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本初中物理同步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乙两处分别接有电源和电灯,根据图中标出的电流方向,可判断通过灯L2的电流方向是()A.一定由下向上流动。B.一定由上向下流动。C.向上、向下均有可能。D.因电源位置不确定而无法判断。分析与解设接入的电灯为L,有如下两种情况:图2(所1)示甲,处这接时电电源灯,L乙处接电灯,则电路图如2的电流方向是由下向上流动;若将电源接法反向,则电灯L2中的电流方向是由上向下流动。几乎选项C正确,但无论甲处电源怎样接入电路,电灯L1与L都被短路掉,L2与L中都无电流流过,不存在图1中所标出的电流方向。(2)甲处接…  相似文献   

2.
电路是指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电路有两种基本连接,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下面就电路的连接介绍一些知识与方法.一、电路连接的三种类型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2.将实物电路画成对应的电路图;3.先按要求设计电路,后再连接电路.二、方法技巧事例电路的连接常有以下三种方法:1.电流流向法即从电源的正极顺着电流方向根据电路图连接各个实物元件,最后连接到电源的负极上.此法常用于串联电路的连接.2.先通再补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按电流的方向先接通一条支路,然后在分流点和汇流点再补接其他支路.此法用于并联电…  相似文献   

3.
学生 课本上写道 ,像干电池这样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叫做电源 .我认为 ,电源只是得到持续电流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 .老师 何以见得 ?学生 在商店百货柜台里的小灯泡旁放有很多干电池 ,而这些小灯泡并未发光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老师 你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这很好 ,是现代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事实上 ,只有电源是不能得到持续电流的 .电源在接入电路前 ,它的两极间虽存在着电压 ,但由于没有闭合电路 ,所以就不能形成电流 .当把电源接入闭合电路中后 ,由于电压的作用 ,电路中就形成了电流 .电源在工作时 ,能够不断…  相似文献   

4.
并联电路是用电器并联地联入电路 ,并联的特点是 :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均相等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总的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除此之外还有如下特点 :①当支路增加时总电阻比原来的电阻小 ,反之则大。②当一条支路上的电阻减少时 ,总电阻也相应地减少 ,反之则大。利用这两个特点可给电路中有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例 1 如图 1所示电路 ,电源电压不变 ,当电键K闭合时 ,如下现象正确的是 ( )图 1A .灯的亮度不变 ,A的示数变大 ;B .灯的亮度变亮 ,A的示数变大 ;C .灯的亮度不变 ,A的示数变大 ;D .灯的亮度…  相似文献   

5.
1“路径”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电路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观察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得出电路连接情况和通电情况。(1)“路径”法分析开关动态电路,依据电流的路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还要通过其它的用电器。并联电路中,某条支路的电流只通过这条支路,不通过其它支路,所有支路电流都要通过干路。通过干路的电流是总电流,是几条支路“合成”的。由于不同的开关断开或闭合往往使电路里连接形式和物理量发生变化,解题过程中可通过电流路径特点判断电路变化。用这种方法分析图1两灯串联应闭合S1,断开S2、S3。两灯并联应闭合S2、S3,断开S1。  相似文献   

6.
图1L1L2图4图5R2图R2II2I1R2II2I1准确识别电路的串联并联是解决好电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下面介绍识别电路串联与并联的几种方法.1郾简单电路识别法要点是直接根据电流的路径来识别.若电路接通后(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始终沿同一条路径回到电源负极,则该电路是串联电路.如图1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依次流经灯泡L2,L1后回到电源负极,是串联电路.若电路接通后(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分几条支路流经不同用电器,再回到电源负极,则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如图2电路,开关S闭合后,电流从正极流出,在A处分成两支路(…  相似文献   

7.
在稳恒电流这一章中,电路分析和计算是一个 比较重要的内容,应用等效电阻把电路简化,我们 比较重视,但对于应用等效电源来简化电路分析和 计算就比较容易忽视了,下面通过一些典型实例, 介绍等效电源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的应用。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可变电阻R 的阻值增大时( ) A.AB两点间的电压U增大  相似文献   

8.
1.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1)有电源提供电压;(2)电路连通.如下图,当S断开时,Uab=U,UL=0,IL=0,电路中没有电流. 2.电路中保险丝熔断(或电流过大)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1)发生短路;(2)用电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谈谈受控源的性质及合受控源电路分析的特点,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一、受控源及其实例(一)受控源受控源是一种非独立电源,这种电源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某一元件或支路的电压、电流所决定。在电路图中受控源用棱形符号表示。有四种受控源如图一所示:(a)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b)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c)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d)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相似文献   

