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神”与“人”的关系是一切宗教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宗教的根本在于如何实现“人”向“神”的升华与超越。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宗教关于人神问题,如神人的地位、神人的品格、神对人的超越方式等方面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西方宗教的代表基督教与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中的“人”与“神”为例,二者在神人概念及神人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方面又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神与人的关系是一切宗教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宗教的根本在于如何实现人向神的升华与超越.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宗教关于人神问题,如神人的地位、神人的品格、神对人的超越方式等方面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西方宗教的代表基督教与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中的人与神为例,二者在神人概念及神人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方面又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天人关系和神人关系分别是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根本关系。儒家的天的概念包括了自然之天、神性之天和伦理之天的含义;基督教之神具有自然属性、道德属性、内在性与超越性等属性。儒家的人主要是指人性问题和人的道德实践问题;基督教的人是基于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这一文化母题,来探讨人的理性、有限性和人性的阴影。儒家的天人关系是"天人合德",强调的是人与天、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基督教的神人关系强调神是绝对的主宰,人必须完全服从,信上帝和爱人如己是基督徒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4.
忧患意识发轫于周初"以天为则"和"以史为鉴",是摆脱了宗教神和造物主观念下的主体自觉和人文理性觉醒,它对我国传统道德特别是人格道德的培育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周初时期的忧患意识引申出"明德敬德",德与人的关系开始受到重视,开始了人格道德化的倾向。先秦忧患意识在根本上奠定了古代传统道德的根基和特质,培育了独具东方色彩的道德形态。  相似文献   

5.
在美和道德处于沦落的时代,拯救人类生活的希望依然来自人类天然固有的美好愿望本身.柏拉图在相似的时代境遇中曾把这希望寄托与神的理念,他的神和理念是超越于人的欲望,由已有的人类历史积累而成的道德理想的化身,这个化身并不能摆脱人的自然欲望而造成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分裂,对立和敌视.理念,道德,理性对现实,欲望和自然的拯救依然只能通过两者的合作,制约,相互解放来实现.在这过程中,自然的优美和道德的崇高就发现了各自在对方身上的产生根源,而结成亲密相爱的伴侣,确立和开辟着人类已有的和未来的美好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6.
商民族是一个“率民以事神”的民族,它具有早期民族泛神的共性.青铜礼器 的兽面纹和其他纹饰怪兽食人母题,大量存在的牲祭人祭现象以及嗜酒风习等等,无一不凝聚 着商代人尊神事鬼的民族特性,也体现了他们对“神人以和”审美境界的刻意追求.“神人以 和”的境界体现了媚神与自娱的统一,即主体在媚神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与情感上的 愉悦。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与纪伯伦同为东方文坛两颗耀眼的巨星,两人的散文诗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梵"与"神"的影响。该篇拟从两人的散文诗入手,通过丰富的例证指出"梵"与"神"的趋同性、"梵人合一"与"神人合一"的相似性以及"梵"与"神"的相异性给两人的散文诗带来的相异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庄子《秋水》有伯、若两个形象。《尔雅·释诂》曰:"伯,长也。""伯"通"霸"。河伯,即黄河地方之"伯",之"霸"。神,《说文》云:"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其作用为滋生万物。老子的神是"谷"。谷,中盛处下,中虚而用弱,是"道"的别称。庄子的神是"神人",海神"若"是"神","若",《甲骨文字典》解释说"象一人跽而理发使顺形,故有顺义。""顺"之本义是"同天序",可见,"若"和"神"的内涵是相同的,都完成了"物化"的过程,进入"道"的境界。通过"伯"、"神"、"若"三个字的观照,我们可以知道,"伯"是大知的形象,海神"若"是达至道极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正>一、为文应当独抒性灵文学即"人学",著文即做人。人要有一点"精神",而"精神"是有灵性的,是自我的,而非共性的,他者的。人之异于其他生物,因人是一种"精神"的生物,而其他生物则无所谓"精神";人有真正的语言,而其他生物则无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事实上,"言"存而"神"生,"神"生而"人"立;"言"失则"神"亡,"神"亡则"人"非。语言是人"精神"的载体,没有语言则"精神"无从寄托。有了"精神",方能称其为真正的  相似文献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探讨人的秘密。由于自身经历的影响,他偏爱“穷人”主题。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停留在对穷人苦难生活的展现上,而是把笔触深入到潜伏在人性深处、人的本性中的不幸。他否定理性人物.认为理性能引诱人犯罪。他肯定和赞扬“神人”,认为至善至爱才是人悲惨命运的拯救力量。“神人”形象成了他与丑恶现实相对抗的武器,也成了他解开人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林则徐在四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曾五次任"布政使"一职。在每次的任期内,他都兢兢业业、勤政为民、体察民情、承宣政令、教化于民;励精图治、救灾患、与民生息,殚心为各省筹划财政;廉洁奉公、正身立朝、重视教育、为民兴利,政绩斐然,成为清代勤政廉政的楷模。他的这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和痛苦,从而促进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愧为"一代良吏"。  相似文献   

