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汉语人名包括姓、氏、名、字、号等,其修辞艺术丰富多彩,我们将其概述为构成中的修辞艺术和运用中的修辞艺术两大类别。前者包括断取、对比、析字、回文、顶真、复字、叠音、双关、比喻九种,后者包括借代、比喻、简缩、对偶、反复、双关、析字、镶嵌八种。它们各具特色,或典雅隽永,或标新立异,或形象生动,或寓意深刻,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汉语人名包括姓、氏、名、字、号等,其修辞艺术丰富多彩,我们将其概述为构成中的修辞艺术和运用中的修辞艺术两大类别。前者包括断取、对比、析字、回文、顶真、复字、叠音、双关、比喻九种,后者包括借代、比喻、简缩、对偶、反复、双关、析字、镶嵌八种。它们各具特色,或典雅隽永,或标新立异,或形象生动,或寓意深刻,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胡培翚是清代经学史上卓有学术成就的经学家,他秉承家族治经传统,精通经学,将《仪礼》学研究推向了巅峰。胡培翚治学能洞察学术流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主张与学术风格,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小学图书馆常用的同类书区分号主要有字顺号和种次号等。而字顺号又以著者号为主。本文在比较这些取号法基础上介绍一种兼有字顺号和种次号两者之长的取号法。 著者号和种次号各有优劣。著者号一般依据文献责任者名字的读音或字形给号,大部分为字母、数字混合型的。其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同一个薯者的同类书  相似文献   

5.
胡培翚是清代经学史上卓有学术成就的经学家,他秉承家族治经传统,精通经学,将《仪礼》学研究推向了巅峰。胡培翚治学能洞察学术流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主张与学术风格,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习古文时,经常把古人的号当成其字,或把字当成号。例如,有的同学说杜甫的号是子美或说苏轼的号是子瞻等。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没有弄明白古人名、字与号之间的关系。看来有必要对古人的名、字与号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之友》2013,(12):38-39
古今人物的符号除了“名”与“字”外,还有一个“号”,又称别号。《辞海》中说:“号,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名与字均是由父母或长辈给取的,往往受长辈理念、宗族辈分等种种因素的限制。而号一般由本人取,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号,自由地抒发感情或表明志向.所以又称“自号”。  相似文献   

8.
古代作家的称谓除名和字以外,有些还有号(也叫别号或别字)。采用什么样的别号,往往有其独特的用意、含义和情趣,有一定的来由。现列举几类,作一说明: 一、有些作家的号与他们的名、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古人的名、字、号与称谓。下面,笔者把课本中出现的这方面的文化常识进行一些归纳说明。一、名、字、号(一)名、字、号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差别,古人有除了名之外,另取字号的习惯。1.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2.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词义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3.号,名和字以外的称呼,一般表尊敬。古人一般都有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相似文献   

10.
文言作品的注释中,除提到作者的姓名之外,还常常提到字及号,有的还有谥。这些名、字、号、谥有何作用?许多人往往不解。因为现在的人一般只用一名,取字、号的现象绝少。而从前的人,取名之后,还有字、号、谥等。这是因为它们各有用途,不得混淆。否则即失礼,或为人讪笑。从前的人,在名之外,还要有字,是因为名是自称的,字是人称的。也就是自称用名,称别人用字。如苏轼,自称为轼,别人称他为子瞻。号又近于笔名,大多是写文赋诗,或作画题字时所用。有的是自鸣风雅。如苏轼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后人则称苏东坡、黄山谷之类。也有是为避祸避嫌,如“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他字豫  相似文献   

11.
“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中国知识传统的立学本旨与人文特质本能地拒绝了将实用和功利作为知识意义的发问维度与评价标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述学理念与终极视域,则淡化了对学术当下指向的暂时影响及致用实效的关注,将思想学术置于历史文化的浮沉中以凸现其知识的张力,成为知识关怀的首肯方法与理想路径,对学术源流的历史关注,思想理路的文化梳理自然成为整理中国知识传统的优选思路。  相似文献   

12.
胡钉铰考     
胡钉铰是古代通俗诗作者的代名词。唐人所载胡钉铰之事互相矛盾。佛教典籍中也有一胡钉铰,可知胡钉铰其人纯属虚构。  相似文献   

13.
胡适论     
张芸 《集宁师专学报》2001,23(3):24-31,38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化进程中,胡适的作用不容低估。本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论述了胡适一生在文化学术领域里的成就、胡适思想的渊源及复杂性、胡适在政治领域里的表现及实质。  相似文献   

14.
乾隆年间,黟县西递明经胡氏宗族典商巨子胡学梓经营典当,发财致富,成为江南富豪。他生长于一个以"经学传家"的名宗右族,为人好善乐施,一生不惜重金,为家乡和宗族建校助学、修桥铺路、建设祠堂、赈灾济贫,"其义举不能指数"。他的"义行"对子孙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秋胡变文>中增益的部分反映了唐人,特别是科举的一些思想.从习经的情形,变文中<孝经>的排列次第,"三史"、"九经"观念的兴盛,以及明五经集中出现的情况看,<秋胡变文>最早出现的时间也只能是在天宝时期,其下限至元和年问,即中唐时期.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秋胡携<文选>确实是应付科举的需要,它是这一时期<文选>兴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学界大体把《韦护》定义为"革命家恋爱"的典型作品,但是重读《韦护》,我们发现,在作品中丁玲真实地写出了革命内部个体生命的内在矛盾,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韦护》的复杂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和道德建设,既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与效果,也会对社会伦理和道德发展产生深刻而广泛刻的影响。胡锦涛执政伦理思想的形成,既借鉴吸收了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建设的一般思想,又在改革发展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变动的时代背景及其逻辑,发展和丰富了党的执政伦理思想。本文着重对胡锦涛的执政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以及对他的"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公平、正义"等有关执政伦理的一些基本原理性问题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的群众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为本思想是胡锦涛群众观的核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是胡锦涛群众观的重要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胡锦涛群众观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一个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处的时代决定我们的策略和政策,所以,把握时代,对于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胡锦涛时代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围绕时代观的问题,探讨了时代观的重要性,胡锦涛时代观的内容,最后指出胡锦涛时代观对当前中国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胡适作为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积极宣传自由和民主,对政党起源、政党种类、政党制度、政党政治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诸如政党“起于政见之歧异”,国民与政党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政党政治须有独立的政论家;要解除党禁,废除党治,实行多党制;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