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军 《钓鱼》2012,(19)
他姓韩,在家排行第五,我们都叫他韩老五。韩老五一家子里有四个男人,个个会钓鱼,并且钓技高超。尤其是韩老五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于韩老五的钓鱼趣事有很多,我就挑出几件来,让众钓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2.
姚军 《钓鱼》2013,(18):46-47
对于陈建国这人,我也是先闻其名,再见其人。他与韩老五在一个单位,我也是从他口中听到陈建国的名字,但对于其人我总不能对号入座。终于在今年的8月,我有幸与他有了共钓的经历,对于别人说他钓鱼技术的高超也真正领教一二。8月3日这天中午,我来到大港桥水库一个刚空出来的钓位,这是个很抢手的地方,因为这个位置正  相似文献   

3.
闫斌同志是位老干部,今年90有1岁。他于1983年底离休后,从开始学钓鱼,到爱好钓鱼,迷恋钓鱼,成钓鱼迷,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他都去自费钓鱼。闫老钓鱼的足迹,遍布南京市郊区:江宁区的殷巷和上坊,六合区的葛塘,浦口区的胜利圩、汤泉、珍珠泉,还有八卦洲、江心洲,最近还去中保村,上新河,螺-桥,棉花堤等地。闫老外出钓鱼大多数是坐公交汽车去。只要有钓友陪同他去钓鱼,闫老是从不回绝的。他常说:“钓鱼是一大乐趣,何乐而不为呢。”笔者有几次陪同他去钓鱼,他的精神、精力、体质都比我这个76岁的人要强得多。有一次省级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钓鱼协…  相似文献   

4.
李寒停 《钓鱼》2012,(24):16-17
连续两届承办《钓鱼》杂志"读者杯"浙江站比赛的"郭大侠"感慨万千。这本技术性强的杂志在他学钓鱼时,给了他很大启发。入行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伴随《钓鱼》在成长,这也是他对这本杂志情有独钟的情缘。作为一名经常参加全国各地比赛的钓手,对冬季钓鱼的技术他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郁文生 《钓鱼》2005,(17):41-41
何师傅的实名叫何志强,是一名技工,更是一名好钓手,师傅是人们对他尊称,他中上等身材,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年方40的他略显得有些苍老,但身体很结实。他十多岁就随父学钓鱼,脑瓜特机灵,做事特别专心。20世纪90年代初,他就比较注重钓鱼理论学习,常来我处借钓鱼报刊阅读,将所学知识全部应用于实际中。由于有了钓鱼理论的指导,此后钓技逐年见长。他每次出钓都能有不错的收获,现在是我们洪泽农场小有“名气“的钓鱼高手。他认为钓鱼主要在看、选、配、饵、逗、遛六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6.
张仲斌 《钓鱼》2013,(12):48-49
至今为止,达到96岁高龄的钓友尚属罕见,王铁彬老钓友今年已经96岁。他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高级化装师,作品等身。他神采奕奕,除有特殊情况外,每周六他必定坚持请老伴相陪,去离家路程较近的上海植物园养殖池塘开展垂钓活动。他16岁开始钓鱼,后来参加革命工作之后,曾经中断过,但是在解放后,他经常钓鱼,尤其是离休之后参加了老干部钓鱼协会,更是经常参加钓鱼活动  相似文献   

7.
没耐心 钓鱼者:“你看我钓鱼都看了三个小时了,你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 旁观者:“我没有耐心。” 浮子 有一次,有个喜爱钓鱼的人带着他的朋友一起去钓鱼。他的朋友不会钓鱼,但他也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他们俩来到河边开始钓鱼了。忽然,那位有生以来头一次钓鱼的人说:“哎,那些红色的玩意儿值多少钱?” “你是说那些浮子吗?噢,很便宜,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应该赔你一支,我那支浮于刚才沉下去了。” 进步 我的邻居和大多数喜欢钓鱼的人一样是个乐天派。一天早晨我问他钓鱼的情况怎么样。 “比以前进步了。”他回答,“上星…  相似文献   

8.
美国前总统布什也是个钓鱼名人,他在钓鱼方面有三个特点:一、钓龄长久布什总统是个综合性的体育迷,他喜爱的运动项目比较多,有网球、游泳、慢跑、高尔大球、垂钓等。据他亲口对报界透露,在这么多他所多欢的体育项目中,他最最喜爱的还是钓鱼。因为钓鱼一要同鱼斗智斗勇,二可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布什总统还o豪地说,他的钓龄特别长,差不多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大。原来,他在小小年纪仅仅3岁的时候,就兴致勃勃地跟父亲外出到白山黑水间,到碧波浊浪里去钓鱼了,可以说,他小小年纪仅仅3岁时已经对垂钓情有独钟了。所以说,他的钓龄仅…  相似文献   

9.
秋钓响潭     
我的爸爸是典型的钓鱼迷。自从3年前他被一本《中国钓鱼》拉下“水”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成了顽固“追鱼族”中的一员。除去工作,钓鱼就是他的第二职业。只要天气好,一有时间就去钓鱼,从不“缺勤”,多次小有收获。说起钓鱼来,总有讲不完的新鲜事。出于好奇,我逐渐?..  相似文献   

10.
尹吉升 《钓鱼》2006,(22):64-64
双休日,在家闲得无聊,打开电脑浏览钓鱼网,看见钓友们发的中鱼兴奋的贴子,心中忽然有了想去钓鱼的欲望。正在这时,钓友老韩打来电话,邀我去钓鱼。他是个钓鱼迷,钓龄有近三十个年头了,一到双休,水边准有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谢落襄 《钓鱼》2014,(19):1-1
你是否认为钓鱼只是年轻人才会全情投入的运动项目?完全不是这样,已经年过半百的我就痴迷于钓鱼。我曾记得有一个钓鱼的故事:“有个人非常喜欢钓鱼,每到周末他都会独自开心地出钓,而回家的时候却一直是两手空空。  相似文献   

