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传统《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了该课程与"新工科"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强化专业特色教育,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课程创新教学、社会实践、科技服务等,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理念下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对工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针对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业英语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讨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经教学实践,本次教学改革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显著提升。本次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探索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电子信息学科是飞速发展的学科,新形势下要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文提出了基于导师制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中的应用。该方法秉承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环节,本文据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方案。应用光电技术作为山东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团队紧紧围绕一流课程建设的目标,在立德树人新要求下,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有机统一,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新工科创新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6.
工科专业课程通常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工科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学生  相似文献   

7.
杜君楠 《安徽教育》2010,(12):41-42
<正>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便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实质上是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  相似文献   

8.
王欣 《辽宁教育》2013,(2):38-40
摘要: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新教材建设上优化教学内容,形成特色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全方位立体教学法和个性化取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翻译能力。通过学院全体英语专业教师的合作,使翻译课程成为富有活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干课程。  相似文献   

9.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本文针对单片机课程教学存在特点和问题,引入了CDIO的新型工程教育模式于教学中,并对其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实践效果证明,该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图类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基于多年教学一线经验体会,通过探讨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现状,指出该类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应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在新工科及双一流建设条件下,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机械工程基础类课程进行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使学生以创新项目为载体,解决科学问题并总结表达其过程及成果。对于机械工程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围绕具体创新项目,在项目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以项目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型研究能力。为了提高大学生机械工程基础学习和实践能力,需要形成基于课堂学习和基于创新项目学习的两大学习主线,结合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把基于创新项目的学习贯穿于教学计划内外和本科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中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并阐述了从结合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科技创新活动以及改进实验项目等几方面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和技术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而且有些内容太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把许多抽象和难以掌握的理论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化难为易,不仅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降低教学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本身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基于创新项目的教学方式,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即在创新项目的选题方法、总体方案设计、具体实施、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构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创新项目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满足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提高了其项目设计和研发的能力,进而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测试技术课程内容特点,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问题"教学法在测试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思路,并以实例说明了PBL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工程思想、研究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高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剖析现阶段工程训练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借助双创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工程训练教育对双创教育的天然优势,深度融合工程训练教育和双创教育,优化教学模式、规范教学管理机制、丰富教学内容,打造焕然一新的综合“创新型”实践教学。实践证明,工程训练教育和双创教育充分融合的综合“创新型”实践教学有助于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建设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测试技术课程内容特点,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于问题”教学法在测试技术教学中的设计思路,并以实例说明了PBL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工程思想、研究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有课程实验普遍存在学时少、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陈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探索基于电磁仿真和加工测试结合的可重构天线新实验设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用科研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结...  相似文献   

19.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其它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的.我们也注重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惑.通过组织学生申报湖南省及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煤矿安全开采领域,面临着实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优质教学与实验资源匮乏等问题。为了解决传统煤矿开采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一些突出矛盾,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结合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论述煤矿安全开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理念,构建煤矿安全开采“阶段化、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高度仿真、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以改善煤矿安全开采实验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