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的内涵,对民俗体育与其他体育活动的不同特点及主要区别进行分析,并对民俗体育文化特性和功能作一些探究,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深入探讨其中的规律,并进一步对民俗体育进行传承、保护和改造,从而步入现代化、科学的健康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进一步厘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南水北调地域变迁中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措施: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采用现代化发展的方式发展大众化民俗体育,以此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浪漫主义元素是民俗体育重要特征之一,但目前这种浪漫元素越来越少,甚至有消逝的迹象,如:民族特有装饰的消逝,个体情感宣泄的消逝,社会价值观念的消逝.进一步得出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体育民俗现代化发展策略:科学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精英化大众化并存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提高中华体育文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陈志刚 《考试周刊》2010,(12):148-149
本文作者通过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的研究,理清目前对赫哲族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传统体育在分类上的混淆,以民族学和民俗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对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传统体育相关概念作了深入分析.合理地把赫哲族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民间体育区分开来,得出赫哲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包括了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传统体育又包括了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是赫哲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的基本因子。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起源看民俗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民俗体育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提出了民俗体育的发展趋向:必须加强对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提高民俗体育的竞技性、娱乐性、全民健身性,充分利用民俗体育的文化资源,进行经济建设,推动民俗体育的发展,使我国民俗体育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原因,提出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多元功能;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应顺应现代生活方式,迎合大众心理;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应日趋科学;应加强民俗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吸收传统体育精华,借鉴现代体育成果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九江学院民俗体育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民俗体育课程开设的意义及开设民俗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对民俗体育课程开设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俗体育历史悠久,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不仅具有娱乐休闲价值,而且具有文化教育价值。民俗体育是一个可供高校体育教学利用的宝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民俗体育,对于民俗体育来说,激发了民俗体育更大的发展潜力;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开拓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为个案,研究民俗体育融入现代生活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探讨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皖西民俗体育“肘阁、抬阁”的传承和发展。结果显示:社会的快速转型给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对民俗体育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体现出多元素融合的特点。充分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探讨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生成机制,才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6):120-123
通过分析城镇化进程对民俗体育的影响,揭示了民俗体育存在发展战略困境,城镇化进程中市民生活方式变更对民俗体育带来冲击,以及民俗体育存在文化危机和传承人危机.最后,在国家、地方政府、社会、自身组织和学校等5个层面对民俗体育的发展出路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