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听了几位科学课教师执教的科学课,发现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出现了些误区:(1)在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时,教师不置可否,也不加以引导,甚至连错误的结论也不提出自己的看法;(2)教师眼里看到的还是发言积极、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少数同学,没有促使每个同学都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3)教师充当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课上,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发现科学知识,进而提高科学素养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究并不断改进的。一、在科学课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建者1。好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的身份的转变,即从教者转变为活动参与者。  相似文献   

3.
学生动起来了,自主探究的机会多了,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怎样体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偏离了教学预案,教师该如何有效捕捉、筛选、利用这些生成的资源?如何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调控?本文结合科学课教学案例,对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出几点策略,并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的学习重点不在于学生学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是否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发展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以渴望、快乐、向往的心情运用自主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能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断强化,加以引导,从细微入手,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邵旭光 《山东教育》2008,(12):52-53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标中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位教师心中。大多数的科学课课堂,教师都舍得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历探究过程。但是,也有不少科学课的教学,学生动手有余,动脑不足。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小学科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和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的需要,教师应该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学生探究作用,探讨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实践经验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准备好实验材料,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实施有效引导,合理安排探究时间等,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导学卡”是指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教师提供的写有任务菜单或问题的引导卡片,学生在导学卡的引导下能更有效地完成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准备好实验材料,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实施有效引导,合理安排探究时间等,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融自然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于一体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改精神指导下,利用生活中真实的现象,应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学好科学课中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科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融自然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于一体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改精神指导下,利用生活中真实的现象,应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学好科学课中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化学科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小学科学课的主要任务入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主要从五方面来阐述:(1)倡导教师先作"下水实验"为探究夯基。(2)在观察中探究。(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4)在疑惑中探究。(5)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相似文献   

13.
唐丹 《科学课》2010,(1):41-41
我们希望学生能在科学课中有主体地位,能自主展开探究,不妨让其在玩中学,从而获得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我的理解是,学生在科学课中是否有较高的探究效率,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每一堂课的环节设计是否清晰、问题设计是否巧妙和材料是否准备充分等。想让学生在科学课中寻找快乐,在玩中学.在动手时也充分动脑,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科学课让学生动手的魅力以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要给予学生真知,在农村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就得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通过亲历探究来建构科学真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学习.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希望学生能在科学课中有主体地位,能自主展开探究,不妨让其在玩中学,从而获得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我的理解是,学生在科学课中是否有较高的探究效率,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每一堂课的环节设计是否清晰、问题设计是否巧妙和材料是否准备充分等。想让学生在科学课中寻找快乐,在玩中学.在动手时也充分动脑,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科学课让学生动手的魅力以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堂科学课成功的关键。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学习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提出假设与猜想,自主准备科学探究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活动过程中允许学生失败,并且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改进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最终取得科学实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科学课中不言而喻,科学课要指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开展多样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但笔者越来越感觉到,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流于形式化的倾向突出,怎样在科学课程中让探究更实在一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一、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就是激发、保持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始终关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自愿地学习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人的生长发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7岁—18岁青少年身高变化曲线图,思考人从小到大身体有什么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强烈的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标中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位教师心中。大多数的科学课课堂,教师都舍得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历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实践着。但是,学生一旦离开教师这个"拐杖",自主探究某一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研究。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像从事科学研究那样去观察、实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树立自主探  相似文献   

20.
以"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后的习题为例,引导学生观察玻璃杯中的物质,指出教师不应忽视科学课的实验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