12.
日本钓鱼人     
张莉 《钓鱼》2003,(23)
应亚细亚钓鱼联盟议长、世界著名的钓鱼人小西和人先生的邀请,记者于金秋十月远渡重洋赴日采访,真切地感受了钓鱼王国日本浓浓的钓鱼氛围,“零距离”接触了——飞机上邂逅日本钓鱼迷10月14日,在上海飞往日本福冈的飞机上,我邂逅了日本九州熊本市一株式会社社长松本先生和他的中文翻译沈先生。当松本先生得知我是《钓鱼》杂志的记者,此次赴日本是采访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赛时,同样是钓鱼迷的松本先生和我有了“共同语言”。松本先生告诉我,他很喜欢钓鱼,只是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钓鱼。不过每年度假,他都会带着家人去海边,让太太孩…  相似文献   

13.
钱邦伦 《钓鱼》2011,(21):48-49
重庆市体育局退休干部张世才,原市钓鱼协会秘书长,他一生酷爱钓鱼,可谓是“芦花深泽静垂纶,烟朝夕暮几十春”。老人家今年虽已八十有三,但仍钟情钓鱼,时常挥竿垂纶,充实晚年生活。现在,我就来讲一讲他的垂纶故事。  相似文献   

14.
尚立和 《钓鱼》2013,(10):17-19
我年逾古稀,七十一岁,钓龄却只有13年。我是新旧世纪之交才学钓鱼的。第一位师父是于瑞亭先生,他教的是传统钓法;不久,我又有了第二位师父,衣善新先生,他教我悬坠钓法:两位良师益友,手把手地教我绑钩、调漂、抛竿等钓鱼技术。老衣还把他订阅多年的《钓鱼》杂志送给我学习,从此,我又有了第三位师父——《钓鱼》杂志;这位师父又引领我在《钓鱼》上结识了好多师父,可以说,我的师父遍天下;虽然好多师父素未谋  相似文献   

15.
李寒停 《钓鱼》2012,(9):18-19
钓鱼圈子里,阿贵在钓技上有足够多的美誉,在为人处事方面,他亦有独特之道。广交各地朋友,和钓鱼人打成一片,为他在钓鱼圈子里树立了良好口碑。"有头脑、有魄力、擅长资本运作"是钓鱼人给他的"标签"。全国各地,他走到哪儿,都是赞声一片,不仅仅是因为有技术,  相似文献   

16.
莺飞草长,百花争艳的4月初,我受《中国钓鱼》编辑部委托,如约来到原中国排协副主席、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先生家里,对他进行了有关钓鱼活动方面的专访。邓若曾钓鱼的历史很长了。小时候他住在长江边,老家在四川,那里山青水秀,河流湖地很多。稍大一些时就开始和父亲一起钓鱼,父亲是个钓鱼好手。他那时候也钓,也用手抓鱼。50年代参加工作后,虽然从事排球运动,训练比赛很紧张也很累,钓鱼时间少了,但始终没间断过。“文革”期间,国家队的训练比赛都停了,没有什么事做,他又有了钓鱼的时间,兴趣也就格外地浓了。邓若曾参加钓鱼…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6)
岳父是个离休干部,在职时,逢节假日总有人上门邀请他外出钓鱼,那时岳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去休闲娱乐,除非盛情难却,他才乐呵呵地带着渔具而去。每次回来,他也照样乐呵呵地冲我们说:“没想到,我不会钓鱼的人,今天居然钓得最多,钓鱼也有意思!”……如今,岳父退居二线,上门邀请他钓鱼的人寥若晨星。每到节假日,岳父总爱拿出鱼竿抚摸  相似文献   

18.
黄茨娅 《钓鱼》2014,(4):1-1
钓鱼是内心的一种淡定,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有了它的日子,接纳天地之灵气,胸襟浩然宽广,这一点,爱人比我还要明了。婚前,他爱钓鱼,业余时间背着竿包去江河池塘钓鱼,一条野生的青鱼烹出一锅鲜美的鱼汤,让我走近他的心灵。有家的日子,钓鱼的浪漫曲常常奏响,每一个舣休同,迎着盈盈春光,我和他走进山水之天地,听天空鸟呜,观万物蓬勃,超脱人生的各种疲累,获取自然界的各样乐趣。  相似文献   

19.
老金的钓事     
李智 《钓鱼》2013,(6):48-49
我熟识一位姓金的文友,他是个十足的钓鱼迷,我们为了钓鱼,相约去过不少地方。老金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用他自己的话说,生命中除了写作就是钓鱼,除了钓鱼就剩写作了,在他的身上有许多钓事,下面和广大钓友分享一些。清心寡欲钓悠然一钩却上两种鱼老金在东北黑土地当过知青,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吉林省当中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20.
钓友老康     
钓友老康,名叶健康,叫他老康,是对他的尊称。老康年龄五十有余,有着丰富的钓鱼经验,每次出钓都颇有收获。老康钓鱼有一大特点,就是爱打呼噜。也许大家会感到奇怪,钓鱼怎么会打呼噜?这是因为我们钓鱼早上出发时间比较早,每次到达目的地时天刚微亮,然后找钓位、打窝、下竿、开钓,总有收获。到中午时鱼一般不爱咬钩。这时,老康就会坐在凳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