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媒体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第一时间".目前各媒体对其运用是否恰当?研究发现,当前"第一时间"运用在某些新闻报道中并不能准确表明一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时效,反而是个容易被媒体用于掩盖其时效落后的概念.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应当慎用"第一时间",而代之以具体时间清楚交代发稿和报道的准确时间.  相似文献   

2.
"明星"一词来源于英文的"star",含义比较广泛,媒体在做明星报道时,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娱乐圈的名人上,因此,将此类以明星为报道目的的新闻称为"明星新闻".近些年来,媒体虽然对"明星"大肆吹捧,但是,也常常为受众做出"明星"是"不高贵的名人"的隐含判断.明星的负面社会评价的形成与媒体对娱乐圈的黑暗现象、腐朽生活方式的报道和渲染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主流媒体来说,原有的主题宣传报道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新媒体、自媒体以"眼光缭乱"的内容叠加"求新求变"的技巧,传统媒体有没有可能"与狼共舞",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自我内容更新的最大增量?在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的一系列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很鲜明地看到一个变化,那就是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时政报道正在团体"作战"挺进互联网端.省级媒体在此间也在艰难寻找本土落点.这是一场特殊的"战役",也是一次珍贵的学习.作为此次采访团队新媒体报道的总策划,本文将以此次重大活动报道作为样本,从"内容型短视频"的"背景延伸"传播、"事件回访"传播、"现场观点"传播等方面,探讨主题宣传报道如何实现语态"更新再造"和内容"融合迭代".  相似文献   

4.
天气转凉,高温已远.对传统媒体而言,高温报道是"四季歌",每逢酷暑,总会有这一系列的报道"应景". 高温报道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常规的气象报道,如今很多本地媒体通常都是"每日一报";二为记者亲历报道(体验式报道),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类媒体,往往都会安排记者体验高温天里照常工作的职业岗位,比如,清洁工、交警、外卖小哥、快递员等;三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送关爱的报道,给贫困家庭"送清凉"、向建筑工地工人送爱心等都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5.
"虚假报道"一直与媒体相伴而生,如影随形.每年年末都会有各种版本的年度十大假新闻出炉.虚假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媒体亲手炮制的"宿敌". 2010年7月,济南多家媒体都接到一条线索:连日来,30岁的泰安男子张某拿着一个"元宝",呆在济南一条大街上,边乞讨边守候一位请他吃饭时将"元宝"遗忘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6.
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对"达芬奇"号称从意大利进口的部分家具涉嫌伪造产地进行了曝光,将以经营高端家具品牌闻名的"达芬奇"推到了风口浪尖.此事经央视报道后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类媒体纷纷转载甚至派出记者采访报道此事.然而,从央视率先掀开冰山一角,到其他各类媒体紧跟其后进行铺天盖地的穷追猛打,再到仅有少数媒体零星报道事情进展,前后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作为政务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两会报道早已经成为"例牌".在新媒体参与激烈竞争的今天,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迎难而上,将"例牌"炼成"招牌"甚至"品牌",才是必然之选.如何"炼"呢?笔者认为,创新求变是法宝,抓住热点是关键,关注民生是要点,攻克难题是重点,打造品牌是看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不断融合发展,融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报道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且不可或缺.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各类门户网站、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对于经济报道尤为重视和关注.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经济报道如何更"接地气",有效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以来,移动视频直播"野蛮生长",各类直播平台更是层出不穷,并成为新的财富聚集点.野蛮生长伴生的是乱象,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则为混战的直播平台套上了"紧箍咒".从"大乱"到"大治",这个窗口期,则为传统媒体成功转型融媒体、甚至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强化移动视频直播,加快融媒体提质升级,抢占移动传播市场,已成为迫不及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眼下媒体上有个时髦的词,那就是"承诺",哪里有了"承诺",媒体都争先恐后地报道.  相似文献   

12.
在眼下的中固,被媒体盯上好像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各类富豪榜,看着风光,却往往变成"杀猪榜".现在,喜欢盯人的媒体记者越来越多地"被盯"了,7月份就有不少:  相似文献   

13.
国内较常见的是短时间临时"融合".这在一些媒体集团大型活动或"战役报道"中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种现象:逢年过节,或遇风霜雨雪,一些媒体也有规律性地进行报道.比如,要过春节了,版面上就出现了哪里有什么文娱活动,哪里开什么庆祝会议,或一过年就讨论开"压岁钱",年年这点东西,年年雷同,毫无新意,让读者感到"腻口".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上,常有报道说社会"闲散人员"如何如何,有的还指责"闲散人员"是"不安定因素".我看了这些报道,最终也没弄明白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媒体针对"三农"问题,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诸如,深入浅出解读中央文件,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重大成就充分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树立致富典型和推广致富经验;用丰富多彩的节目、版块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对"三农"存在的问题予以极大关注,像"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类报道振聋发聩.一些涉农类媒体,<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央视7套等更是紧盯"三农",呼唤更多人关注"三农",帮助"三农".  相似文献   

17.
贾岳  储靖农 《今传媒》2007,(7):60-60
近日,好多读者可能注意到,在侯耀文去世的报道中,王朔好像又一下子成了主角,他的一连串"骂"成了媒体最吸引眼球的"卖点".无风不起浪,是一些媒体有关侯耀文是被王朔气死的采访和报道激怒了他,先是骂记者,接着骂媒体,后来更是发展到"6小时连发24篇博客,连续辱骂成都、沈阳等四个城市".7月2日,"朔骂"继续升级,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省成了他辱骂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王泱泱 《传媒》2007,(6):58-59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逢它召开,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会上演激烈的"新闻战".随着网络新闻异军突起,又一股强大的力量加入了这一"战局".对于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国"两会",不但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政府新闻网站大力展开报道工作,各大商业门户网站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制作相关新闻,以吸引网民,增加点击.据有关部门统计,"两会"期间,新浪、搜狐、网易、TOM、中华五大商业门户网站的"两会"专题点击量超过4亿,网民跟帖超过45万条.打开各个网站的"两会"专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容设置丰富多样.除了关于"两会"的一些常规报道,商业网站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自身强调互动性的特点,加强与网民互动,开展灵活多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过山车"行情,房地产市场的新闻报道日益成为各媒体争夺读者的重要新闻.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一名记者,笔者发现,不少媒体在报道楼市时,常常带有"硬伤".  相似文献   

20.
最近,"张悟本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养生专家",接连被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张悟本神话"迅速破灭.而就在两个月前,各大媒体还在大肆宣扬张悟本的养生理论,张悟本从一个针织厂的下岗职工,迅速蹿升为"中国食疗第一人",也是由媒体追捧起来的.张悟本食疗神话的产生和破灭,说明了当代社会的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