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句的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弄清课文里每一个句子的意义,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对训练学生的思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说说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几种方法。 1.弄懂生字新词。如“珊瑚虫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张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  相似文献   

2.
[招数指津]所谓“看段析句”,是指通过分析段落意思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句子,是能独立表达较为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文章由一个个段落构成,而段落则由句子连缀而成,一般句意明确的句子不难理解;但有的句子含义深刻而又含蓄,甚至有“弦外之音”,需要深入地分析才能弄清其深层含义和作用,这是文段、文章阅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否则必然影响对文段和文章总体意思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芙蕖》中「群葩当令时」一句,课文注解中译为:「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这样译联系后面的两个分句分析似觉不妥.全句译出如下:「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之前,在此之后,都是无人过问的时侯.」原句的主语不见了,而译句的第一分句只是一个介词结构,译句主语残缺,语句不通顺,意思不连贯.要译好这一句,需弄清「当令」二字的含意.课本注:「当令,适合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缩句训练,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理解与归纳长句意思的能力,但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有些句子就显得棘手——难以把握最简要求。试以实例。略陈管见。以利商榷。一、简缩句正确与否的原则根据训练目标,笔者认为,正确的简缩句必须符合下列三个原则:一、结构要完整;二、意思不变;三、句意要简明(下简称三原则)。否则,不能算对。二、该删去的尽量删去缩句,顾名思义,是对句子的简缩,因而原句中的附加成份,只要不影响句子意思,都该删去。请看  相似文献   

5.
散句和整句,一般是一组或一串句子.分析做句和整句,要兼顾语意和语言结构;分析语言结构,既要分析散句或整句内部的用词、句式、衔接、情趣,又要兼顾外部的上下文的联系.根据散句的特点,分析散句要注意:一、把握中心意思.一个散句,都有一个中心意思.一个散句的若干句子,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意思安排的.散句的中心意思,往往用中心句形式出现,或在句首,或在句末,或在句中.没有中心句的散句,中心意思需要从各句中概括.把握了中心意思,分析散句就容易了.二、把握结构顺序.描写性散句多用时间、空间顺序.叙述性散句多用时间顺序,说明性散句多  相似文献   

6.
谈谈缩句     
项玲华 《辅导员》2010,(21):19-20
所谓缩句,一般地说,就是把一个复杂句子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去掉,留下主要成分,即主干。如把“英勇的红军狠狠地打击凶恶的敌人”缩成“红军打击敌人”,使其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原则应为:一是不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来句子结构;三是缩成后的句子仍然是句子,是简明地表达原句主要意思的完整的句子。  相似文献   

7.
为启发学生思维,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我对学生进行了以句段训练为重点的基本功训练。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理清关系,弄懂意思。《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学生对这句话的转折关系搞不清楚,对“只知道”的字眼也感到生疏。为了弄懂意思,我让学生进行这样四种  相似文献   

8.
文章的重点句,能够表达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要加深理解。如何理解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一、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最能表达句意的词语就那么一两个,也就是关键词语。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时,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体会它们在句子中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清楚了。  相似文献   

9.
所谓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保留句子中的基本成分,即通常所说的去掉句子的枝叶,保留句子的主干。例如:“齐威王洋洋自得地夸耀自己的马”缩成“齐威王夸耀马”,使原句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作用很大:一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句子的内涵,二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帮助学生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在缩句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有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成后仍然是句子。上例缩成“齐威王夸耀马”后,意思、结构不变,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句的意思,在下句的每一空格内填写一词,使两句意思相符。1.She bought the digital camera last week.The digital camera________a week.  相似文献   

11.
杂糅句三例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有三例杂糅句子。 第一例见《北京立交桥》:“目前全市已有大型公路立交桥、公路铁路立交桥达61座。” 分析:本句中“已有”表示存在;“达”即“到”,达到的意思。两词同时在本句中出现,造成句式杂糅。本句可改说“目前全市已有大型公路立交桥、公路铁路立交  相似文献   

12.
使动句与使令句、意动句与以为句关系非常密切,有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有时使动句和使令句、意动句和以为还可以互相转换。那为什么不只采用一种,却还要让两种句式并存呢?有什么必要呢?本文拟从这个方面来谈谈。  相似文献   

13.
论句组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句组是从语流中切分出来的完整的语义片断,是联句而成篇章的中介。构成句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贯穿其间,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句组的这个本质特征,便决定了它们有着组合上的独特性。 中心明确 语意贯通 明确的中心意思,是构成句组的前提。从语言实践看,句组中心意思的  相似文献   

14.
怎样缩句     
一般来说,缩句就是把一个复杂句子的附加成分即枝叶去掉,留下主要成分,即主干。如将“英勇的红军狠狠地打击凶恶的敌人”缩成“红军打击敌人”,使其成为一个简明的句子。缩句的原则是。1.不改变原句的意思;2.不改变原句的结构;3.缩减后的文字加上原有的标点符号仍然是句子,是简明地表达原句主要意思的完整句子。  相似文献   

15.
一、明确一个标准 “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单句)压缩成为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这是一个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的缩句的标准。但是,如何把握这个标准,在具体操作中有时则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这一标准,其有三点必须明确:1.小学生进行缩句,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2.缩句要去掉的必须是句子的修饰、限制的词语,而不能删去句子的主干。3.压缩成的句子必须与原句的意思基本相同,保持…  相似文献   

16.
翻译英文长句时应该首先弄清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全句的中心内容,然后弄清几层意思之间的关系,再按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缩句扩句是句子训练,主要在中年级进行。缩句,知道一句话主要的意思,体会什么是完整的句子,训练思维的概括性。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这项训练着重在段、篇中进行,如概括段落大意,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等。在句的训练中也有体现,就是缩句。如“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缩为“大尾巴翘着”,就是排除了句子次要部分的概括。扩句,学习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训练思维的具体性。这项训练,从低年级补充词语开始培  相似文献   

18.
双宾句和兼语句的区别湖南\李俊卿①他告诉我晚上看电影。②他让我晚上看电影。①是双宾句,②是兼语句。区分双宾句和兼语句,先要弄清什么是双宾句,什么是兼语句。双宾句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宾语,两个宾语都要和动词发生关系,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离动词近的...  相似文献   

19.
这道题讲的是怎样表达肯定和否定的意思.共有四句,每组三个句子.第一组的第一句用"……是……"表示肯定的意思,第二句用"……不是……"表示否定的意思,这是常用的典型的表达形式;其他各组的第一、二句都分别与这两种句式相同,只是用来表示肯定和否定的词语不同罢了.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第三句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第三句是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这两种形式学生平时见得不多.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这道题,一要多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句意;二要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各类句子的异同.教学时,可重点指导学习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三句.1.学习第一组的第一、二句,掌握肯定与否定的典型表达形式.先指导朗读,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读懂自然段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读懂一个自然段,要让学生知道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什么;还要弄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进而明确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能明确有几句话并说出每句话的意思,需要重点解决的是指导学生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一、抓重点句,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如《李时珍》第2自然段有4句话,讲了李时珍在怎样的情况下立下了当医生的志愿。教学中我从词句入手,使学生弄懂了每句话讲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抓住第3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