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的新闻播讲方式主要是“播报式”和“说话式”。“播报”是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讲究字正腔圆、准确流畅。现在“播报式”的播音方式主要是一些“新闻联播”类的栏目在采用。中央、省、市、县台的《新闻联播》一般都以时政新闻为主,内容往往严肃、庄重,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政策性。这样的新闻栏目不允许播音员有太多的个人发挥。而专题类新闻栏目因为分工明确,如经济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就分别以报道和反映经济生活、体坛赛事、娱动态为主旨,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再次“变脸”,两位“70后”主播郎永淳和欧阳夏丹的清新上岗,又一次把“新闻播报采用何种方式最佳”的争论推向新的高潮.笔者认为,新闻播报方式的变革是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一部分,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在争论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声调,对此应当加以辨析.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思考媒体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应担负的使命,应落实到新闻播报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路径问题上,本文将重点谈谈新闻播报队伍建设如何在传承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越 《今传媒》2016,(11):113-114
停顿技巧是新闻播音员播报新闻时使用的重要外部表达技巧.《新闻联播》节目是全国影响力最大、收视率最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最多受众的新闻节目,在播音员的新闻播报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新闻联播》为例研究电视新闻播音中串联类导语播音的停顿问题,整理了《新闻联播》2016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新闻语料来探讨串联类导语的停顿时域伸缩范围.本文利用语料标注的方法最终对标注的文本语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解释了不同的停顿现象,得出了串联类导语的停顿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燕吉 《视听界》2012,(4):95-97
2011年9月25日,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欧阳夏丹、郎永淳亮相《新闻联播》,两位主播在播报新闻时语速明显比以前的主播有所加快,“心气儿”、“咱们邪”、“吃面儿”等口语化、亲民化播报也屡屡出现。两人快语速的口语化播报,使整档节目的信息量增大,更贴近生活。这预示着说新闻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播报方式正在被央视认可。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自从增加了《晚间新闻》节目以后,我这个本来就离不开电视新闻节目的人,如获至宝,心想这下可以看到在《新闻联播》中所看不到的最新的新闻了。所以,只要客观条件允许,我几乎天天都看。可是,我这个满怀希望而看的人,往往失望而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栏目办得名不副实:很少有当天晚间发生的新闻,播出的新闻大体有以下四类:一、重复《新闻联播》中的非重要新闻;二、晨报报摘;三、没有什么新闻价值、没能上《新闻联播》的一般领导人当天的迎来送往活动;四、用“最近”、“前不久”作为打马虎  相似文献   

6.
金旭阳 《传媒》2021,(2):34-36
《主播说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网络短视频栏目,自上线以来"吸粉无数",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主播说联播》为时政新闻的播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态势,也扭转了公众对《新闻联播》的刻板印象,使新闻播报呈现出创新、强化、融合、亲民的特点.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化,以《新闻联播》为首的时政新闻类节目纷纷与网络新媒体寻求融合并创新,不断重新建构文化形象,强化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7.
陈盛开 《今传媒》2013,(4):93-95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在逐步改版,尤其是2013年之后,改版力度更大,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和活力,一改过去较为严肃、拘谨、呆板的形象,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目前,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改进工作作风,而央视《新闻联播》的成功改版为地方台《新闻联播》的改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全国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九洲巡礼》到如今的《早问新闻网》《今日中国》《晚报浏览》,已改变四平八稳播新闻的传统。以一种朝气蓬勃的积极风尚更新了内容的编排,改变了播报速度,突破了节目形式。一时间“说新闻”成为广播新闻界的时尚。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要真正实现广播新闻的全面革新,靠简单复制,克隆电视说新闻的形式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播报”一直是新闻的传统表现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字正腔圆,语势稳健,非常讲究分寸感。但是,1998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的开播,带来了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说新闻”方式,与传统的“播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只有“播”这一种形式,因此,“说”确实让人感到新奇。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播将重心从“传播什么”转移至“如何传播”,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作为大众传播中传者的代表,播音员当然要与时俱进地去专注于“怎么播”或“怎么说”的思考. 我国的电视新闻播音始于沈力在《简明新闻》(1958年11月2日开播)的播音.经过20年曲折发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1978年1月1日正式开播并迅速带动全国新闻类节目的发展,其播音方式成为一种新闻播音范式被广泛应用,并被业内称为“联播体”,学界称为“播报”,现如今它仍是全国新闻播音的主流方式.又是20年后,鲁豫在凤凰卫视的《新闻早班车》(1998年4月1日开播)中开启了一种新鲜的新闻播音方式——“说”新闻,不仅令观众耳目一新,也引得其他媒体追逐效仿,同时引发了学理界的大规模讨论.从此,有关于“播”新闻与“说”新闻哪种更好的争论便甚嚣尘上,而且愈演愈烈直到今天,最近甚至有人提出“说”终将取代“播”的方式,成为新闻播音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7月5日推出的全新新闻栏目《现在播报》 ,可以视为中国电视改革的新动态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在原有新闻栏目《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早间新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30分》基础上 ,增强新闻性 ,使该频道实现了由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向新闻频道过渡。《现在播报》的推出引起关注 ,因为该栏目的变化所蕴含的信息预示着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方向。除了它的节奏快、时效强、信息量大等特点 ,最大的变化在于新闻内容更具贴近性 ,而主播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现在播报》在题材的选择和新闻价值的判断上 ,以…  相似文献   

