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构词中反映着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所谓构词是指词的内部结构问题。……对现有词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词的内部结构规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语言中就反映着这些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语言的结构其实就是人的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而词的内部结构是语言的结构在词汇系统的体现,因此,它同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较为稳定的民族特征之一,每一种语言都折射出各自民族的文化渊源、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反映出它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语言的民族性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其中词汇是最重要、最敏感的载体。选取汉英两种语言,重点从词汇内涵、构词方法和词汇来源三个方面比较汉英民族差异在各自语言词汇层面的反映,即汉英民族差异的词汇印迹。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语言的主要构素;词汇不仅有其字面意义,还有其内涵意义。在语言中,词汇和语义最能充分、生动地反映出生活的不同侧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语用差异,这既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反映出词汇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谈谈日语中的暧昧语言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语言交际中的暧昧表达 ,它既反映了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行为方式 ,也反映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交际中较多地采用非限定意义的表达 ;擅于向听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一词两意的暧昧词汇的使用。日本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孕育了这种独特的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5.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最著名的剧本,它不仅反映了在一个家庭内部的残酷斗争,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更大的关于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这部戏剧揭示出对美国梦盲目信仰的代价并且包含了一些其它重要的主题:无边的幻想,懦弱的行为和成功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词汇,词汇中最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就是习语。习语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荟萃,它忠诚地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汉英习语的文化内涵同中存异,异中有同,异大于同。本文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比汉英习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黄先敏 《广西教育》2011,(15):80-8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心态和性格。认识和掌握词汇是掌握语言、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从意象指代、喻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民族心理五个层面透视汉荚语言词汇的偶合现象,揭示中英文化的互通性和融合性,指出要学好语言必须学好这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贴标签效应与后进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标签效应就是一个人被某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后,相应地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言行与所贴标签一致的效应。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如下实验:美国政府招募了一批行为不良的人上前线。这批人纪律散漫,不听指挥,吊而郎当。心理学家要他们每人每月给家人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心态和性格.认识和掌握词汇是掌握语言、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从意象指代、喻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民族心理五个层面透视汉英语言词汇的偶合现象,揭示中英文化的互通性和融合性,指出要学好语言必须学好这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的主要构素;词汇不仅有其字面意义,还有其内涵意义。在语言中,词汇和语义最能充分、生动地反映出生活的不同侧面。在跨化交际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语用差异,这既反映出不同的民族化,也反映出词汇在不同民族化中特有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国际化"是对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件。中国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汉语国际化有着鲜明的合理性、必然性和持续性特点。20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强势文化战略"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强国谋求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汉语国际化是世界和平发展之必需,中国绝非以战争或经济暴力威胁他人。汉语国际化的首要宗旨是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及中国当代民主科学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汉语国际化是手段,教师是关键,当务之急是教材建设和提高教师素养。  相似文献   

12.
夜郎与巴蜀相关民族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的巴、蜀和先秦至秦汉的夜郎三个西南方国,疆界连接交错,关系极为密切。古代的巴、蜀、夜郎地区的主要民族所处区域虽先后有别,但秦之时其分布的大体格局就已经形成。整个巴、蜀地区在古代称为“夷越之地”,这里的“夷”是指氐羌族系的民族,而“越”是指濮越族系的民族。“西南夷”中的氐羌族系与现今的藏缅语族有关,濮越族系与现今的壮侗语族有关。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仍基本没有改变,即今西南地区除了苗瑶语族的民族外,壮侗语族和藏缅语族的民族基本上仍是当地的主要民族。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不受其他地域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言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在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来丰富和提高自己。如今,全球化浪潮加速了世界范围内文化互动与语言交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广泛吸收优质文化元素,从而成功建构保持了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4.
任何形式的中外交往都必须以语言文字的沟通为前提,而中西方在语言文字上和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和隔阂必然导致中西交往间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和误会。晚清时期,民间的洋泾浜英语仅停留在肤浅而实用的层面上,在中西双方缺乏相互尊重、善意和理解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交往必然存在障碍,曲解和误会甚至纠纷时有发生。国人在吃尽了苦头之后,终于开始开办自己的外语学校,并开始认真研习英语及其文化,以应外交和自强所需。对英语在近代中西交往中的作用进行解构,不只是语言本身的课题,它更涉及到思想意识、社会文化乃至外交政治层面。这对于我们理解那段历史、理解语言与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当今的中外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汉委婉语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最早的委婉语是对神祗的婉称。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英汉委婉语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文化的洗涤。到20世纪的今天,英汉委婉语层出不穷,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汉委婉语产生和变化不但体现了英汉民族各自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蕴含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还表现了一种发展趋势--英语职业委婉语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发展,而汉语职业委婉语和性爱委婉语则随着英、美文化的涉入而产生,并在英美文化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反冲击的斗争中逐步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ssue of language policy analysi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Oceania region, that is Polynesian nations in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Melanesian nations in the western and Micronesian nat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s of the Pacific Ocean region. It is grounded in an understanding that education policy work of any kind is contested and political but nevertheless an exercise tha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need to engage in. The ideas examined in the article are timely given recent ‘re-thinking’ language policy work across the region initiated in early 2005 by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and the Pacific Regional Initiatives for the Delivery of [basic] Education (PRIDE), in Fiji. This article draws on a template for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that enables teachers in particular to ask critical key questions around language policy context, text and consequences (Taylor et al., 1997). These questions offer teachers a language for examining language and language policy issues that concern them in their everyday work and thus a possible way of accessing and contributing to debates from which they are often excluded.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语言。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体现着各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上的差异。本文试从中国人普遍乐于采用的语言策略——沉默、规避与转弯抹角谈起,以跨文化的视角,从中美传统文化入手,解析中美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因而我们学习英语既要学习语言也要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19.
谈俄语标准语口语体渗透至书面语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俄罗斯标准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大量的口语要素渗透到书面语,从而增强了书面语的活力.这种现象在现代文学作品、公文事务、报刊里反映得尤为突出.口语向书面语渗透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规范化进程.一方面,语言大师从活的口语里提取精华,丰富了标准语;另一方面,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劳动对口语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俄语标准书面语与人民的口头语言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几世纪以来俄语发展的重要的、影响深远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的语言文字学界,普遍采用西方有关的文字定义,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这个定义只概括了汉字的一种作用,一种特性,它远远涵盖不了汉字全部。其实,我国汉朝的许慎早就为汉字作了义界,对其义界运用训诂的方法加以阐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许慎看来,文字的发明创造,是对天地万物与人事的标指。也就是说,汉字不仅是语言的记录符号,而且也是对生生大千、历历人事的反映,是对宇宙秩序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