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5,(3):58-58
以色列安全机构需要一种新的“数据挖掘”算法来从无边的数据中查找到恐怖主义分子的蛛丝马迹,他们要从无边的海量数据中寻找出与潜伏的恐怖主义分子的联系。例如,从与每一次自杀式爆炸相关的电话、电视画面、报纸报道、电子邮件、网页中搜索出与之相关的线索。然而,面对各种各样形式的海量数据,如何才能找到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2.
姚志文 《今传媒》2016,(11):25-28
以身体奇观为中心架构电视故事,通过连续报道建构电视戏剧,这是电视报道恐怖事件的基本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是恐怖主义以身体暴力展示权力、以暴力冲突吸引社会关注的行为特征与电视媒体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媒介特征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程晟 《青年记者》2017,(8):53-54
电视问政是政府主动提供的、以电视为平台百姓参加的新渠道,是百姓表达和维护利益的新途径,是我国公民参政的新方式.杭州的电视问政“公述民评”始于2009年.邀请市民代表跟政府部门现场对话,考问其一年工作及服务水平.每年的“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节目,都会成为杭州百姓热议的焦点.本文首先探寻电视问政对构建善治政府的作用及局限,然后对如何完善电视问政、推进善治政府的构建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 ,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成因 ,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传播领域中霸权和反霸权相互斗争的产物 ,恐怖主义是冲破传播霸权、谋求话语权力的一种畸形手段。而在国际传播领域内 ,又以霸权对于反抗力量的主动配合为“施霸———反霸”模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5.
1997年,美国加州情报与安全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柏林·科林首先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认为它是《网络与恐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00年2月,英国在《反恐怖主义法案2000》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将黑客作为打击对象,但只有影响到政府或者社会利益的黑客行动才能被划为“恐怖行动”。而美国则将普通的黑客活动也作为恐怖活动加以惩处,在“9·11”事件后美国司法部通过的反恐怖主义法案中,首次将危及美经济稳定和政府正常运作的黑客活动列为“恐怖主义罪行”之一。这里所说的网络恐怖主义是指非国家组织或个人有预谋地利…  相似文献   

6.
自 2 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 ,恐怖主义逐渐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从本质上说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有政治或社会目的 ,以劫机、绑架、爆炸等为攻击方式的特殊暴力或暴力威胁活动 ,其产生与泛滥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是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尖锐化的产物。① 但是 ,西方新闻传媒对于恐怖主义的泛滥也起着比较严重的消极作用。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内部 ,人们对于西方新闻传媒在“新闻自由”旗帜下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宣传报道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指责与批评意见。例如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尖锐地指出西方新闻传媒的宣传报道是恐怖主义活动赖以存在…  相似文献   

7.
政治哲学作为一门规范性知识,常常向人们介绍各种应然原则,勾勒各种美好的政治秩序。对读者来说,政治哲学似乎更喜欢报道“好消息”,而不愿意把笔墨花在那些被视为阴暗、消极乃至丑恶的东西上。充斥着血腥和强迫、伴随着恐惧与死亡的“政治暴力”无疑就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电视军事宣传承担着发布权威军事新闻,展示全军将士风采的责任,在新闻舆论的引导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促进现实军事斗争准备落实、引导官兵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步,电视宣传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军事电视记者只有着眼长远,积极探索,在“跟中心、抓重点、强素质”上不懈努力,才能在服务基层、服务官兵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曲艺是我同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形式,许多曲种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而电视作为一个在我国诞生仅有着四十几年的新形式媒介,对曲艺的大众化传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人们把散跟电视的结合叫做“电视散”,舞蹈与电视的结合叫“电视舞蹈”一样,曲艺与电  相似文献   

10.
世人很可能需要做好一种长期与恐怖主义共同生活的精神准备.作为一种邪恶的政治现象.本轮恐怖主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张钧 《视听界》2004,(5):60-61
不少电视人发出感慨:电视是年轻人干的活,40岁往后就干不动了。工作之余,与一些电视同仁扯闲篇,不少人发出了如下的感慨:电视是年轻人干的活,做电视只能做到40岁。40岁靠后,体力、脑力、精力、反应敏捷度,跟20郎当岁的年轻人比,都“不行”了,最好是改行做点别的。为此,不少同仁还态度认真地道出了自己早已拟订好的“引退”计划。有些人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介与政治报道“椿氏放言事件”风波郭庆光1993年底,日本发生了一场称为“椿氏放言事件”的风波。这场风波持续一年之久,涉及面不仅包括日本的整个新闻界、政府和各派政治势力,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巨大反响。透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电视与政治、电视与...  相似文献   

13.
3月14日,正值举国上下为迎接奥运,欢欣鼓舞的时候,西藏的藏独分子向人民发起血腥攻击。从电视画面上看到,打人、放火、杀人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藏独青年。这些人,是达赖的青年近卫军,所谓“藏族青年联合会”的成员和他们招募的杀手。  相似文献   

14.
明江 《新闻世界》2008,(7):23-24
“请不要对灾区的孩子们说:你要坚强”,“请不要在采访中让受伤的人们再次心理创伤”,“请不要在报纸或电视上过多出现血腥的画面报道”——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的时候,专家们开始呼吁对灾区群众和关心灾区的人们进行更多的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关于新闻媒体报道恐怖事件,网络运营商和服务商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规定如下: ◆新闻、广播、电视、文化、宗教、互联网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相似文献   

16.
吴万里 《今传媒》2007,(3):27-27
1月5日翻开<人民日报><国际周刊>版,被一则新闻的标题紧紧吸引住了,题为<不看电视报纸,只为避硝烟>,先是感到怪怪的,怎么看不看电视报纸与避战争硝烟有何关系呢?细看内容,才知道原来是近年来中东战火连绵、硝烟不断,以致电视、报纸上充斥过多的血腥味,读者耳濡目染的都是血腥的画面与内容,因此埃及不少民众包括知识分子都不愿看报、看电视,最多通过广播来了解某些新闻.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在协调好电视的政治和产业功能的同时,当务之急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变过去的“办”电视为“经营”电视,做大做强我们的电视媒体,以迎接国际传媒的挑战,因为这是——  相似文献   

18.
范颖  李一璠 《传媒》2015,(11):56-57
近些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日本电视业界与学界一直在围绕着“新电视”“未来电视”“下一时代的电视”等话题进行着探讨.特别是日本在2012年全面实现电视数字化之后,争辩越来越明显.什么是新电视?电视媒体未来怎样发展?什么是下一时代电视的内容?业界与学界各有见解,却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互联网全面进入受众生活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洪晃 《新闻天地》2007,(10):56-56
余秋雨跑电视上天天跟歌咏比赛的小年轻较劲,够傻的。难怪他称“文化”为“苦旅”。  相似文献   

20.
电视语言跟报纸、书刊等平面传媒语言的区别在于:平面传媒语言是用来看的,是书面语言;电视语言是用来讲和听的,更贴近生活。电视语言和生活语言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口语化,只不过去掉了日常生活语言中的“杂质”——废话、车轱辘话和冗余信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