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计划没有变化快”,说好了一起休假,一起出钓长山列岛,结果事到临近,工友却被医生关了禁闭。临时搭伙无合适人选,一人独行肯定要多花冤枉钱,无奈之下只好放弃行动。把工友伺候出院,垂头丧气地回去上班。坚守岗位半个多月,工友病愈复工,我自由了。出钓海岛计划泡汤,只好钓近海来过瘾。电话联系“蓑翁”大哥,得知有“财神礁钓六”出钓“南8”海域的船期。  相似文献   

2.
琼台铸英雄     
黄岩阿斌 《垂钓》2012,(11):22-25
目标点共有3个油井,我们计划每个油井钓3个小时,目标鱼为GT牛港。天已大亮,我远远看着南中国海这块最南端陆地一一琼台礁,暗下决心,下一次一定登上去拍几张照片。这次因为小船动力坏了,没有拖来,大船又靠不近,如能在琼台礁上留影,应该非常有纪念意义。估计除《国家地理》的吴立新大师外,没几个人上去过吧……  相似文献   

3.
于中海 《钓鱼》2011,(4):38-39
2010年8月20日,我和三位钓友去朋友鱼塘钓鱼。该塘我们已去钓过一次,塘面约五亩,水深1米多,里面曾经粗放型地放养些鲤鱼、草鱼、鲢鱼。由于塘主多年不在家,其亲友经常随便用网、电捕捞,如今,塘里仅剩些难以打捞的鲤鱼了。估计鲫鱼的数量也应该不少,因为该塘是多年没干涸过的老塘。  相似文献   

4.
张友 《钓鱼》2006,(12):70-70
我这个钓鱼迷是从退休以后才开始学钓鱼的。记得在孩童时代,自己也曾经钓过鱼,还到河里摸过鱼,那时感到钓鱼、摸鱼很好玩,很有意思,很新奇。参加工作后,看到有人去钓鱼时,我总认为这么大的人了,还去“玩鱼”,是思想落后、不求进步、不务正业的表现,我可不能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婿骗我去钓鱼,结果跟他钓了没几次,我就上了“贼船”。俗话说得好,“上船容易下船难”。此后我对钓鱼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越陷越深,久而久之就成了钓鱼迷。钓鱼为什么会这样吸引人呢?因为钓鱼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实在太多。第一,有“鱼获”,可以做美味佳肴,改善…  相似文献   

5.
常听渔友说,离镇约30华里的干河沟河段,有个地方叫“花鱼洞”,里面有种当地人称“花鱼”的鱼,大的十几千克,小的也有几百克。在夜间才会成群出来,白天极不容易钓到,怕声、怕光。又听说镇上有几个老钓鱼迷每年都在端午涨水以后悄悄去钓,每次都有收获,最大一次钓到近7千克,一般都在1~2千克左右。 长期钓静水鱼的我,心里痒极了,不知道钓河鱼的滋味,更是没有钓过什么夜鱼、“野鱼”,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于是跟了几位“老渔爷”去长见识。 只听个大概,我便以我的习惯去准备了半天,吃的、用的、钓的一大包。因为要夜钓,手电、蜡烛少  相似文献   

6.
周末钓鱼记     
沈阳 《垂钓》2005,5(2):62-63
周五,单位里空闲的时候,和一个从来没钓过鱼的同事聊竞技钓鱼!我口若悬河,同事听得云山雾罩,后来央求我带他出去玩玩……我就合计沈阳附近的钓场都不怎么样,去哪里好呢?正在冥思苦想,同事说他一个哥儿们在农村有一个塘口,但是两年没去了,不知道有没有大鱼愿意去不?我回一句:“那还磨蹭什么呀,有地方就不错了,赶紧联系吧!”当下里踌躇满志,这次一定要钓个痛快!  相似文献   

7.
刘浩 《垂钓》2010,(1):64-65
写下这段文字,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因为一直有这样一个念头:为我心仪的鱼写上几段文字。那是一种之前从未钓过的鱼,它模样让我诧异,它味道令我着迷,它的身世,让我在询遍“天南海北”之后方才得以明晓。  相似文献   

8.
董波 《钓鱼》2006,(10):68-68
说来惭愧,我来《钓鱼》杂志社做排版工作两年多了,从来没钓过鱼。4月26日.我平生第一次拿起了钓竿,跟着杂志社的“老编”们一道去珍珠泉钓鱼。  相似文献   

9.
垂钓姻缘     
认识丈夫之前,我从未钓过鱼。 认识丈夫那天,我也认识了钓鱼。 那年的这个季节,朋友约我去郊外钓鱼,从未钓过鱼的我当然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在约定地点结合后,朋友向我介绍了他。于是,我们相识了。 初次钓鱼,我什么都不会,幸好一行6人是3男3女,一人教一个就责无旁贷了。而我早就注意到了在一旁一本正经地用极为娴熟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6,(17):I0001-I0001
2000年的麦收季节,我应一位老家在库区的朋友邀请,到白莲河水库垂钓。站在山顶一望,一泓清水浩浩荡荡折向两山深处。我选一高地下的一小块秃地作为钓点,把浮标抛至2米处.抽竿测试水深.发现浮标斜靠于水面。这时朋友过来说:“这片水域太深了。从来没有人在这地方钓过,深处可不好钓鱼。”  相似文献   

