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兄弟姐妹原本是天上飘下来的雪花,谁也不认识谁;但落地以后,便融为了一体,结成冰,化成水,永远,也就分不开了——电影《我的兄弟姐妹》 面对记者,如今在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工地打工的程声涛已经记不起来他8岁那年从小学二年级退学,走进工厂做学徒工时的具体感受了。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建国50年出版的《通讯 名作100篇》(新华出版社出版,冯健、李峰主编,穆青、李庄为顾问),将《大寨之路》选入了该书。这使我又回想起往事。 随穆青串街走巷 《大寨之路》是 1963年 11月下旬采写的。在此之前,我对穆青的采访作风留有深刻印象。1958年春夏之交,穆青从新华社上海分社调到总社不久,就先到山西分社。当时分社地址在太原市新民头条1号。他不住宾馆,住在分社的客房,也没有随行人员。那年我20岁刚出头,到新华社山西分社当记者只两年,还是光棍。他那年也不过三十来岁,知道他也是鸡年生的,正好…  相似文献   

3.
影坛不老松     
那年,北京的天空异常晴朗。才脱下冬装的北京人显得格外精神。正准备去采访陈强的我们竟在北影宿舍院的一株大树下,意外地见到了陈强。他正在一个鞋摊前修鞋。也许因为他在银幕上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几个来北京打工的年轻人已经将正在修鞋的陈强围个水泄不通。我们的摄影师却借机抢拍到一组精彩的镜头。 陈强接过于洋为我们写的介绍信,穿上已修好的鞋,推着一辆“老爷”自行车,带领我们朝他居住的8号楼走去。 路上我禁不住问他:大树距您家不足1000米,为什么还要骑车呢?  相似文献   

4.
元宵斗假牙     
那年春节回国,前脚刚到北京,猪木跟着就到。他是我在东京认识的朋友,智商不高,却很厚道。短期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打工度日,年纪不小了,还是光棍一条。猪木对中国文化颇有兴趣.每次听我说起中国,都聚精会神。有一次我说到中国的物价便宜,只有日本的多少分之一,他眼睛瞪得大大的,从此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5.
我从十八岁那年开始学新闻。我的前辈、先生们一直对我说,新闻记者应该有第六感觉……但第六感觉是什么呢?我一直没有弄清楚。永生难忘的采访世事如烟。眨眼的功夫,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终于有那么一天,我突然发现了第六感觉,并实实在在地把握了它……。这一天就是1988年9月24日,我成功地报道了“约翰逊事件”。在那天的日记中,我写下了“永生难忘的采访”这几个字。 1988年9、10月间,我以新民晚报特派记者的身  相似文献   

6.
我之所以只写高粮同志的采访事迹片断,是因为我只跟着他采访了一段时间,不可能了解更多的事迹。然而,就在这段采访的过程中,高粮同志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采访作风,不为名利的高尚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3年5月,当年63岁的高级记者高粮来到云南边防采访,有关部门介绍他到中越边境某团采访指战员们五次扑灭山火,保护国家森林的事迹。当时,我刚调到团里当兼职新闻干事.高粮同志一到,我就向他介绍了扑灭山火的有关情况。我认为:凭着高级记者的手笔,又有我介绍的那些情况,他足  相似文献   

7.
鼓楼区文教局干部李涵岭离休10年,在家庭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打工助学,每年资助1名贫困乡村的学生。为了报道李涵岭的动人事迹,我于2001年春节这天上午专程对他进行采访。春节期间,又先后3次走访了李涵岭和他资助的学生及有关人员。经过跟踪采访,我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人物通讯《打工助学的好园丁》2001年4月中旬脱稿。稿子完成后,我利用在北京学习的休息时间,借辆自行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奔波,把稿子送到《中国老年报》报社。稿件被《中国老年报》采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看到《打…  相似文献   

8.
一付蜡耳塞     
那是1954年,我刚从康奈尔大学毕业,正要与马蒂·金斯伯格结婚。在与我约会的男友中他是唯一一个在乎我的头脑的小伙子。我和马蒂是1951年我17岁时在康奈尔大学一次别人安排的约会中认识的,那年他18岁,在文理学院,比我高一级。他是我大学时代的好朋友,高年级休假时,我经常在纽约罗克维尔中心他父母家吃饭。我母亲已于我高中毕业前夕去世,所以马蒂的母亲就如同我的母亲。每当需要时,他父母总是及时出  相似文献   

9.
王文虎 《出版参考》2006,(20):47-48
外科医生的功夫就在于一把手术刀。然而我的恩师张涤生教授并不常常炫耀他手术刀的功夫。在我进入整形外科的那年 (1984年),张教授已近70岁了,他还是每周出现在手术台上。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张教授刚完成一台手术,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采访过许多人,但是采访同行还是第一次。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了。十二年前,当他还只有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写了一部反映小学生生活的十五万字的小说,引起了天津新闻界的注意。现在,他又由于在一九八三年全国新闻测试中,以总平均九十二点三分的优异成绩取得第一名,又一次受到了同行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17岁那年的春节,刚好有这样的机会,父亲就让我去看望一个画家,是他在西南联合大学的老校友。父亲自己不搞艺术,也不太懂。我看了他的画就很喜欢,于是拜他为师。他教我最基本的绘画技巧,比如素描、水彩,给我看一些书,从此我正式开始学画。  相似文献   

