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研究生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2003—201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联合作用三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通过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方式促进了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小。从空间效应看,硕士研究生对本省经济增长发挥了要素积累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省际人才竞争效应,博士研究生主要通过促进本省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率,对外省的创新溢出并不明显。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三大效应都十分显著,西部地区在博士研究生的技术模仿效应下赶超中部地区。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研究生扩招规模,注重培养创新型博士和应用型硕士,留住研究生扎根本地从事科研工作,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2.
运用2003-2016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所呈现的空间特征。发现:第一,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说明整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研究生数量上的需求并未饱和;第二,硕博研究生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都远小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弹性系数,说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仍然是资本驱动型;第三,博士研究生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能带动相邻省域的经济发展,硕士研究生对相邻省域的经济发展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2007年到2014年的重庆38区县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间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现象显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发现产业结构、交通密度和政府规模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加快重庆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发展,需加大物质资本的投资,并增进重庆五大功能区间的经济互动。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高等教育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集聚与经济发展均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分布特征;高等教育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不显著;与科技研发的交互项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人力资本与科技研发对高等教育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合调节作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此,不仅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重视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要聚焦人才培养、引进、科技研发,实现人力资本与科技研发的有效结合,发挥高等教育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5.
段平忠 《教育与经济》2023,(2):20-29+40
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尚无定论,本文以分层次的人力资本对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教育异质性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弱效应,且溢出效应有正有负,其中,基础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对相邻区域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高等学历层次的知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为正,其中,高等学历的知识集聚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这是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就业在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衰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非正规就业存在正向影响;空间衰减特征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溢出效应存在空间衰减趋势,500 km是辐射范围突变点,1 000 km是最大衰减边界。门槛特征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受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和技术创新的干预,前者提升使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由负转正,后者提升使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正向作用加强。据此,我国要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健全非正规就业的制度保障,破除研究生流动壁垒,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决定了教育投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8年各省域单位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我国各省域单位教育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溢出效应;第二,东部区域内教育溢出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东、西部之间的溢出效应强于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第三,经济发展速度、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投入力度会对教育溢出产生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和高等教育水平则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兼顾其他地区教育发展政策,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来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政策,以平衡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疏导教育溢出效应传导机制,进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空间相关系数大致为21.23%。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仍然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有所下降。建议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增加创新投入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研究生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协调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1年到2016年中国31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实证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股票市场的正向效应相对于前者有待提高;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安徽省16地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检验了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关系,依照从普通混合面板数据到空间面板数据不同模型的比较与选择机制,确定模型并进行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2005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检验了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关系,依照从普通混合面板数据到空间面板数据不同模型的比较与选择机制,确定模型并进行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20052014年安徽省16地市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经济增长不仅受到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临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域发展中要重视溢出效应,促进联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湖北省2007—2018年12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湖北技术创新水平在市际尺度具有显著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考虑空间相关性后,无论使用相邻矩阵还是地理反距离矩阵,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对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及其空间效应分解结果表明,城市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显著促进了本地城市发明创造类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此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和产业结构也是影响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激发基础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鼓励跨区域人才合作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和空间相关性,将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菲德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这种方法能在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从而对教育支出的产出效应得到更准确的估计。研究结果显示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如果不考虑空间相关性会夸大教育支出的部门溢出。  相似文献   

13.
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增长品质的关键指标,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与互联网之间的理论关联反映了互联网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与价值。基于2006—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中介效应、非线性动态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等视角切入,探究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增长效率的多维度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说明互联网已成为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第二,互联网通过推动要素结构变动而间接驱动旅游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但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第三,互联网与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积极且“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关联,验证“网络效应”与“梅特卡夫法则”存在。第四,互联网在释放本地红利的同时,对其他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产生正向、显著的空间溢出影响,且该溢出效应受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的正向空间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6-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表明:1996-2013年间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及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正向驱动作用,经济增长过程中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弹性产出为0.025,要素驱动份额为0.85,对年均GDP增长贡献值为8.07%;研究生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促进作用虽有小幅攀升但仍旧低于物质资本的驱动性;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增强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力,使其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匹配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3-2019年全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电子商务支持度、空间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中西部地区贯彻互联网经济发展战略效果好,电商经济薄弱中心正在向中部地区转移;(2)电子商务支持度出现明显空间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同时电子商务支持度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3)电子商务支持度会因各省经济发展的差异而继续拉大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子商务支持度对本省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正在向负向效应转变,特大级城市正在减缓电子商务支持度增速与经济占比增速。  相似文献   

16.
以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和有效劳动模型为基础,通过教育年限法分析了青岛市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资本推动型特征,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较低,溢出效应不明显。据此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青岛应加大教育投入,并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以加快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带来的消费和投资效应能够有效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基于2010-2019湖南省14个市州的城镇化率、旅游收入、旅游资源等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定量研究了城镇化水平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省旅游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效应.如果忽视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将会高估其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2)城镇化水平对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如果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将会直接带动本地区旅游经济提升1.631%,间接促进临近市州旅游经济增长0.548%.(3)在城镇化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对本地区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为理解湖南省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深入挖掘其对旅游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猎聘网提供的样本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计量回归方法,对在职硕士研究生获得教育个人收益的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职硕士研究生通过接受教育增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并经由绩效奖励、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等媒介途径,释放教育生产效应和配置效应,从而获得工资收入增长,其中外部流动对提升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水平有显著作用,是提升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收益率的重要媒介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别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和目标函数能否达到“珠联璧合”的实施效果,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文章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和熵权法与期望求值法分别测算了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刻画了省域尺度下高校科技创新时空格局及聚类情况;依托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PDM)揭示了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年度均值呈现总体上升态势,但“西部短板”特征明显;省域尺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格局与经济版图存在一致性;高校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能够同时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而促进本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但对区域经济联系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20.
贸易成本和技术创新是影响贸易行为的核心要素。从数字经济影响省际贸易的理论机制看,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强了信息的有效性和要素的匹配效率,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和推动知识溢出进而促进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本省省际贸易流出;数字经济对省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结构异质性;省际贸易流出的增加主要是由本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贸易成本下降和知识溢出引致的,且降低贸易成本的机制更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发展会对邻近省份贸易流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