11.
黑海垂钓     
刘少才 《垂钓》2001,(12):66-67
钓鱼者大都喜欢谈“过五关”的事,钓到如何如何大的鱼,而不愿说“走麦城”,好像钓到大鱼是能耐,钓到小鱼就窝囊了。我认为在海上钓到大鱼也好,钓到小鱼也罢,都是本事。相比之下,能钓到小鱼更有本事,因为这是比耐力、比信心、比意志的较量。我在黑海钓过从头到尾不超过5厘米的小鱼,至今想起来还是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2.
王斌 《钓鱼》2006,(17):46-46
李叔叹气地说:“现在不行呵,没有鱼,你们来就是玩玩吧”。挨不过我的左右追问,便喊着李婶到海边给我们找船。我从屋内出来,激动地跑到海边,在大院里安顿哥几个停好车,迎面看到几年前一起钓过鱼的同事的三舅,打个招呼就问及能不能去兔岛,他说:“不行,要下北风了,船回不来,俺这里  相似文献   

13.
偶遇老钓友     
张凤春 《钓鱼》2014,(18):48-49
钓鱼人只要一起钓过鱼,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再见面也就认识了.我和赵宝生在8年前经其他钓友介绍在一起钓过两次鱼.由于我们之间年龄差距较大,而且宝生家在城郊的农村,距离我当时居住的小区较远,后来就没有再在一起钓过鱼了.前几天,我去有线电视营业厅缴费,正巧碰到了宝生.我们8年不见,虽然都变化了不少,但还是认出了对方.我们互相打过招呼后,自然就谈起了钓鱼.  相似文献   

14.
去年在新加坡探亲期间,我曾去新白沙公园内的一个池塘里钓过一次海鱼。打听到钓海水鱼要用海竿,鱼饵是海虾和小鱼,我便整理好从家乡带来的国产海竿,并于7月1日早晨去巴刹(相当于我国的菜市场)买了几只大海虾和小鱼,搭地铁赶往钓鱼池。早晨的太阳时露时隐,微风阵阵吹来,是这个热带岛国少有的凉爽天气。我于开放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原以为早到的人不会很多,谁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椰树下那周长1.2公里、有500多个钓位的池塘边早已密密匝匝地坐满了钓翁,没有我的“插竿”之地了。见我在池边找钓位,一位戴眼镜姓范的青年朝我招招手,说:…  相似文献   

15.
我能吃鱼,甚而至于烹鱼的手艺也招客人称赞,然而我不会钓鱼,钓龄不短,钓绩不佳,说起来脸红。 可我钓过虾,钓过蛙,还摸过蟹,惟独在钓鱼上功夫差矣。 说起钓蛙,很令人回味。小时候,和几个一起光屁股长大的“抹泥之交”,用一根向日葵杆儿,头上拴细线一条,线头儿拴块旧棉花团儿,找个没人的地方,朝棉团儿撒泡尿,然后到河沟里垂钓,一只只青蛙便前  相似文献   

16.
李震宇 《垂钓》2008,8(2):83-84,86,88
对于我来说,钓鱼和旅行的意义是一样的,了解那些未知的事情,收获一种全新的体验,有鱼钓当然好,没有就当作旅行。那么,在我老得不能动的时候,还可以用颤抖的手指着地图上的那些地方,欣慰地说:我去过了,我钓过了!  相似文献   

17.
    
四海 《垂钓》2005,5(7):38-38
对于钓鱼这项活动,我一向很有信心,因为我不但有经验、有耐心,更有灵感,总能找到天时地利鱼和之处,所以绝少空手而回。从春钓到冬,从晨钓到晚,我钓过的池塘无数,钓到的鱼更是数不胜数。然而有一种鱼我只钓过一次,那是惟一成功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薛福连 《钓鱼》2011,(14):65-65
“倒霉、倒霉,钓鱼、钓鱼怎么会染上了蚯蚓病?”老苏一见我,就冲着我大声嚷嚷起来。瞧他那一脸的委曲,我连招呼他坐下来慢慢说。 “唉!”老苏叹了一口气,对我说道,“你不知道,这几个月我可吃足了苦头啊!腹痛、腹泻、肚腹胀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连我那6岁的宝贝儿子竟然也同我一样得了慢性消化不良症。只是他腹痛得比我厉害,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转,直到前不久我的那位老娘舅问我:‘前一阵子,你们父子俩是不是钓过鱼啦?’我回答:‘是啊,去年几次钓鱼,儿子硬吵着要跟我去玩,我是带着他去钓了几次鱼。  相似文献   

19.
汪良来 《钓鱼》2008,(19):46-47
早就听说鸡骨礁是拖钓鲈鱼的最佳钓场之一,很想去一试身手,这次终能如愿以偿。 去年的一天,我从上海小洋山码头乘船去嵊泗海钓,并请当地钓友杜卫明同志帮助安排第二天的海钓行程。当天晚上九点,小杜给了我一个惊喜:明天去鸡骨礁拖钓鲈鱼。听到此消息,真是高兴极了!于是,我立即进行了拖钓鲈鱼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一脸愁容地说起了他的父亲。他说:“最近真是不敢把我老爸一个人留在家里,因为他总是忘事。家里没有别人帮忙,所以早上做好了饭,中午让他自己热一下,可他不是没关严煤气就是干脆没关,有一次要不是我下班早了点,就差点闯大祸!”“还有一次,他要到楼下的花园去玩,门也不锁就走了,幸好小偷不知道他有这毛病!我真不知道长久下去还会不会这么幸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