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采用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与耐盐荚膜红假单胞菌的融合子,比较了融合子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盐浓度等不同条件下,降解氨氮的能力;说明了光合细菌降解氨氮的能力是对外界条件敏感的。  相似文献   

2.
选取球形芽孢杆菌单独、与原油共混以及与铜绿假单胞菌共同作用下对裂隙岩样渗透系数的影响,研究了该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沉积特性。以乙酸钙为钙源及5种钙离子浓度对细菌诱导碳酸钙沉积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沉积条件。采用菌液注射法对岩样裂隙进行充填实验。结果表明,水压在0. 2~0. 6 MPa时,球形芽孢杆菌单独诱导Ca2+沉积作用30 d后,岩样渗透系数可下降56%~78%;原油存在条件下,球形芽孢杆菌诱导Ca2+沉积相同时间,岩石渗透系数下降30%左右,表明原油对球形芽孢杆菌诱导Ca2+沉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球形芽孢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作用下,裂隙岩石渗透系数降低30%~60%,即两种细菌同时作用的充填效果低于单一细菌作用时的填充效果。微观测试结果表明,细菌诱导碳酸钙沉积物为团簇状的絮状物,由方解石和球文石组成。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是从动物或自然界分离、鉴定或通过生物工程人工组建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并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名目繁多,如加藤菌即TX(天星)系列产品、EM、益生素、改良益生素、酵素菌、生菌剂等都属微生态制剂。我国农业部允许使用的有益菌种有干酪乳杆菌、嗜乳酸杆菌、乳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沼泽红假单胞菌等12种。微生态制剂依活菌种的组成,又分为单一菌制荆和复合菌制剂。市场上销售的多为复合菌制剂,只是其中的菌种种类和数量不同而有所差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374r、WCS417r、Q2-87、2-79和CHAOr,恶臭假单胞杆菌(P.putida)WCS358r菌株及其转基因菌株WCS358::phl和WCS358::Phz,以及绿脓假单胞杆菌(P.aeruginosa)7NSK2及其相应的嗜铁素突变体,采用预先接种和混合接种两种方法开展了板粟疫病的生物防治试验.在对板栗疫病菌的拮抗活性测定中,所用生防菌对其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能产生嗜铁素的WCS358r等菌株,优于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说明嗜铁素是抑制板栗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有效因子.在生物防治试验中,WCS358r对板栗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嗜铁素缺失突变体JM218却没有效果,其转基因菌株WCS358::phl的发病率与WCS358r接近,说明细菌产生的嗜铁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细菌产生的抗生素DAPG没有防治效果.混合接种比预先接种防治效果提高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5.
通过遗传工程创造出来的生物新品种,已被用于治理污染、净化环境。例如,有人将嗜油酸单胞杆菌的耐汞基因转移到腐臭假单胞杆菌中,结果使后者的耐汞能力大大提高。这  相似文献   