10.
a .教具名称 :可见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演示器。b .仪器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 滑动变阻器装置图c.仪器特点及用途。①特点 :本教具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阻大小时可通过二极管发光显示接入电路中电阻部分及电流的路径。使学生容易明白变阻器是哪一部分电阻线接入电路中的难点 ,使实验更具直观性和趣味性。②用途 :本教具除具有一般滑动变阻器的用途外 ,二极管发光还可以显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部分及电流的路径 ,移动滑动片时 ,随着二极管发光的数量增加、减少而定性显示出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d .制作材料 :“J2 35 4-2型 2 …  相似文献   

11.
在电路中电源从大的方面讲,分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所谓独立电源,简单的讲,就是这种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与电路其他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无关。受控电源是一种非独立电源。这种电源的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所控制。根据控制量是电压或电流的区别和电源的类型是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不同,受控源有电压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流源四种类型。受控源在电路理论中是一种理想的电路元件,它主要用来作为电子器件的模型,为电子电路提供分析计算的基础。晶体三极管、运算放大  相似文献   

12.
一、中考物理"电源短路"的习题突破例1(2009年济宁中考)如图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1、S2均闭合后,则()(A)L1、L2都能发光(B)L1、L2都不能发光(C)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D)L不能发光,L能发光解析:电源短路是电路中有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到了电源的两极上.由题中电路图可以看出,当开关S1、S2均闭合后,S1所在支路导线直接与电源直接相连,造成电源短路.导致所在支路电流过大发热过多,从而可能烧坏电源和导线,但  相似文献   

13.
电流路径法就是: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方向,分析电流的路径,若电流不经过某部分用电器时,这部分被短路;若电流无分支地流回负极,则是串联电路:若电流有若干分支,则是并联电路,有几个分支就是几个支路并联,未分支部分就是干路.  相似文献   

14.
应用迭加定理分析含受控源线性网络时,根据受控源的性质,可以采取两种处理方法。受控源具有的两种性质是:第一、电源的性质。受控源是一种受控于电路中某一支路电流或电压的电源,只要电路中有独立电源时,则控制量存在,因而受控源就存在,这时受控源就具有与独立电源同样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例1 在如图1所示电路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并且R>R1.变阻器滑片P从a向b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将(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分析:①当P从a向b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逐渐增大,但通过它的电流却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无法直接由P=UI确定.  相似文献   

16.
在中考物理试卷中,常有滑动变阻器与电表结合的一类试题.下面举几种常见的题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解题规律.一、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例1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电阻R=5赘,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赘.求:(1)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2)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分析与解:(1)当滑片P在a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小为0(可认为是一根导线接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为R小=R=5赘,总电流最大为I大=UR小=1.2A;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大=I大R=6V.(2)当滑片P在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大为10赘,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物理和普通物理教学中,对于有些通电自感现象的解释虽然比较通俗,但不够确切。如用迭加原理来分析,则可达到迅速正确的效果。迭加原理告诉我们:在一个包含多个电源的线性电路中,通过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等于各个电动势单独存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之和。而许多通电自感电路中就含有两个电源:一是直流电源,二是产生自感电动势的线  相似文献   

18.
初三物理分组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通过实验,观察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的控制情况。当断开支路中一个开关S1(如图)时,学生观察到一个明显的现象:灯泡L2比断开S1时要亮些。细心的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要给学生讲清原因,学习了第八章《欧姆定律》后最为适宜。图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U,电源内阻为r,导线电阻为r′,灯泡电阻为R1、R2。当S1、S2、S都闭合时,L1、L2并联,并联电阻R并=R1R2R1 R2<R2(R1)。此时,干路中电流I=UR并 γ γ′,L2两端电压为U2=U-I(γ γ′)=U-(γ γ′)UR并 γ γ…  相似文献   

19.
在电路中将某一元件或支路去掉,余下电路用等效电源E_0和等效电阻R_0串联的电路代替.E_0等于余下电路的开路电压,R_0=(E_0/I_0),其中I_0为断开处被短路时,短路导线上的电流.该方法只有当E_0≠0时适用.例1如图1所示电路,求R_3上的电流I_3.  相似文献   

20.
从能量观点看,电源与用电器均为换能器件。在某些情况下,二者是可逆的。蓄电池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它接入电路中,是充当电源抑或用电器,可依据电路中电流的流向进行判断,若电流与电动势方向一致,即为电源注,反之即为用电器(此时其电动势称为反电动势)。在总复习时,指导学生将其有关内容进行归纳、对比并总结一些规律,这对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