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宜于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人的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受狭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对自然界实施了野蛮的榨取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和谐、协调的关系。人类要真正求得良性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活动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持续发展观警示人们,必须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保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污染严重,七大水系及重要湖泊水质恶化,森林植被遭破坏,沙漠化每年以2100公里速度扩展……中国人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而这种损害环境的行为又是与人们对环境缺乏正确认识相连的。因此,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应运而生,并且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一、实施环境教育的紧迫性(一)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由于我国正处于迅…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厂排放的废渣、废液、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农民对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以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乱丢乱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行为,造成人类生活的环境无情的破坏,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越来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人类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要求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环境伦理也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的分野走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的鼎足局面。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是合理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它要求人们在对待环境的行为中必须遵循善待自然、关注未来和规范行为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创建可持续发展绿色学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正当人类为自己强大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沾沾自喜之时,一场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地球变暖、大气污染、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质污染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得国际社会逐渐达成共识,即当今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1世纪议程》中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在教育,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基础教育是环境与教育发展的支柱,更是人们对环境行为代际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长久之道,创建绿色学校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近年来重庆市永川青城路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实际,对绿色学校的创建作出如下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大会在世界各国元首和首脑的承诺中落下帷幕 ,可持续发展再度引发世人关注。本文就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一探讨 ,以期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自从有了人类社会 ,就产生了人与地球和睦相处的问题。人类社会在早期的采猎文明时代 ,以几千种植物和几百种动物为取食对象。群体采猎给生物资源造成了破坏 ,引起个别物种灭绝 ,但是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在这一阶段 ,由于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 ,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人依附环境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种恐惧和依赖的关…  相似文献   

9.
不同领域的研究均指出人类行为活动是造成目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只有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才能改变我们的未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当代教育新的功能定位,可持续发展必须起步于教育。一、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的简要回顾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36章强调,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自从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  相似文献   

10.
董梅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4):111-113
生态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我国的生态状况也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化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最小,保护程度最大,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往往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方式来追求高消费和高享受。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正使人类承受着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报复和惩罚。严峻的现实迫使人类进行思考和行动,结论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可持续发展又源于环境保护,因此,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环境立法滞后,有的制度还存在问题等现状,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几千年来,环境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类凭借自己特有的聪明才智及其形成的强大生产力,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却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以致危及人类的生存。近来国际上,人们把环境、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作为人类面临的四大战略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都产生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现在,有些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等,已开始越出国家的界限而成为地区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问题。这是自然界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引起了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也十分关切。从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上大气、水、土壤和生物所受到的污染和破坏已达到危险的程度,自然界的平衡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扰,自然资源受到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正在恶化。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之前的环境知识、意识、道德的教育,环境建设是环境教育的载体也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进行环保实践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环境破坏行为的心理动因及疏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引起了众多学科的重视。心理学认为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态度、动机、消极社会心理和非理性决策等密切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态度理论、社会影响技术和责任归因等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环境破坏行为。  相似文献   

15.
人类居住的唯一家园地球现在正遭受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蔓延等"环境综合症"的困扰.人类将如何解除困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全人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对数以千万计的在校大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更为重要,因为他们一方面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意识性强,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社会的领军人,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践行者.因此对高校在校生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日趋严重,已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蔓延到乡村,其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从根本上遏制环境问题的发生,注重环境保护、培养人们正确的环境观是必不可少的.它使人类对自然和社会保持正确的认识、欣赏和尊重,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克制和约束.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面积广大,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与人类社会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密切相关的。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并逐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们普遍认为 ,可持续发展观源于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所显示的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系统形成于 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事实上 ,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朴素、朦胧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人类几千年文明史 ,都是以破坏自然来换取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尽管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是渐进式的 ,但一些圣贤先哲却已敏锐地感觉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在悠久的中华文化史上 ,无论是《老子》从宏观上所说的“道法自然” ,还是《孟子》从微观上所说的“数罟古不入污地…  相似文献   

19.
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准备环保材料、鼓励学生改变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各种自然原因,我们生存的环境已发生了变化:沙漠蔓延、森林锐减、垃圾成灾、酸雨肆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等等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灾害。因为环境的好坏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兴衰,所以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紧迫和重要的任务。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新的正确的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