12.
浙江遂昌长濂村人郑秉厚,为官16年,心系百姓,权为民用,治行显著;性格耿直,秉笔上疏,抨击权贵。政治上主张皇帝要“坚立志以隆德业”,“慎纠劾以造就人才”;经济上提出“议赋役以齐一国法”,“清铺行以厘积弊”等主张。他是明朝中后期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吏,一位敢言敢谏的言官。  相似文献   

13.
胡瑗强调以德化民,希望统治者实施仁政,但他又十分重视法治的作用,要求把礼乐政刑结合起来。他把德看着是安民之道,把法看着是治民之方。在治民方面,他要求严立法度,以节人情;严格执法,以使民畏;同时,他还要求执法者要有良好的素质,对于至幽至隐之情,能够明断是非,公平处置。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儒家化的仁、义、礼、智、信五大范畴中,康有为把“智”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提出“智学复兴”的现代化变革思想;他着眼于人,进一步将“智”推衍为人的生存境界:“识见”,人只有改变自己的化识见,才能成为现代“新民”。由此康有为开启了以国民思想改造为根基的现代化变革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15.
朱熹是我国古代儒学的集大成者,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在肯定当时科举取士功用的同时,还对科举时弊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时人对于参加科考获得功名过于热衷,加之科举考试取士重诗赋轻德艺,导致人们道德素质下降,德业衰败。针对此现象,他提出要确立经学在科举考试当中的核心地位,弘扬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并在其书院办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对当时的科举考试产生很大了影响。其思想迄今仍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襞是明代平民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心系民众,关注民生,希望统治者施行仁政,善待百姓,救助人民,让广大平民过上保身、安身的生活。他自己也“屈己张仁”,为解除民众之难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弗莱雷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提出了解放教育学。他号召人们联合起来共同追求人的本体使命,即人性化。他具体分析了在追求这一使命过程中的种种意识及心理现象,并提出了被压迫者的任务,即解放。  相似文献   

18.
晏阳初是世界名的平民教育理论家和实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我国倡导和实施平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完整而系统的平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贺龙自幼习武,武术伴随其一生,因此对于武术有着高度的理解.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贺龙关于武术内容的理解及其论断进行了研究.贺龙认为:武术根植于民间,发掘、整理、提高、推广为武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同时明确了太极拳是一种能够打人的拳法,具有高度的技击性.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要明确该抛弃,发扬什么,着重发展武术的技击特性.同时在发展武术的过程可以借鉴体操与舞蹈等优点进行武术化,但是不能化武术.贺龙的武术思想是一种成型的,具有时代性,对于中华武术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大众文化批判和研究理论而言,威廉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始终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目光关注适应时代的、新的文化特质的出现,抛弃文化仅仅是精神和艺术产品的狭义的文化概念,确立了“文化是普通的”这一立论。威廉斯称大众的含义是民有、民享,为民喜闻乐见,它更现代的意义是为许多人所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