6.
耐受重金属微生物资源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77种芽孢杆菌中筛选出的杀虫细菌苏云金杆菌4AFl,其耐受重金属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Cu^2+124.0mM、Co^2+277.2mM、Zn^2+51.1mM、Ni^+109.4mM.复合污染下,Co^2+对4AF1菌的毒性被激活,Ni^+的毒性受抑制.从混合土壤样品及泉州洛江水样中筛选到5个耐受细菌和3个耐受真菌.16S rDNA高变区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定结果表明.耐受菌1为气单胞杆菌属细菌.耐受菌3为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7.
海南琼海温泉嗜热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琼海官塘温泉(70℃-90℃)分离到八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具芽孢,最高生长温度为90℃。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初步证实是具有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philus)特征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挖掘大葱紫斑病生防资源,研究采用培养法从大葱叶际分离细菌,然后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大葱紫斑病菌生防细菌.结果表明:大葱叶际细菌群落中嗜甲基单胞菌、鞘氨醇单胞菌属、微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于优势细菌类群.从中筛选出1株对大葱紫斑病菌具有较好拮抗活性的菌株X85,经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鉴定为亚麻假单胞菌.田间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应用VITET-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种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头孢类、氨曲南耐药率分别为75%、75%、20%、70%、55%、50%、13%,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他啶(7.22%)和头孢吡肟(11.86%)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均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其全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其它菌耐药率都超过14%。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医院检验科应加强细菌感染控制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报道采用热变性温度法(Tm)测定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DNA中G+C mol%分别为42.7mol%和40.26 mol%,与文献报道相一致,说明该法可为细菌分类学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数据.采用复性速率液相杂交法测定上述两菌DNA-DNA杂交度为9.66%,显示枯草芽孢杆菌与短小芽孢杆菌为同属中相互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的两个种.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光合细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和相互抑制机理,提出了光合细菌光合链与呼吸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文论述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当今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作用;阐述了在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菌株的选择、酶液的制备、融合的具体方法及融合子的再生;并介绍了融合子的综合鉴定方法:同时说明了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琼脂平板移行法"和"玻管法",研究了松材线虫拮抗细菌Bacillus sp.NS-3和真菌灰葡萄孢引诱线虫的能力.结果表明:初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菌引诱线虫能力增加,NS-3在72小时(3天)达到对线虫的最大吸引,而随着作用时间的继续延长,细菌吸引线虫能力下降,最后细菌NS-3对线虫的吸引力为负值,从而说明线虫对致病细菌NS-3有趋避行为;真菌灰葡萄孢对松材线虫的诱引能力比较稳定,线虫对真菌没有趋避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枯木浸出液诱引线虫能力最大,其次是菌株NS-3的发酵液,然后是灰葡萄孢真菌的发酵液.而且,枯木浸出液和灰葡萄孢真菌的发酵液煮沸后诱引线虫能力均有所下降,但差值不大,说明枯木和真菌中对松材线虫起诱引作用的物质并没有因高温而完全失去;而细菌菌株NS-3的发酵液的发酵液煮沸后诱引线虫能力急剧下降,从而推测细菌中诱引线虫因子为挥发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效微生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复合细菌降解水中污染物,对其修复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微生物4 d后出现修复效果,20 d修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1.-a)都大幅下降;微生物最佳投加量150 mg/L,投加周期40 d.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条件光合细菌同化磷能力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光合细菌解磷的最优化条件。经试验发现最佳处理条件是在30℃、光照微好氧条件下,培养基以苹果酸为碳源,含磷量为0.35g,/L,pH 6.0,装液量80mL/250mL,接种量为10%,时,光合细菌生物量和解磷率都可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50 m L三角瓶中定量添加毒死蜱药液和固定化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包埋条件对固定化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降解毒死蜱的影响,最后将固定化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的优化。结果表明,游离化菌体的菌龄为20 h对初始浓度为50mg/L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高。从降解曲线得出,海藻酸钠固定化菌降解毒死蜱的反应时间为24h时降解率达75.4%;菌体和海藻酸钠溶胶的包埋比为1∶20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高为76.8%;随着成型剂Ca Cl2浓度的增大,固定化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先上升后下降,Ca Cl2浓度为2%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大为82.6%,海藻酸钠溶胶浓度为3%对初始浓度为50 mg/L毒死蜱的降解率达最大为85.7%。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海藻酸钠浓度(A)、Ca Cl2浓度(B)和固定化时间(C)三者对固定化菌降解毒死蜱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影响次序依次为CAB,最优水平分别为海藻酸钠浓度3.0%、Ca Cl2浓度1.5%和固定化时间32 h。因此,固定化蜡状芽孢杆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较高,在毒死蜱水体污染的降解去毒方面具有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7.
云南西双版纳香荚兰种植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西双版纳香荚兰11个不同种植区土样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微生物类群进行了分析,分离出真菌优势种群14种、细菌31种、放线菌8种。细菌中芽胞杆菌占半数以上,放线菌中金色类群和白孢类群占优势。要从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对其病害进行调控,需要进一步摸清优势种群与病害的关系,并从中找出其有拮抗性的优势菌,分析研究诱发其有拮抗性的优势种群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从珙桐叶柄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细菌GT21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通过PCR扩增16SrDNA并测序,用BLAST软件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其相似性最高的菌株为BacilILlssp.SAP02-l,相似性9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T2l单独一支,其余6株细菌聚为一支,GT21与Bacillussp.PKSWII和Bacillussp.LM6亲缘关系更近,而与Bacillussp.SAP02—1等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  相似文献   

20.
利用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8株产淀粉酶的菌株,测得其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在1.4—2.4之间。经过液体发酵后测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酶活较高,分别为1.06、1.29。经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初步鉴定这2株菌株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