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小说《家族》中白人忧郁是如何被赋予政治含义,即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体现的源于种族主义的白人忧郁如何颠覆非裔美国人主体性和黑人自我的存在,以及黑人为反抗这种白人种族主义的颠覆所出现的忧郁如何保证黑人自我身份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基督教由于长期以来被白人主流文化加工利用而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定的种族主义色彩。从宗教视角分析托尼.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主人公的悲剧成因,指出是主流文化把上帝和圣母玛利亚加工成了白人形象,进而具体说明宗教信仰如何加剧了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以及黑人的自我否定,给佩克拉的心灵带来层层打击,最后把她推向了精神分裂的深渊。此外,通过分析莫里森和小说中切丘的联系,揭示了作者对上帝在主人公悲惨命运中扮演的角色的批判态度,从而最终认定种族主义化了的上帝一定程度上须对佩克拉的悲剧负责。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例,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白人种族主义的压迫给黑人身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白人文化霸权下的黑人慢慢地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他者",甚至将种族主义内在化了,自觉地以白人文化意识为标准,异化了黑人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摒弃了自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运用后殖民主义视角对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分析,通过对黑人少女佩科拉一家与克劳迪娅一家作为“属下”面对白人文化霸权主义是否发声进行对比。揭示出白人文化霸权及种族主义内化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少女心灵的戕害。指出面对白人文化霸权的压迫,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黑人只有勇于反抗,坚定自己的黑人文化身份,才能在不平等的压迫中幸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一个渴望得到一双最蓝的眼睛的黑人女孩的悲惨遭遇,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所造成的黑人心灵迷失的悲剧。作者从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描写了黑人在长期种族主义侵染下,价值观、审美观发生的变异和扭曲,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崩溃和毁灭,同时也探讨了抵抗白人文化冲击、重建黑人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短篇小说《约翰的归来》,指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发生异化,从而展示美国种族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最蓝的眼睛》透视出的"他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为研究范本,分析了后殖民语境下的黑人书写主题与核心内容,揭示出黑人种族主义的内化所产生的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黑人在白人主流社会中事实上的无名与无形最终使他们沦为身份认同困境中的"他者".  相似文献   

8.
乔安娜·伯顿是福克纳的长篇杰作<八月之光>中一位主要人物.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用来帮助、提升黑人,最后却被拒绝提升的"黑鬼"情人--小说主人公乔*克里斯玛斯杀害.解读乔安娜的种族观念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文本主题,认识种族主义的强势与罪恶,对唤起包括美国白人在内的全社会的觉醒,改善黑人的生存状态,提高黑人的社会地位,消除种族主义并最终达到种族平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艾丽丝·沃克在<紫颜色>中通过对标准英语语言的置换,提供了一个表现女性自我的不同视角.因此,建构一种语言来颠覆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这个语言就是美国黑人的土语方言.黑人文学中方言土语的运用不仅表现了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差异性特征,而且还用来对抗和颠覆白人文化中心论.我认为沃克的<紫色>一书就充分体现了黑人方言土语的功能,同时也达到了作者借用黑人方言土语所起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黑人基督教在理论上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与非洲传统社会的平等理想结合起来,宣扬种族平等的价值观,成为团结南非人反种族主义斗争的思想理论武器。在实践上,黑人宗教领袖、宗教组织直接参与,甚至领导了反种族主义斗争,使政治斗争和宗教运动密切结合,为推翻罪恶的种族制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小说《最蓝的眼睛》通过克劳迪娅讲述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故事。佩科拉想拥有一双像白人女孩一样的蓝色眼睛,这表明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的冲击,黑人文化一直在白人文化的泥潭里挣扎。白人文化的霸权对黑人文化的影响导致了黑人内化的种族主义、自我憎恨、同族的暴力及自我身份的困惑。然而,莫里森在小说中向黑人提供了摆脱困惑的答案,那就是只有保持黑人自身的民族身份和自身文化才能将黑人带到改变自己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正确道路上。就像小说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蓝色代表黑人的传统音乐布鲁斯蓝调,眼睛(eyes)则代表我(I)。莫里森是在告诉黑人保持自身独特性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性。这对受白人文化深度影响和破坏下的黑人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声音从何处来?》中,尤多拉·韦尔蒂揭示了空间与男性气质之间的复杂关系。种族隔离的社会空间形塑了白人至上的支配性男性气质。故事中无名的主人公兼叙述者为了迎合种族主义社会的性别规范而不惜诉诸暴力,暗杀了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人,但他对支配性男性气质的追寻却以失败告终。韦尔蒂批判了种族主义性别话语对白人男性的戕害,也揭示出白人至上的支配性男性气质与排外主义的美国国家认同之间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13.
