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陈柏健 《新闻前哨》2006,(10):10-11
报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新闻产品质量的竞争,是新闻采编人员智力劳动和创造精神的比拼。一张报纸欲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其内部管理系统中设置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采编绩效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新闻产品质量管理规程,无疑至关重要。有无这一套“制度设置”及其能否有效运转,不仅直接关系一线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更关系到报业终端产品品质和报纸核心竞争力能否获居“优势”与“强势”。  相似文献   

2.
<正>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已不适应报业全媒体转型,建立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采编绩效考核的四个转变趋势,对建立报业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新闻产品质量的竞争,是新闻采编人员智力劳动和创造精神的比拼。一张报纸欲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其内部管理系统中设置科学规范、公平合理的采编绩效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新闻产品质量管理规程,至关重要。绩效管理是增强战略执行力的一套  相似文献   

4.
报业集团资源整合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为民  薛洪 《新闻界》2003,(3):26-30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报业集团化,其实质可以理解为报业新闻资源和报业经营资源的一次战略性资源整合,其目的要达到提升报业集团整体形象,促进报业由过去的事业单位向现代传媒企业转变,由现在的报业较为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国际传媒业那种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转变的结果就是对现行的报业采编和报业经营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报业经营机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可以大大节约报纸的采编、发行和广告成本,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均创造的利润,最大限度的发挥报业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作用,报业的经营者也可以从传统…  相似文献   

5.
采编队伍是报纸内容的生产者,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今天的中国报业正在进入‘比拼内力时代'”,这种“内力”,就是包括政治素养、专业素质、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在内的报社采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是当今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最大财富和最大利器”.  相似文献   

6.
报社的特长在于办报,报业经济的优势在于报纸,报纸天天要出,采编,印刷,发行成本是基本不变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告做得越满,报纸的所产生的附加值越高,而要使报社的广告经营有大的发展,重在处理好报纸采编写广告经营的关系,实施媒体突破战略。  相似文献   

7.
白立辉 《声屏世界》2011,(9):188-190
2011年5月,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这是国内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按照采编与经营业务整体转企改制,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国有文化系统资本绝对控股的报业公司。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是传统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面对新媒体  相似文献   

8.
报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亨友 《新闻界》2006,(6):23-24
报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是报业组织在经营实践中构建新型媒介市场营销体系的一种积极探索,是对营销与传播的有机整合。所谓“营销”是指报业组织在报纸自身与报纸读者和广告客户之间创造价值转移(或交换)的一系列活动。“传播”或者沟通,是指报业组织与报纸受众和广告客户之间思想传递以及组织与个体之间或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共识的过程。“整合营销传播”则是报业组织在报业品牌的经营实践中,通过建立与报纸受众和广告客户之间的共识而达成价值转移(或交换)的所有要素的总和。①报纸整合营销传播是对传统营销模式的一种继承与超越。传统的营…  相似文献   

9.
贺艳 《新闻界》2007,(4):114-116
在当前报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竞争结果往往是对报业及文化多样性的损害。欧洲报业却通过以下方式努力保持报业及文化的多样性:社会政策法规鼓励出版自由和表达自由,对垄断和媒介集中有相应的规范;VAT控制模式通过影响报纸的成本而促进报业的多种类存在;报纸资助制度则由国家对报纸进行资助,以保存传统文化及报纸种类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王宇 《新闻通讯》2009,(1):62-63
挪威王匡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国土面积38.7万平方公里,人口460万。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方面讲无疑是一个小国,但从报业而言,则是大国无疑。2005年以前,挪威一直是世界上报纸千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虽然挪威报纸千人拥有量有所下降,仍然稳居第二。世界报业组织2008年的调查显示,挪威的报纸千人拥有量为580份,仅次于日本的624份。  相似文献   

11.
“完整的报纸”经营观是与报纸经营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经营理念。其要旨是把报纸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进行打造、推广和经营.致力于构建和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报业经济发展格局。目前.我国报纸产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并呈现出了采编、发行、广告等全方位竞争的态势。要提高报纸的整体运作能力和竞争力.保持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树立“完整的报纸”经营观.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这种经营观贯穿到报纸经营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细节影响成败”,在报纸采编工作中充分重视细节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报业竞争激烈,报人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要切实提高报道质量提升报纸品位,重视采编细节有时候会起到关键作用。对此,结合采编工作实践,总结出以下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邓涛 《新闻导刊》2009,(4):18-20
报业系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分支,是运用报纸这一大众传播媒体有组织地采集、报道、评述和传播新闻以影响舆论、服务社会的经常活动。其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报纸的性质、类型不同,故表现形态与管理方式呈多样性,如有党派、政府和社会团体主办并管理的机关报报业,有企业、集团主办并管理的专门性报业等。它包括采编新闻、通联、出版、发行、广告以及附属于报社的其他各项业务。当下中国报业的盘子有多大?  相似文献   

14.
从管理角度来看,构成报业基础的三要素是报纸质量、报纸发行和报纸广告。其中报纸发行是体现采编劳动价值和报纸收入的载体,在报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行这个环节处置得当,就能促进报业各环节形成良性循环.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具市区域报收入中售报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40%,而报业支出中,直接涉及到发行的比例占总数的51%。抓发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在媒介融合驱动下,传统报业已逐步演变为数字报业,报业集团也成为多媒体传媒集团,其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亟需进行创新,以整合不同媒体类型的资源、提升竞争力。本文探讨报业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的几种范式,以及采编业务流程创新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6.
衣学 《青年记者》2017,(27):38-39
长期以来,相当数量的地市级报纸运用的都是采编一体的管理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采编一体的管理体制比较适用于规模比较小的地市级报纸,该类型报纸具有较少的版面,并且发行量不是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报社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改变,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使采编一体的体制不再适应现阶段地市级报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报社新闻宣传的阻碍和制约因素.因此,尽快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改变采编一体的新闻报道方式,采用分化承包的管理新模式,是地市级报业需要探索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报业已进入经营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市场导向要求报纸的编辑、广告、发行都要围绕市场需求,不能单打独斗,或者过于突出采编、广告或发行某一方面的重要性。以组织设计而言,必须处理好采编、广告与发行业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内容品质和采编人员素质是现代报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发挥这种竞争力的抓手就是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报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都市报成为报业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并对原有报业格局及旧的新闻采编模式带来了强烈冲击。 一个城市报纸种类增加,意味着读者数量、发行数量、广告收入诸多方面的分流,哪家报纸可读性强影响力大,分流的比例就越大。办好报纸成为报业竞争的焦点,而  相似文献   

20.
叶程鹏 《传媒》2003,(3):36-37
报纸质量是办报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报社事业发展的生命。面对我国加入WTO和国内报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报业系统尤其是地市报社如何牢固树立质量立报的思想,着力推进质量带动战略的实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质量立报须把握好采编、发行、印刷、广告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