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命题角度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名题精选】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2012年四川卷柴禾)相关段落: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  相似文献   

2.
柴禾     
柴禾是乡村生活殷实的象征。乡村里常常在形容庄稼没有做好的时候,便说:"连柴禾都没得烧了"。这柴禾,比得上军队里的粮草啊,谁家能不重视?人们宁愿少打几担粮食,也不愿意少几担柴禾。  相似文献   

3.
李弗不 《高中生》2012,(12):10-11
命题角度一: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 例1(四川卷第14题)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区域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未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相似文献   

4.
柴禾     
柴禾是乡村生活段实的象征。乡村里常常在形容庄稼没有做好的时候,便说:“连柴禾都没得烧了”。这柴禾,比得上军队里的粮草啊,谁家能不重视?人们宁愿少打几担粮食,也不愿意少几担柴禾。[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儿子吃草根     
并非故弄玄虚,也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穷得没钱买零食,七岁的儿子确实对草根感兴趣,家里的墙角放了一小堆草根,儿子时不时地洗上两根,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咬在嘴里细嚼。每一口都嚼到一点水汁都没有了,才依依不舍地将渣子吐出……草根是茅草根。记得我才上小学的时候,家乡农村每年春天都青黄不接,我因此吃过榆树皮。又因为春季柴禾也常常接不上锅灶,我们这些小孩子一放学就扛着锄头去河湾或田埂地头薅草根(晒干了便是柴禾)。薅得的草根大部分就是儿子现在吃的茅草根。我当然也吃过茅草根,但因为这种草根没有榆树皮干净,更没有榆树皮解饿,所以那  相似文献   

6.
一个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子里读书,他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述,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壶开水!”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禾,便出去找。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上,在灶内放了些柴禾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禾烧尽,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禾,等找到了足够的柴禾回来,那壶水已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禾。由…  相似文献   

7.
遭遇三脚猫     
正天还没有亮起来的时候,我轻轻推门出去给妈妈抱柴禾。门像是被什么东西支撑住了似的,没有往常那样顺利推开,我便用了力。"请轻点儿嘛!"朦朦胧胧中门外传来朦朦胧胧的细微的声音,"这儿有人呢!"声音过后,好像没有了支撑,门开了。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冬天     
母亲往家门口拢柴禾,拢得很高很高,像一座小山一样,为了抵御外面整整一个冬天。冬天像一条狼,在外面肆虐地叫着,撕扯着我们家的门框。母亲往灶底下塞柴禾,湿漉漉的柴禾,冒出浓浓的青烟,母亲剧烈的咳嗽便顺着青烟飘出来,飘得很远很远.  相似文献   

9.
茫茫宇宙中的无穷奥秘自不必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也无奇不有——那广袤而异彩纷呈的自然界,就曾为我们展现过生物界的美景奇观——血吸青蛙。那是十年前的时侯,我(王兴义)在山村一所小学教书,学校离家有十来里,全是山路。那时因经济困难,无力买自行车,因此每天步行(为顺路弄点柴禾,我经常带着镰刀)往返  相似文献   

10.
<正>妈妈总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暗处看书会弄坏眼睛。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且听俄勒冈太平洋大学(Pacific University)视觉功能学院(Vision Performance Institute)所长、视觉科学医生吉姆·希迪(Jim Sheedy)为我们揭示真相。暗处阅读原来,我们的父母是错的。希迪博士说:"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也没有证据证明,在暗处阅读会造成对眼睛的长期损害,或引起眼睛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散文内容丰富,形式洒脱,梳理散文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整理三个"路标"梳理文章思路,辅以常态性阅读的"段段清"方法阅读刘亮程的《柴禾》,以此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2.
好的开头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提供借鉴,请看下面这些精彩开头,或许会给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哦。●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大厦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江水便只是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点燃熊熊烈火的火柴,没有它,生活就只剩一堆冰冷的柴禾;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轮船就是一堆瘫痪的巨架。  相似文献   

13.
<正>是远方/在召唤我们前行/还是我们的心/已准备好出发。(奔驰汽车广告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三毛)请以"挥挥手,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星星涨价了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聊(liao)天。奶奶说:"现在什么都涨价(zhangjia)了,油、盐、米等等。"我问:"奶奶,星星也涨价了吗?"爷爷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奶奶笑着说:"星星越来越少了,所以越来越珍贵,也应该涨价了。"妈妈问:"源源,你说说,为什么星星会越来越少呢?"我挠(nao)挠头说:"是不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环境被污染了,天空没有以前纯净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星星也越来越少了。"爸爸点点头说:"对,那么,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我看了看桌边的垃圾桶(la ji tong),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觉得。我们要爱护环境,平时把垃圾分类后再扔进垃圾桶,不随地吐痰(tan)。不随意摘(zhai)花、践踏(jian ta)草坪……"  相似文献   

15.
《自然之道》(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下面的教学片段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悟道"的新视角。【片段回放】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替作者和游客反思了很多"愚不可及"的行为。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向导。你认为向导的表现有"愚不可及"的地方吗?你能替向导反思一下自己的过失吗?生(向导):我是学生物的,知道自然之道,竟然没有拦住这些无知的游客。生(向导):原本想通过事实教育大家,没有想到酿成这么大的悲剧。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分悲伤。读出他无限的  相似文献   

16.
赵若璠 《小学生》2007,(9):16-16
星期天上午,我和小朋友在院里玩沙子。我们正玩得投入,突然从大院拐角处开来一辆警(jǐng)车。这辆车开得飞快,在经过我们身边时也丝毫没有减速,只听"啪"的一声,我放在身旁的玩具被警车压碎(suì)了。这  相似文献   

17.
最(zui)近,我们班的合唱(chang)节目要参(can)加学校演(yan)出。老师点名让"绵(mian)羊"作指(zhi)挥(hui),然后又问我们还有没有别的人选(xuan),大家都选我,老师很不高兴。到练习时,老师直(zhi)接让"绵羊"指挥。后来绵羊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然而,在现实活动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对这一点引起深度的思考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竹笛 《海外英语》2005,(4):46-47
上期我们讲解了写作速成的第一步"五步五写",这一讲我们继续第二步骤--"自由写"。 这一阶段是无材料可依据的训练阶段。我们要来训练独立写作的能力(当然,上一阶段培养的基本功可不能丢)。独立也意味着艰辛,更意味着自由。没有范文的束缚时,我们就进入了"自由写"(Free writing)的状态。如何"自由写"?我们也给出了"三步曲"。  相似文献   

20.
本刊第三期刊登了《没有活动,就没有愉快--上海一师附小少先队"学玩结合"经验(上)》,从"课堂教学与队活动有机结合"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上海一师附小"学玩结合"的具体做法。本期,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该校开展的12个"欢乐节"上,透过这些各具特色的节日,感受"学玩结合"的另一种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