黑人在美国本土的基督教文化,可视为美国"黑白"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黑人将宗教融入到福音音乐中,同时聚焦了白人的音乐文化因素。黑人福音音乐为黑人群体创造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黑白"文化的融合的过程体现了黑人对白人文化态度的积极转变,"黑人性"与"白人性"的有机融合,使其自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4.
安吉罗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通过一系列黑人被歧视的剪影浓缩和反映了黑人在不同阶段里对种族压迫的种种抵抗。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玛雅的成长经历,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玛雅种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揭示了白人种族主义的罪恶以及黑人民族为了实现种族平等所做的不懈斗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运用著名的理论家保尔·吉尔罗伊的文化政治理论,在后殖民背景下从反种族主义视角解读《小岛》。从四位主人公的个人经历,管窥和分析黑人族群与白人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文章着重从种族主义、反种族主义斗争、种族融合趋向三个方面来分析小说的"反种族主义"主题,从而得出——英国,它已不再是专属于白人的社会,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它应该是不同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和谐共存、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场所,是各民族共同构建的多元文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短缺、种族主义、奴隶市场和高额利润的追求等多种因素的互动促成了美国新奴隶制的形成;黑人法律和白人法律确认并强化了基于种族歧视的美国新奴隶制。  相似文献   

17.
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是批判美国内战前奴隶制的佳作。通过文本细读和分析发现,电影主要批判南方白人男性对黑人男性的规训以及南方白人男女对黑人女性的控制,暗含北方对南方的东方主义凝视,以及南方出于地域保护主义引申出的反凝视。究其根本,南方白人凭借奴隶制对黑人他者进行系统性歧视和劳动压迫,并对女性进行性别和族裔双重压迫,而美国北方以地域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南方进行道德批判和凝视,激起南方反扑。由此可见,种族主义奴役黑人的同时,也在反噬白人自身,受到主流话语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摇滚乐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反抗种族主义的斗争相伴随.在摇滚乐蓬勃发展的60年代,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权运动和摇滚乐都是对种族主义的抗议.本文通过对几位黑人歌手和白人歌手以及他们的代表性歌曲作品的分析,说明摇滚乐在民权运动时期的表现和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以及它与民权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反种族主义的思想是明确的,他对黑人的命运给予了深切同情,但他对黑人能否与白人完全平等则持保留态度,认为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笔下的黑人妇女多品质优秀,而男性黑人则多数要么品质低劣、要么滑稽可笑。因为黑人妇女多安分守己,温顺忠诚,而黑人男性则多数不安心当一个“黑鬼”,要追求自由平等。这充分体现了福克纳复杂矛盾的心态,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福克纳认为奴隶制、种族主义违背人性,是对人性的摧残。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南方贵族后裔,一个浸润在南方文化中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在情感倾向上还是留恋传统的南方社会,更容易认同传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0.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在声讨种族主义、探讨黑人出路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同于以往多数黑人作家传统的做法,标志着黑人文学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揭示了白人种族文化观对黑人的残害,而黑人对自身的不幸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黑人的自我歧视埋下了更加痛苦的种子.所以,黑人自我态度的改变成了他们实现真正自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