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1980年参加北京二十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后来又做了这方面的主管。在这20年中,我亲身经历了二十中从破到新、从乱到治、从简陋到繁丽壮美的整个过程,亲身体会到马成营校长“德育为首,全面发展,追求一流,办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对北京二十中的中兴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20年来,马成营校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始终高度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正是这种高度重视,使北京二十中形成了永远追求一流、追求实效、以育人为根本的特色德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从职业教育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相关要素和相关环节的有机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社会功能.从对德育的概念解析,到对德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要素的有机运行,到德育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来谈如何组织职业教育德育课堂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教育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情操、行为品质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达到以德育人效果,德育工作者必须在常规德育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开拓德育资源、从中国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现代道德文化中吸取其精华,并且努力优化教育手段、使教育工作系列化、科学化、完整化,从而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职业教育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相关要素和相关环节的有机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社会功能。从对德育的概念解析,到对德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要素的有机运行,到德育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社会功能的发挥来谈如何组织职业教育德育课堂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学校德育应实现从“外铄”到“生成”的转变;学校德育应走出“知性德育”的藩篱,重视情感教育;学校德育应继承“耻感”教育传统,加强荣辱观教育;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6.
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从广义说,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德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从理论上对德育的地位、内容、原则及方法作了深刻的阐述.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搞好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德育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的合理本质与内核。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文章解释了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即把社会生活作为德育的本源与基础,在新课程的教材上体现了回归有意义的儿童生活的主题;“做中学”思想说明了“经验”和“活动”在生活化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们是形成儿童道德品性的重要教育方法;“儿童主体性原则”确立了德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儿童主动性,培养儿童的能力和情感。文章从杜威的思想联系德育实际探讨了生活德育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学生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德育在对待传统德育思想尤其是儒家德育思想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即:封闭保守的国粹主义和"全盘西化"的名族虚无主义。运用辨证唯物史观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尽管儒家德育理论有着历史性上的落后性,但是其作为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思想精华,高度概括了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的教育智慧,是古人对人性规律把握和对价值观探索的体现。即使到了现代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德育在五育中回归到了重要的地位,在探索德育原则和方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学校将目光转向圣贤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弟子规》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关注与借鉴,将传统德育引入现代德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育的回归,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眼光来分析这更是教育的一种探索、改革或创新。  相似文献   

9.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50年的呕心沥血,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渝中学,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章从道德训练、修身课、团结精神、爱国主义教育、高尚人格五个方面介绍了张伯苓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生活教育理论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德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德育中,构建现代德育思想体系,赋予德育实践特色和创新精神,可以拓展德育空间,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文章简单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意义,就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德育思想和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我们应该调动各方力量及时研究对策,对青年学生加以适当引导,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自制力、鉴别力和抵抗力。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我国的思想教育,努力构建一种全新的、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实现从教育环境的横向入手达到各种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从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德育工作作了深刻阐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德育工作的立足点是讲政治,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德育工作的外显形式是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育在培养无产阶级四有新人中起主导作用。然而传统德育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而现代德育强调的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注重对人的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人的个性发展。邓小平同志以他对世界发展势态和中国国情透彻的了解,从总结经验和教训入手,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形成了社会上下一致,达成共识,进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框架,构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的体系。首先,从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邓小平同志认为,学校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工作的首位,从而确定了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14.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提高到了应有的高度,新的教育方针也在各地广泛实施,但德育效能低下的现状不可回避。本文从教育队伍内部理念的缺失、教育对象的复杂化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足等方面尝试分析当前德育效能低下的内外部因素,从提高教育意识、全面认识教育对象和依托德育规律开展有效教育等三方面,阐述了对于有效德育的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15.
潘盈明 《文教资料》2010,(2):139-140
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功能.让中学思想政治课真正回归德育本性极具现实意义。从实践层面看,要充分挖掘教材,认真开展教学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要努力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要让学生在关注时政新闻的乐趣中接受德育教育;要让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延续到课后.以重建自由的道德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教育的目的、作用、原则、内容、方法等方面都作过深刻的论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品质教育处于核心地位。围绕道德品质教育,孔子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内省、律已、勤,乍、苦修、实践、互助、移情等等。如果抛开其中的一些被现代社会所扬弃的教育内容,那么,这些闪烁着古代智者思想光芒的德育方法,即使在将要迈入对世纪的今天,也仍然能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分析一下,孔子常用的德育方法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注重内省,见贤思齐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塑造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把握一个…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首部《德育原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胡守棻教授主编,是全国同行通力合作的成果,代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德育学界的理论水平。如果说它奠定了此后数十年我国德育理论的基本框架,那么,这个理论框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刘佛年先生主编的《教育学》(讨论稿)中的思想教育论,还可追溯到1957年胡守棻先生基于马卡连柯集体教育思想和新中国学校教育实践构建的道德教育论。可以说,新中国德育理论走过了一条从"道德教育论"到"思想教育论"再到"德育原理"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许多论述是我国教育的宝贵遗产 ,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了孔子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的德育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本文从德育的重要性、德育的内涵以及实施德育的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阐述其现代价值,以期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载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非常重视对人的道德教育。在他的德育思想中具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合理内核,如"尊德性"和"道学问"相结合的德智统一观;"克己从礼"的自我教育观;"立志笃信"的德育意志观和"行养结合"的德育实践观等,这些德育思想,都曾对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形成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现今的教育改革实践,可以从张载的德育思想中寻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趣,为我国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够提供一种有益的史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