和制度促进的诸多软肋。于是,就业平等权的实现亟待理论的反思和重构。通过经济法实现命题的驳正这一理论上的反思,经济法的实现仍是就业平等权可行和应然的选择。以制度的限制和制度的促进这一"规制"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有必要修正过去理论研究中刚性制度的不足,以制度的促进保障就业平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旧中国妇女几午年长期受到了剥削和压迫,一直处于社会最低层,五四运动唤醒了她们自由平等的意识,因此一场以男女教育平等为特征的妇女解放运动兴起。这一运动不仅使广大妇女开始求得男女平等的地位,而且使得广大妇女开始登上了社会政治舞台,翻开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贫约》绝大多数是协调的,我们国家已经或正在忠实地履行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的国际义务。但由于社会意识、设定权利的哲学基础、背景的不同以及我国的习惯,我们的妇女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还有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权利来源、权利内容等方面,针对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原则性问题不能动摇,非原则性问题应与国际公约靠近,遗漏的应补上,因习惯导致不同的应改变我们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对于生育权的保障、限制、宽容的原则精神 ,因为正确把握这一原则精神 ,对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和对外政策宣传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On Stock Right     
The Company Law of 1993 is important in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both companies and shareholders.But on stock right,it always arouses heated debate among scholars.Before the promulgation of New Company Law of 2006,varieties of theories of this issue have been formed.Through analyzing and refuting those theories,I try to clear the ambiguous definition by explaining the essence of right and comparing related right,so as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tock right is only the changeable form of the ownersh...  相似文献   

17.
质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担保物权,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质押合同是质权设定的要件,其性质和形式关乎质权的成立生效,但是由于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某些缺陷,让人们对质权的设定要件产生误解,尤其是对质权设定的核心要件质押合同存在较多的误解。因此,以《担保法》的规定为基础,探讨质押合同的性质和形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性基于自身性别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受到暴力的侵害,出于保护妇女人权的考虑,国际人权条约中对妇女的暴力作出了特别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的实施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拟通过对国际人权法中规定的分析,结合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现状,寻求对妇女暴力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49条和《证券法》第47条均对公司归入权制度做了规定,这有利于防止公司的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滥用权利谋取私利,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是我国立法趋向成熟的表现。但是就公司归入权性质、公司归入权行使期间等问题,学界观点不一。因此,我们需要就公司归入权的性质、适用情形、客体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中公司归入权提出建议,以期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进一步完善公司归入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对他物权的善意取得做了肯定性规定,同时〈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8条也对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做了具体化的规定。实务中,法条规定显得过于简单,且以肆意牺牲所有权人的权益以保障交易安全,在广泛采用租赁模式运营的民用航空领域对出租方过于苛刻。应当对留置权理论中的“善意取得”和“同一法律关系”进行合理分析和重新定位,以符合实践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