12.
一次,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在上海某医院养病,我去探望他。谈话中,他告诫我:“一个出色的记者。能抢新闻,那才算得上有真本领。”她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那个“抢”字一贯穿在我的采访活动中,也真“抢”到了一些好新闻。其中一那次杭州“抢”新闻之行,至今仍让我心潮激荡。你有没有胆量写那年春天。我到浙江省公安厅去采访一起轰动全国的诈骗案。当我正在厅长办公室看档案时,副厅长陈明从文件箱内取出一份简报,递到我面前说:‘然看看这份简报,你敢不敢报道?’俄取过简报,只见上面刊登的是几百字的案清简介—一今…  相似文献   

13.
我到大古岭     
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总有许多难忘的往事。1965年春天,我步行到大古岭去采访的一段经历,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至今仍常常萦绕心间,久久不能忘去。那年春天,正是农村备耕的繁忙季节。我接受任务要去采访山区教育情况,就从武汉乘船沿江东下,初次来到湖北黄梅县。黄梅地处湖北、安徽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是个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  相似文献   

14.
我写稿多年,大大小小获过十几次奖。翻开那些获奖的稿件,我发现我的获奖稿全是自认为很不起眼的“基层小稿”。96年我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我采访过学员队一位在生活上挺抠门的学员。这位学员家住在山东农村,考上军校后他很节俭,平时舍不得花一分钱。后来大家发现他把积攒下来的钱寄给了青海省一位贫困山区的少年,而那年他爷爷生病住不起院,家里欠债几千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学习尖子”。采访完后,我写了篇通讯《抠门的张建幸》,当时我认为这篇稿子题材不是什么大的题材,也没有在意。未想到这篇不足1000…  相似文献   

15.
我的伯父张熙嘏先生祖籍陕西乾县,生前曾任县政协委员,多届县、省人大代表, 1970年谢世。   伯父生前曾对我讲述过自己不少的亲身经历,特别是他在 1937年秋赴延安采访一事,让我至今难忘。下面是伯父对当年赴延安采访的回忆:   那年我在西北文化日报社任记者,受社长宋绮云先生,和赵寿山以及十七师的委托,我们一行七人赴延安陕甘宁边区采访。   到达延安的第二天,陕甘宁边区招待站就安排了一个会议,在会上我们七人有幸见到了毛泽东、朱德以及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等中央高级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会上讲了话,对我们的来访表…  相似文献   

16.
何崇元与《环球时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球时报》影响越来越大,总编辑何崇元却很低调,能使得他同意接受我的采访,这着实让我自豪了一把。采访之前,关于他的资料零零散散,我总觉得有些仓促上阵,心里忐忑不安。刚到《环球时报》办公区,办公室的阴皎又对我说了句"我们何总很低调的,一般不接受采访",这时候。我心里的那种急促似乎又多了几份。见了面,没想到何崇元就是这样开场,"对不起,家里正装修,自己买材料,路上车多,让你久等了。"一句普通人的大实话,让我一下轻松起来。 1953年11月出生于湖南临澧柏枝乡敖山村的何崇元,六、七岁需要营养的时候碰上了自然灾害,那时的公共食堂对付六、七岁的儿童每餐就是一两米。每当食堂的铃声一响,他就去吃奶奶的二两米,奶奶吃他的一两米,他奶奶就是在那个年代逝去的。何祟元八岁半才上小学,脑子好像不笨,一直从小学念到高中,中  相似文献   

17.
<正>17岁那年,我背着行囊离开贫瘠的家乡。因为只有一米五的身高,七十斤的体重,所以我提着的行囊看上去特别大,走着也显得特别吃力。可我心气很高,我对那些关心我的人说:我东西根本不多,走着一点不累!但我的心累。心累的感觉缘于家里的贫穷,是贫穷使我不得不中途辍学,走上外出打工之路……我的家乡在江苏睢宁农村,父  相似文献   

18.
胥海波 《军事记者》2014,(10):56-56
2009年秋天,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副社长孙永库正式退休,那年他55岁。他想,我还正年轻哩。就在别人还在想象他如何面对夕阳之时,他已奔向了一条澎湃在他内心多年的情感道路。记录小人物的精彩从1972年走入军营,一直到到报社当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我在许昌电视台新闻部实习。那年冬天,是中国特大洪涝灾害过后的第一个冬天,灾区人民能否顺利过冬是当时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正是带着这个问题,我对我省的两个重灾县新蔡和平舆进行了实地采访。那次采访持续了13天、往返行程近六百公里,足迹遍及14个乡镇,直接采访人物近40人,作了整整一本采访笔录。在这一“壮举”结束后,  相似文献   

20.
12年间,采访路上,我遇到了数不清的人,其中,最让我牵挂并动情的,是那些处在极度困境中的人们。1998年夏天,九名打工妹在白沟打工时,因苯中毒而瘫痪。走近这九名打工妹,我极为震惊。17、18岁到22岁不等的花季少女,满怀着希望前往白沟打工,每天,干活没日没夜,给箱包刷胶,胶水的名称不知道,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不知道,就知道刺鼻,强忍着刺鼻的气味在恶劣的、不通风的厂房里工作。最后,一个个身体没有了力气,走几步路就摔倒,竟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打工妹的病床边,听到她们和父母悲痛欲绝的讲述,我的眼泪和着她们的哭诉一起长流。再到白沟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