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为适应高等师范院校向新型综合大学转变的新形势,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适应能力,应坚持以培养高师音乐系学生专业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就业为最终目的,积极探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十分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 ,以致在基础教育中难以对学生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本文从分析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 ,借鉴英国ITE(新教师培养模式 )的一些成功经验 ,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职业技能评估等四个方面谈谈深化高师英语教育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师教育呼唤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观念创新 :确立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1 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的高师办学理念。高等师范教育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 ,高师院校应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 ,在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更加重视质量。在人才质量要求上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高师院校办学质量的最主要标准。2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学习观念。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必须留给学生主动性、创新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但传统的高师教学主要形式是拥有较多知识和信息的教师通过课堂传授知识 ,学生通过课堂获取知识 ,学生常常采用适应性的学习方法 …  相似文献   

4.
曲嘉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2):100-102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是培养高素质音乐艺术人才和音乐师资人才的摇篮,针对新时期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在思想、性格、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新的特点,文章从加强引导,因材施教;加强沟通,以情感人;开展朋辈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加强新时期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高等师范院校应把师范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体系,为高师学生今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宋子龙  颜雄心 《教师》2010,(4):47-48
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是培养适应中小学合唱活动的优秀组织者的人才基地,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然而从我国高师合唱指挥教学现状来看,高师合唱指挥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等。因此在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中构建适应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是当前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7.
许佩卿  叶瑞祥 《文教资料》2007,(32):171-173
高师学生学习道德培养,是当前高等师范教育的迫切问题.高师院校要正确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道德现状,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加强高师学生学习道德认知、学习道德情感、学习道德意志和学习道德行为的培养,提高高师学生学习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论高师教育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关键是靠高素质的教师。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师院校教育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高师院校要实现教育创新的目标,必须从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就高师院校如何改革与创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特色的人才.由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本文从这些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高师数学专业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是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科研课题,开展毕业论文、创新杯、课外科技活动选题多样化,加强指导,也是培养高师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导向为基点,力图探索出符合具有当代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体系。尽量使得高师美术教育方向明确、定位准确,才能做到优化学校教育资源,促进学科发展,拓展美术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培养教师"工作母机"的高师院校,应当认真研究如何对高师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根据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认知的现状,对如何培养高师学生课堂教学技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步骤为:初次训练,转变学生的观念;师生合作,制定评价标准;反复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对经过课堂数学技能训练与未经过课堂数学技能训练的教师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学分制下国内外高师院校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现状,提出了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目标,最后从改革培养模式、制订弹性选课制度、改革学分数额分配、拓展学分管理领域等方面讨论了我国高师院校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毕业生在从教后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高师师范专业学生培养课程设置,改进高师教育教学方法,优化高师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夯实高师师范生角色心理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师范院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对于高师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培养目标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高师音乐系培养出的学生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音乐教育和音乐事业的发展。所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学生,在校时特别要注重对音乐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的学习,并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理解,逐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许多高师院校淡化师范性,忽视对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历史教学基本功的培养,致使历史教育专业学生从教基本功薄弱。高师历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基本功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有效增强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由此提出了历史教育专业教学基本功的详细内容和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高师院校实习、见习基地建设的状况高等师范教育是离不开教育实践的.为了加强高师院校的实习工作,1982年江苏省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实习基地建设和建立附中问题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师范院校都必须有一批数量足够,具有指导学生实习条件(包括师资、住宿等)的中等学校,  相似文献   

19.
在高师增设学生思想生活管理课程的建议东北师范大学刘强,车广告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专业学校。它肩负着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任务。如何根据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进行深刻改革,在高师院校增设学生思想生活管理课程,突出体...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内涵和发展演变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文化的要素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师体育文化的要素是多元化的,分类特征由师范性要素、校园文化要素、多样性要素和高层次要素等四种形态构成.这些要素是高师院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高师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同时,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所具备的强健体魄的精神,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