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高中办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又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初、中级实用性技术人才,它需要的是有技能、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劳动者。实用性决定了职校必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蓝领,学生必须具有较高语文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职业高中学生大多数是升学的失败者,他们在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又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初、中级实用性技术人才”。实用性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蓝领,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职业高中学生大多数是升学的失败者,在语文素养、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孙静 《考试周刊》2013,(62):28-29
职高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中级实用型技术人才,而具有较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素养的技术劳动者更受欢迎。学生较高文化素养的形成主要由语文教学实现因而职高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本文就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意义、培养途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职业高中培养有文化基础、有一定技术的实用性人才,学校针对人才的实用性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蓝领,学生必须具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在职高语文教育中必须重视审美教育,来唤醒学生深藏的情感,陶冶情操,开发他们的心灵和创造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针对审美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以客观角度采用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职业高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实用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但是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能力是他们专业发展、提高以及以后工作所必需的。因此,在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是他们能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的前提。提高他们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为今后的择业选择与工作中竞争提高带来极大的裨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越来越重视人才这一最宝贵的资源。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技能之外,文化基础、职业基础也逐渐显示出了重要性。未来的就业者,光有自己的职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从事职业工作的一定的综合能力。而语文学科是职高课程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广泛的社会实用性,作为职业高中的语文老师,应跳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把语文教学重点与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素质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建设相联系。使语文教学适应于学生将来之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呢?通过课堂。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必须是具有良好品德素养的人,丛须是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的人,必须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能力素养的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从知识、技能、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更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的合格公民。较高文化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所以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培养,尤其是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这直接关系到就业的好差。中职语文口语训练策略必须从摸清中职口语教学的现状开启,从教学手段着力,从教学方法改进着手,寻找较好的途径,较好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的口语训练水平,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好的技能型号人才。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职业高中越来越重视对文化水平更高、技术能力更强的优秀实用人才的培养,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再次凸显。基于此,本文就审美教育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展开分析: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拓展课外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学科和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既具有普通高中数学的共性,又具有职业高中独有的特性。根据职业高中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中等专业知识和中级专业技能人才的目标,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应用教学。一、数学应用教学在...  相似文献   

11.
职业高中教育主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它无疑更要注重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要着眼于素质.在教学上不断求变求活.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能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百科之母”。职业高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较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任何一门课程知识的载体都离不开语文。从社会对人的要求来说,职业高中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临与社会进行融合,直接与人交往的现实,需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日常的言谈举止、专业的社会工作、健全的人格形成都离不开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3.
职业高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中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因为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更应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教育己任,所以语文课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阵地。同时语文义是职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富民 《西北职教》2009,(10):27-27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有文化有技能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服务。语文是中职课程设置中主修科目,学习语文既能为中职学生学习技能打下文化基础,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致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应往往不那么如人意,语文训练基本上脱离了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在蓬勃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联系生活、切近生活成了一种趋势,尤其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出现了一片新天地。教材的编写能逐步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和技能紧缺人才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本着以“实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任务,因此,专业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型人才,他除了需要接受本专业的技能学习,还必须接受以培养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为目的的各种综合教育。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就要善于利用语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试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职业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据调查显示,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还有待加强,在语感、语音、停顿、断句等朗读技巧上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在职业高中语文朗读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应该怎样解决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呢?本文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术鉴赏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美术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而言,美术鉴赏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面向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职业高中的专业课程往往需要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文化素养,其中  相似文献   

18.
杨金凤 《学周刊C版》2010,(11):193-193
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那么,如何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呢?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市场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及时调整职中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我认为,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一方面侧重于“工具性”培养,即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更要重视人文性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学生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它具有互动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从低年级抓起,优化口语教学,将训练落到实处。以下就谈谈笔者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贯穿于小学教育教学的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阅读技能是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容忽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更高一层次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