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提的提出传统的看法认为,同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一样,汉语的句子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单句”、“复句”,这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只要我们读一下《马氏文通》以来的语法著作,我们就会发现,虽然这些语法学家绝大多数都承认汉语应分“单句”、“复句”,但他们对“复句”的定义,单、复句的界限、“复句”的再分类等问题的看法都是很不一致的。可以说有关“复句”的理论,从一产生就是各执一说的,并且充满了不能解决的矛盾。这就使我们发生了疑问:“单句”“复句”有无本质的区别?汉语是否有必要分单、复句?也就是说,我们对汉语“复句”的存在提出了怀疑,这些问题的探讨,在今天看来,不仅“有理论的意义,也有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语复句理论辨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语法的发展道路中,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轨迹。按其内部体系发展变化特点的规定性,可分为四个时期:以理论的从无到有开始了草创时期(1889-1919年);以“复句”术语的普遍确认进入调整时期(1920-1941年);以汉语复句的外延范围的大致圈定进入定型时期(1942-1978年);以对复句理论反思性深入研究进入深化时期(1979年-现在)。深化时期的研究呈多元之势,可用三“派”大体概括:转进、取消和维持。  相似文献   

3.
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梳理了汉语语法研究中有关复句理论自身发展、演变的轨迹,既充分考虑了汉语语法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充分考虑了复句理论发展的自身特点及规律,从而将复句理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步建立时期(1898-1936)、讨论定型时期(1937-文革)、深化转型时期(1979-现在)。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是汉语复句理论的滥觞之作。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语复句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句读"之学和虚词研究的渊源关系。现行汉语复句理论之"名"是借源于西语文法的、而其"实"则是根源于中国传统"语法"观的。  相似文献   

5.
三单句和复句的区分问题涉及的因素较多,较复杂。我们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从汉语单句复句的实际出发,根据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分析研究单句复句的语法特点,找出其间的本质区别——复句区别于单句的本质特征。然后根据这个本质特征,给一些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句型划类。这是解决“区分问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伊始 ,邢福义先生又推出一部学术专著《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 2 0 0 1年 1月 ) ,全书近 5 0万字 ,计五编四十九章 ,涉及七十多个复句格式 ,堪称我国语言学史上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复句的第一部鸿篇巨制。这部巨著是邢先生二十多年心血的结晶 ,也是他奉献给现代汉语科学研究事业的又一丰硕成果。了解他如何进行汉语复句研究 ,可以获得颇多启示。一、矢志不移 ,锲而不舍 ,二十年坚守“根据地”在《语法问题发掘集·序》中 ,邢福义先生说 :“‘发掘’,要有立足点 ,要有‘根据地’。我给自己提了一条要求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 ,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八九八年《马氏文通》开始提出复句的概念,认为它是句与句“自相联属”。其后,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年)、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1929年)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1920年)相继对复句的定义及其分类作过认真的探讨。中国文法革新讨论以后,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详细地描述了汉语复句的种种关系。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提出了“意合法”的论说,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讨论了复杂句、包孕句、复合句三者的界限。这三位学者都不采用黎氏的“包孕句是  相似文献   

8.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为汉语复句理论的新阶段研究指明了方向、道路。近 2 0年来的汉语复句理论已呈多元化深入发展趋势。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更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 ,不能遽然取消汉语单复句的划分 ,在单复句划分的标准问题上 ,必须注重“结构·语音”标准的研究 ;在汉语复句内部系统分类问题上 ,则必须抓住分句间的语义关系深入研究 ;在复句外延范围上 ,应尽快解决好“紧缩句”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9.
汉语单句复句的区分问题,语言学界历来存在着分歧,它一直是语法教学的难题之一。一九五七年,《中国语文》曾开展过讨论,大家提出了一些区分标准,分析了一些特殊句型,最后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没有解决问题。可见给单句复句划界的确是“叫人挠头的问题”(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我们认为,无论从理论上或者实践上说,都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不使用关联词,直接组合成复句叫直接组合的复句。早在四十年代,王力在他的《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指出:“首先应该注意的:中国的复句往往是一种意合法……在西洋语言里是一种变态,在中国语言里却是一种常态。”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也说:“汉语的语句结构不象西文非处处用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