12.
林杨 《河北广播》2007,(2):81-82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还是沿用“播新闻”。字正腔圆、语势稳健、节奏明快、庄重大气是其主要特点,但也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进入本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为了适应听众多元化的需求,“说新闻”、“聊新闻”等新闻节目播音方式相继出现,并逐渐被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13.
韩梅 《新闻传播》2009,(6):67-68
长期以来.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制约了地方台新闻的发展。这种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模式,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僵硬.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而民生新闻由于它贴近老百姓的指导方针,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  相似文献   

14.
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紧跟时代潮流,为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却没有大的突破。这种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模式,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僵硬,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因此,面对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尤其是民生新闻的冲击,时政新闻要走“主流化”的路子,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创新。怎样创新呢?笔者认为,满足受众享受传媒服务的个人利益,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享受传媒服务的个人利益是指个人作为传媒消费者所特有的各种需要以及这些…  相似文献   

15.
报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7点播出的《新闻联播》节目,是最受观众欢迎,收看率最高的节目.《新闻联播》节目包括“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两部分。我们大家知道,“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这两个概念是“新闻联播”的种概念。“新闻联播”这一概念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属概念。可是,笔者发现,当播音员介绍完《新闻联播》节目的  相似文献   

16.
岳坤莉 《新闻窗》2013,(1):79-80
现代社会,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获得信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近年来,随着电视的迅猛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在广播电视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各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各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例如现在流行的一些读报节目。  相似文献   

17.
孙娜 《新闻传播》2012,(3):235-236
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新闻联播》有关美国的新闻播报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揭示《新闻联播》常态报道下呈现的美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说新闻”又叫“聊新闻”、“侃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先后被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类节目所采用,打破了“播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时事直通车》、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等。“说新闻”是  相似文献   

19.
罗梅 《视听界》2004,(4):87-87
一、突出人性化交流,突出人文属性以新闻节目为例,我认为: 1.要由纯粹的播新闻向播讲新闻、说新闻转变,贴近群众。自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现在播报》,主持人特有的播报方式一下成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受到启发的同行们纷纷借鉴,努力摸索更适合自己、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观众的新闻传播方式。然而,作为一档完整新闻的传播者,无论是说新闻还是播报新闻或是什么别的叫法, 都不能脱离新闻栏目定位这个大前提,应亲切而不做作,更不能谄媚和虚假。新闻语体有它特定的特征,如果只是为了追求亲切而“说新闻”,那仅仅是一种表层上的改变,肤浅而没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央视新闻联播中系列报道,分析了新闻播报的语言特征及播音员在播报时语言整体向口语化、大众化过渡趋势的社会原因,解析了播音过程中重音、停连、语气、节奏这四种外部技巧在新闻播报中“二次创作”的综合运用技巧,提出了在新闻播报中外部范式使用的合理化的方案,以期在新闻播报中与受众取得进一步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