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小易  王筠 《视听界》2006,(4):26-27
上世纪末,随着各省主频道上星、省级无线台和有线台合并以及部分省级广播电视成立集团,省会城市电视台以往与省级电视台势均力敌的态势终于被打破,省会台在与省台的竞争中逐渐居于下风。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这几年做了“节目资源多重利用”的探索,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城市台普遍存在的窘迫状况,频道经营取得了较好成绩。“节目资源多重利用”这种低成本策略,不失为城市台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策略。一面对新的竞争形势,一般省会台通常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关停一些自办节目,采用外购节目以降低成本。这一“收缩”策略在初期尚可奏效。然而,…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10,(10):44-44
在日前举行的城市电视台新媒体发展战略论坛上,25家以城市电视台为主的地区性媒体共同成立“城市新媒体联合体”。该联合体成立后,将推动各成员单位共同组建运营实体,筹备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目前25家参与签约的媒体包括深圳电视台等13个省会城市电视台,5个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和4个地级市台。新成立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网站,预计将在半年后推出。届时只需要登录一个网站就可以快速浏览到这25个城市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3.
朱明 《新闻记者》2006,(6):58-60
城市电视台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下的产物。1983年,国家制定了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以行政推动的方式,直接催生了地级和县级电视台的迅猛发展。城市电视台的地位是尴尬而艰难的,不仅要在中央台和省级台的阴影下求生存,而且要在县级台的分割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固本与超越     
《视听界》2010,(3):I0001-I0001,I0002
30年前,南京电视台嘹亮地宣告“诞生”,这是全国首家省会城市电视台。1992年南京有线电视台成立,与南京电视台并进同辉,直至2002年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台)组建成立,“南京电视”已经拥有8个电视频道和1个移动电视频道,覆盖南京都市圈观众2000万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城市电视台前列。  相似文献   

5.
省会城市电视台不仅面临着中央台和各省级卫视的强烈挤压,同时也面临着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如何突破种种发展瓶颈,整合电视节目资源,实现省会城市台节目的整体提升,已成为各省会城市电视台必须认真思考和采取相应对策的问题。本文以福州电视台为例,对当前省会城市台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电视台,特别是省会电视台在与中央台、省卫视以及省级地面频道的竞争中,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城市台如何生存与发展,应寻求怎样的突围策略?最近,作者和几位同事先后参观学习了广东、四川等省  相似文献   

7.
当今电视频道和电视新闻栏目的竞争已经进入高度白热化,对省级电视台与地处省会城市的市级电视台而言,在一个通常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字摆开了省市两级十余个频道(还不算中央台和其他各省的几十个卫星台),竞争现状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了。由于我国电视体制的沿袭,中央电视台具有各省级电视台无法比拟的新闻优势与毋庸置疑的权威性(更无需提各市级电视台了),特别是在那些重大时政新闻事件(西方媒体称之为硬新闻)的报道上,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省级电视台就只能与所在省会城市的市级电视台争夺本地新闻源了。经过近些年来的实践,大家也许…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电视台迅猛发展,特别是省会城市电视台其发展更为蓬勃兴旺,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重重困难。作为省会城市台,如何认清自己的地位、作用及所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办出其特色,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摆在各省会城市电视台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认清形势,确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县级电视台作为我国四级电视台(中央台、省台、市台、县台)中最基层的一级电视台,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制约因素,在节目设置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一般的县级台通常以新闻、广告和文艺片形成整个节目结构,这种“老三篇”的节目设置,如果不在栏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前的电视格局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台之外,还存在着以地级市为主,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内的城市电视台。与中央台和省台相比,这些城市电视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这使其在广告经营上既具有独特的优势,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1.
罗璘 《声屏世界》2009,(6):24-24
不可否认,“四级办台”为中国电视业在数量积累上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但这种根据行政区划逐层建设的格局,随着市场经济和传媒业的变化,将处在发展环境劣势中的城市电视台推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窘境。当我们在抱怨“奶酪”被人动了的时候,也可以冷静地面对现实,理性分析城市电视台发展的劣势和优势,以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财政补助对电视行业的“断奶”,广告成为了电视生存的经济“命脉”。在全球广告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2006年,占据中国广告市场花费总额76%的电视广告仍然有不错的表现。虽然如此,但是城市台的当家人们却日益感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沉重了。城市台的经营压力比宣传任务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省会城市电视台,更是危机四伏。CTC媒体策略研究总经理、资深电视研究员李克勤认为,未来几年,如果电视行业出现优胜劣汰的情形的话,首先出局的将是省会电视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当前的电视格局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台之外,还存在着以地级市为主,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在内的城市电视台。与中央台和省台相比,这些城市电视台虽覆盖面仅限于本区域,但由于其节目题材与本地受众的贴近性优势,城市台一般在当地都拥有很高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因而,城市台也同样是许多广告客户争相投放广告的重要阵地。 同时,城市电视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这使其在广告经营上既具有独特的优势,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电视产业的竞技场上,主要有三个方面军: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和省会城市电视台(包括计划单列市台).其中央视几乎处于一种垄断的局面,一家就鲸吞了全国电视年广告投放额的40%,31个省级台大约也能夺取40%的份额,余下的20%中约有70%进入省会市台的囊中.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电视台是指副省级城市电视台、省会城市电视台、地级市电视台,这些电视台只能覆盖本区域。特有的区域属性所带来的贴近性优势,为城市电视台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随着媒介融合、“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囿于一方的城市电视台如何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突破“瓶颈”,把握移动互联这一时代背景,进一步加快推进媒介融合转型,已成为当前城市电视台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全国城市电视台台长论坛日前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召开。这次论坛会,作为太原电视台建台20周年台庆活动之一,是由太原电视台发起并主办的,来自沈阳、广州、南京、杭州、海口、南宁、太原等城市电视台的30多位负责人参加了论坛会。沈阳电视台台长白明路、南京广电集团管委会副主任郭秀琚等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现状 我国大多数城市电视台都是在1983年“四级办电视”的号召下先后成立的。其创建和发展初期,新闻节目的结构、框架和风格,基本上是竭力模仿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样式,以至于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同类电视节目在形式上极为接近。市级台从形式、内容、风格、腔调、布景恨不得完全照搬和模仿中央台和省台,  相似文献   

18.
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成立于1999年8月18日,作为一家省会城市专业电视台,影视频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显然无法与中央电视台、省台相提并论。这种不对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先天的。央视的覆盖网络是全国各地,省台至少能传播到全省,可是,唯有城市频道因为网络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电视台是以城市和郊区观众为服务对象、满足本区域内受众需求的电视台。按照目前中国电视界的划分,它包括省会电视台、省辖市电视台、地市(州)电视台、经济特区电视台共300多个,不包括4个直辖市电视台与500多个县市级电视台。我国城市电视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崛起,它是1983年3月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关于“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这一决策的产物。我国城市电视台在1983年前只有46家,而在1984年后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1987年底已超过360家。目前保持在这个数量。城市电视台的崛起,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既满足了各地市(州)党委和政府宣传政策法令和加强舆论导向、舆论监督的需要;又满足了广大市民与郊区群众了解本地信息、沟通供产销渠道、促进地方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地方文化、反映自己呼声意愿等需要。  相似文献   

20.
当今电视频道和电视新闻栏目的竞争已经进入高度白热化,对省级电视台与地处省会城市的市级电视台而言,在一个通常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字摆开了省市两级十余个频道(还不算中央台和其他各省的几十个卫星台),竞争现状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