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火烧云》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绚丽多彩的颜色和美妙奇异的形状变化,以及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欣喜心情。 教学本文时,可根据课文描写细致、想象丰富、图文并茂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品味语言,来感受和欣赏火烧云的美,以此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注意不断地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一、以教材引路,学习观察方法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是经过作者认真地观察、细密地思考而写成的。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例如,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搞清作者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观察的。然后,抓住雨的特点,从作者对雨的描写中,得出作者写的是“夏雨”的结论,从而抓住事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抓住“雨中”的重点,学习作者对“天地间”、“屋顶”、“屋檐”和“地面”雨景的具体入微的观察方法。其次,我抓住作者在…  相似文献   

3.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1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掌握生字新词 ,按课后要求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火烧云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揭题谈话 ,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2 .默读课文 ,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写霞光 ?哪些地方写火烧云 ?是从哪几个方面讲火烧云的 ?三、学习写“霞光”的部分 (第1自然段 )。1 .学生自读、交流 :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  相似文献   

5.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讲读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蟋蟀巢穴的特点写具体,了解蟋蟀建造巢穴的过程,并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1结合讲读课文,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然后命题练笔。小学生知识范围狭窄,如果没有范文,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就会陷入“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的困境。因此,我在讲读课文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然后用学到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最后再让他们把观察到的东西写成作文。如我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指出:这篇文章作者是按照立足点的变换进行观察,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先写游览的时间和地点,接着写路上的见闻,然后写游外洞的情景,再写游内洞的情景,最后简要叙述出洞…  相似文献   

7.
教材说明:《火烧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教材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  相似文献   

8.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全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其中的第二段最能体现作者抓住特点来观察事物和描写火烧云的方法,是全文的重点段。对这一段的教学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雪猴》是一篇阅读课文,安排在“九义”教材的第九册第五单元。该单元的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两点:一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进一步运用,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弄清作者是抓住雪猴的哪些特点来写,以及怎样通  相似文献   

10.
《火烧云》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多和变化快这两个特点,描绘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美和景美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再现情境。教学前,我把夏天的火烧云这一自然景现实录下来,配上录音。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录像,整体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喂鸡》是一篇习作例文。教这一课时,找把读和写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并紧紧围绕这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进行教学。教学中,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之后,着重引导他们对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和怎样将其特点准确、生动表达出来这两点进行理解。以“喂食”为例:这一段共四个自然段,是作者描写最具体的一件事,也是观察最细致的地方。作者抓住几只鸡重点观察,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这一段上下功夫,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艳丽 《山东教育》2003,(10):25-26
《火烧云》是六年制第六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变化多端的奇妙景象。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积累好词佳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学习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句子,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本文的导入,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  相似文献   

13.
曹桦 《青海教育》2002,(10):25-25
观察是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打开这个窗口,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那么,怎样打开这个窗口呢?一、在读书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课文是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范例,教师应抓住课文特点,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渗透观察方法的学习指导,讲清作者观察、描写周围人、事、物、景的方法。如:《长城》一课,先整体后部分的观察方法;《海滨小城》等课文由远及近,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高大的皂荚树》等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观察的方法等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这些方法,并懂得留心周围事物对于写好文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人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极好范文。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的同时,注意根据他们学习课文所掌握的知识,文中觅题练作文,指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想象补充,学生很感兴趣。一、节外生枝高年级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写得委婉曲折,此起彼伏。但有一些人物、事物,因作者考虑中心思想的需要,半途中就“隐”下去了。教学时,我就抓住这个线头,巧立题目,让“隐”下去的人或事“重展雄姿”。如《小英雄雨来》一课,第三节写了雨来的爸爸出外卖席回来了,而且全身武装,从他爸妈谈话中已说明雨来的爸爸要组织民兵反“扫荡”,“一两个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指导观察时,一是注意结合教材中各个单元读写训练的重点,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知道以什么为观察重点,解决一个“看什么”的问题;二是注意学习有关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知道怎么才能有条不紊地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帮助学生解决一个“怎么看”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了:  相似文献   

16.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会写写人、记事、状物、绘景的作文了。但在作文中对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还不太熟练,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这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所谓特点,就是—事物所独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地方。教师指导学生抓事物的特点需结合课文来进行。比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准确抓住了爬山虎的特点,详细地对其进行了描写,使我们读后仿佛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作者在文章产先后写了爬山虎的外形、颜色、内部构造、生长环境、生长规律等。数师在讲解后可让学生仿写。我们在教学中就结合下地实际出题《黑松林》让学生仿…  相似文献   

17.
朱方萍 《现代语文》2007,(4):111-111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基础训练4》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  相似文献   

18.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以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 ,以尝试教学法的原理为指导 ,运用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读、学生的议等 ,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观察自然的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精心设计 ,重视预习。为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章可循 ,有事可做 ,在提示预习方法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个预习思考题 :1 课文中哪些地方讲霞光 ,哪些地方讲火烧云?2 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3 火烧云的形状…  相似文献   

19.
第九册《威尼斯的小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课文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思路:小艇的重要作用→小艇的样子→坐在舱内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威尼斯人离不开小艇。怎样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在读书活动中探索求知(课文写什么)求得(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写)呢?笔者通过创设读书、思考、讨论的活动情境,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利用课文提供的阅读材料,强化重点训练项目到阅读理解过程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又让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中形成了会自读、会自悟、会自得的技能。 一、启发学生自…  相似文献   

20.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一、画一画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交流。1.反复阅读课文,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