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中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运用挂图和图表进行教学,就是一种较好的手段.这种方法可以加强政治课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和比较抽象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望庐山瀑布》教学挂图和幻灯的出示黄勇挂图和幻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下面,就《望庐山瀑布》一课,谈谈教学中挂图和幻灯的出示。教学《望庐山瀑布》,一位教师运用了挂图和幻灯,同时以一盘处理过的古筝曲磁带(曲中加入了瀑布的声音)加工成...  相似文献   

3.
一、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1.增强直观性。在语文教学中对一些词句或许多难以用语言解释清楚的事物,往往一经图画示意,便可使学生茅塞顿开。简笔画可促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事物,铺架起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的桥梁。2.简便、灵活、效果好。简笔画画法简炼、概括,且工具简单,又较之实物、模型、幻灯等直观手段更简便、灵活,也能排除挂图或插图中复杂背景的干扰作用,使学生获得的表象更清晰、鲜明。3.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当堂在黑板上画图,边讲边画,学生看着所画之物从无到有,越画越象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  相似文献   

4.
常识课是一门直观性很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学科.弱智生由于对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一知半解,对颇为复杂的一些常识单纯讲解,学生不一定能掌握,如果运用投影、胶片、挂图等替代物进行辅助教学又不够灵活.因此,我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实物教学,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新的生物学教育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情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新颖、直观、活动、形象的刺激,容易引起青少年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兴奋,激发其求知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也倍受欢迎。生物学本来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因此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历来强调教学的直观性,当今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生物学教学也随之融入了许多研究生命本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等…  相似文献   

6.
戈缨 《儿童音乐》2010,(7):48-50
1.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阅读能让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语文教师应多组织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源泉。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乐趣 ,就有了毅力和恒心去探求末知 ,并从中得到满足。学习兴趣的培养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 ,着眼于趣。教学中 ,尽可能地使用实物、模型、挂图会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方法选择上 ,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直观认识 ,避免平淡的“讲叙法”教学 ,而要创造一个“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目的。2 .巩固兴趣 ,着眼于理。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要把兴趣引向正确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发展学生智…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阅读自学。对每一节历史课,教师都需要精心设计。如新课的导入,可采用录像挂图、幻灯等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自学时,教师要出示课前设计好的,既有启发性又有实用性和迷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我在教学“日本军国主义”一节  相似文献   

10.
幻灯投影教学直观性强,新颖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能够加深拓宽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起到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牵动情怀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幻灯投影,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下面以教学《乌鸦喝水》一文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一、巧用幻灯投影,创设情景,妙揭课题。“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纪小,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而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一节课如果从…  相似文献   

11.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挂图、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挂图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音乐轻松活跃.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2.
<正>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阅读能让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语文教师应多组织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  相似文献   

13.
廖小红 《四川教育》2014,(10):47-47
生物实验教学应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使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科学知识的奥秘,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究能力.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各种生物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趣味性、思维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14.
<正>1.趣味性原则。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除了要在教学中注重趣味性外,还要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快乐地学习英语,进而使他们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选定作业内容、设计和开发作业呈现方式时,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趣味特点出发。2.直观性原则。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认知能力也相对处于较低水平,要依靠具体事物进行思考,因此设计和开发数字化英语作业时,应特别注重呈现的直观性,以符合小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加之他们的思维特征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应根据学生这一特征,利用学具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掌握算理、发展思维.要达到上述要求,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诱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和主要途径之一."可见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儿童喜闻乐见、色彩鲜明的学具对学生则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实证明鲜明的图像和事物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6.
李锦春 《甘肃教育》2006,(4B):25-2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的上册.拼音部分的每篇课文中都配有意境优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富有形象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既利于儿童学习拼音、识记汉字、发展语言,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给师生的教和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在教学中挖掘插图潜在的内涵,活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灵性.能使儿童打下坚实的语文启蒙教育基础,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注重教学的直观性记忆是从识记开始 ,识记是通过眼、耳、鼻、皮肤去接触各种事物 ,从而在头脑中留下痕迹。而各种感觉通过对事物的接触 ,印象愈深刻 ,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就愈清晰、持久。根据记忆这一规律 ,在教学中则首先应注重直观性。地理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为教师进行直观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幻灯和录像等直观教具 ,通过形象的讲授和学生细致的观察 ,使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 ,并留下深刻的记忆。例如 ,在讲述地球的自转方向时 ,只是口头告诉学生假如…  相似文献   

18.
<正>绘本以其具有的直观性、形象性、美观性、教育性等特点,深受儿童喜爱,它可以带给儿童独特的阅读感动和愉悦。绘本阅读可以有效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特别是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引入绘本教学,通过绘本资源开发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教育的潮流。随着绘本研  相似文献   

19.
幼儿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觉行动性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抽象逻辑性思维三大阶段.三岁前的幼儿思维是以直觉行动性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必须随着动作或行动进行,是思维的低级阶段.而三至六岁的幼儿则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他们逐渐摆脱对事物的感知和动作的信赖,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属思维的中级阶段.如何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我们借助了投影、幻灯、电视、录像、音响等电教手段收到良好效果.一、清晰图像替代传统挂图,丰富表象由于3—6岁幼儿的思维已能摆脱对实物和动作的依赖,但又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便常使用教学图片或挂图,帮助幼儿增强感性认识.投影或幻灯优于传统挂图是因其图像清晰、画面较大,幼儿在任何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图像,更重要的是幼儿对银幕图像产生的兴趣往往比绘画在纸上的图像更强烈!如用摄影手法制作的幻灯《苍蝇》,它能把实物图像放大上百倍,清楚地把苍蝇的每一部位、每一特点都真实地反映在银幕上,过不了多久,幼儿便能准确地描述出苍蝇的外形特征.又如录像片《青蛙冬眠》.它通过特殊的摄制.让幼儿惊奇地观看到青蛙是如何在冬季伏在松软的泥土上,然后用两只后腿刨开松土.一点一点地钻入泥土里.从而进入冬眠状  相似文献   

20.
李金 《教师》2012,(1):90-91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插图"是特色之一。义务教育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形象具体,且富有童趣。课文插图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是课文文字所无法替代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把握好插图的特点,精心安排,充分运用,有意识地发挥其作用,对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