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某电大英语专业(大专)89名学生以及16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师生对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所持的观念以及对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实际教学行为的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师生均认为学生应在自主学习中担负主要责任,但教师的作用仍不可或缺,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师生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认识基本一致,但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教师比学生的认识更为一致;师生对教师在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行为的评价,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学生普遍认为运用频率不足,而教师则自认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自编“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问卷”,本文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776名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1)在校大学生环境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且在学科、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较强,但环保行为相对滞后于环保意识;(3)在校大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自觉程度较低,但高度认同环保教育课程的普及。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有效开展环保课外活动及科研活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环境教育成为摆在众多师生面前的新课题,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环保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一个方面,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育要完成对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化学教师必须在环境知识、环保理念和环保行为上有较高的造诣和品位,这也是化学教师环保素养的三个方面。环境知识是环保素养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培育的载体之一。如果没有环境知识作依托,环境意识的培养犹如一纸空文。环境意识则是对环境认识的浓缩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高丽萍 《甘肃教育》2014,(19):44-44
正"环保"——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名词。对于幼儿,如何把这个概念用他们所能理解的方式教会他们,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途径把环保教育贯穿在各项活动中,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一、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环保行为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要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意识加以强化,当这种意识转换为习惯时,幼儿的环保行为就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如,在"爱鸟  相似文献   

6.
胡大清 《湖南教育》2005,(23):34-34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寓环保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结合环保课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环保的课文不少,以八年级下册三单元为例,五篇课文都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这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领悟课文,促使他们自觉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宣传者。如讲授《敬畏自然》这篇课文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简而言之,环保意识即人们参与环保的自觉性。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作为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职学生,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认知水平,了解相对较多的环境知识,对环保问题也较为关注。但在具体环保行为上表现较为消极,  相似文献   

8.
李娜 《考试周刊》2014,(66):140-140
<正>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社会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引起的。它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但又必须面对且需加以妥善解决的问题。环境问题无一不是由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造成的,据统计,造成环境问题中的化学物质约占80%~90%。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显得更为迫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知识、意识和行为,而且对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  相似文献   

9.
王宏杰 《考试周刊》2011,(46):27-28
历史教师要联系曾经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学校环保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具有良好的环保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新型基础教育师资,凸显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安徽师范大学从2008级学生开始,率先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将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应做到这样几点,充分认识学科特点,挖掘教材本身包含的环保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学生课外和校外活动这块阵地,渗透环保意识,教师要注意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做到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蒋超意 《亚太教育》2020,(3):146-146
本研究利用简单、易行的技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我们在学校实地考察发现,放置了负反馈(例如红色皱眉)和正反馈(例如绿色微笑)的表情符号的垃圾桶内,可回收材料的比例从13%提高到44%。随后,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现84%的学生认为相比一个月前自己对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因此,使用表情符号的心理游戏作为对现有环境教学的补充,可以积极改变学生的垃圾分类回收行为,提高其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堂上,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这种环保知识的渗透是需要经过潜移默化地熏陶,教师带头做示范,适当地点拨教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环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初中思政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通过开展积极引导,形成环保观念;围绕主题内容,树立环保意识;融入实践活动,践行环保理念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徐远振 《学语文》2014,(4):33-34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恶劣,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已成为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以工具性和人文性为特点的语文学科,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对生态被破坏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学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时,除了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教育外,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9):171-172
本文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名称: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公众意识的实践研究,编号:B-a/2015/02/023,对部分中学生的环保抽样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中学生公众环保意识的现状。从调查数据看,中学生的环保认知意识、环保责任意识、主动参与意识还有待提高,为此,在思想品德课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意识,已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烹饪职业中专6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保知识的渴望,实践中对环保做法的总结,烹饪方法和操作习惯的改变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同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课题的研究,学生在环保节约方面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及开展"绿色烹饪"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人与生物圈"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主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环境形势不谋而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下面,笔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有意识地培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32):135-136
目前,现代化发展遵循环保理念,生态环境将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及质量,将保护环境落实,有必要加强个人的环保意识,有意识才有行动。生物课程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对生态环境知识诠释的比较到位,因此,生物课堂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占有显著的优势,教师需要制订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利用生物知识进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完成保护环境的任务。文章首先阐述了环保意识的基本内涵,其次提出了生物课堂中培养初中生环保意识的意义,最后分析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