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一项新的宏伟事业 ,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当前 ,铜仁地区正在兴起“西部大开发、铜仁怎么干”大讨论的热潮 ,对我们档案部门来说 ,要积极地为铜仁大开发服务。一、搞好档案宣传 ,增强服务意识档案是人类文化历史遗产 ,档案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利用档案资料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可起到积极作用。 1997年印江县档案馆在全省率先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面展示了红军在印江的战斗历程和印江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伟大成就 ,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松桃…  相似文献   

2.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1):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在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宣传革命的主张,北上抗日,开始了举世无双的长征。在环境异常艰苦、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情况下,转战14个省,翻雪山,过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于1936年10月22日在陕北实现了三大红军主力会师,以无数英雄红军的生命代价,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红军将士以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以战胜一切敌人,踏破万水千山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以战胜千难万险、笑对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以团结友爱、共同奋斗的阶级情谊,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给党…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近一时期来,许多出版社纷纷推出以长征为主题的各种出版物,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史实,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通过长征历史全貌的准确、权威的研究和把握,弘扬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江泽民总书记专为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对于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推动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省各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发掘和提供利用革命历史档案,用反映红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的档案史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服务契机。红军长征历经11个省区,而在甘肃境内活动的范围最广,过境部队最多,在甘肃会宁实现了三军大会师。1935年8月2日,红二十五军由陕甘交界的双石铺西进甘肃,策应中央与主力红军…  相似文献   

6.
李荣珍 《档案》2023,(9):61-65
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成功组织成徽两康战役,创建了陇南临时革命根据地。成徽两康战役在红军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红二方面军长征中的经典战役之一,尤为重要的是有力策应了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的军事行动,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地区的会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徽两康战役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播下了革命火种,推动了陇南地区乃至整个甘肃革命斗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正廪 《兰台世界》2016,(21):119-12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主要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体育活动为基础,展示了红军长征体育活动的随机性、体育活动与战争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特点;长征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长征的胜利,对当代体育事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怀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举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英雄史诗。长征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云南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两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也是红军取得战略转移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地区。红军远征而来,又远征而去,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云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两路红军长征经过云南当时的33个县境,攻克21座县城。云南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无私帮助红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军长征两次经过云南,震撼了祖国西南边疆的这块红土地,促进了云南各族人民的政治觉醒,指明了云南革命的前进道路,为灾难深重的云南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对云南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伟大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红军将士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云南省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精选了4组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蒋介石和民国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围堵红军的来往密电予以公布。这组密电,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红军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防死守和围追堵截,机智灵活地巧妙利用国民党中央与云南省地方之间的矛盾,避实就虚,巧妙周旋,打破围堵,甩开追击,使蒋介石、龙云首尾难顾,追剿计划彻底失败,最后胜利渡过金沙江。这一组历史档案,充分印证了毛泽东同志"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豪迈宣言。  相似文献   

9.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70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史上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正如徐向前元帅所说的那样:“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会宁是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标志的长征胜利纪念地。为纪念万里长征的丰功伟绩,怀念被红军烈士鲜血染成的这块会师圣地,再现红军在会宁会师的历史画卷,会宁县委、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0.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突破敌人层层堵截,战胜重重艰难险阻,以无数英雄红军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70年过去了,长征这块用红军的血与肉铸就的革命基石和历史丰碑,永远铺垫在共和国的大厦里,永远矗立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一部据鲁迅纪念馆所藏的《二万五千里》誊清修改影印本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此,《中华读书报》还以《一部关于长征的“存世孤本”影印出版》为题作了报道。文中强调,“由于1942年版的《红军长征记》,在国内外存见甚少”,它才“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见《中华读书报》2006年10月18日第一版)不错,因为它与《红军长征记》在篇目与文字上略有出入,它确“为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线索与研究空间”。但说《红军长征记》“在国内外存见甚少”,却似可商榷。因它在1954年出版的《党…  相似文献   

12.
<正>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成功的伟大转折点,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习近平语)。四川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铸就长征精神的众多元素都与四川密切相关,让四川成为红军长征中出奇制胜的战场、会师加油的驿站、战略转移的桥梁和长征精神的主要凝结地。因此,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征程,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历史中惊天动地的恢弘篇章,是四川最闪亮的红色名片。  相似文献   

13.
欧阳莉 《传媒》2023,(22):84-86
作为红军长征时期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办的党报,《红星》报对党的政治建设,宣传红军在长征期间的战斗和先进事迹,激励和鼓舞在长征艰苦条件下战士的斗志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梳理和研究了《红星》报的内容版面,探索党报如何在革命艰难时期坚持编辑方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出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苏士甲 《军事记者》2006,(11):61-61
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一份名叫《红炉》的刊物。这份刊物是在红军长征的苦难旅途中诞生的校刊。在长征的文物文献中,是目前发掘出来的唯一的一份校刊。可以说是有关长征文物中的稀世珍品。《红炉》是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刊。1935年夏,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的右倾分裂行为波及到红军部队及其院校。南返的红四方面军于10月9日以原来红大的底子为基础,在卓不碉地区又成立了红军大学,校长、政委分别为刘伯承、何畏,教育长是张宗逊。虽说红大隶属于红四方面军,但办校人多系原红一方面军的。刘伯承、张宗逊、彭绍辉、李井泉、张际春、陈伯钧…  相似文献   

15.
长征精神赞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2):50-50
10月,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红一、三军团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继续北上。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班罗镇召开会议,正式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10月19日,毛泽东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宣告结束。不久,中央红军便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现将馆藏这件珍贵史料予以公布,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13,(10):54-55
内容简介:本书以辛亥革命为前序,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为尾声,以原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夫人、曾经担任地下党南京市委书记及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的陈修良革命经历为纵贯线,以辛亥革命、倒袁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二次土地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后等历史阶段为单元,串以一系列浙江籍或主要在浙江从事革命工作的女共产党人的红色传奇,形成本书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首,在伟大的长征途中,红军两次经过昆明,并和居住在这里的汉、回、彝、苗、傣、傈僳等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红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昆明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有150多名昆明儿女参加了红军,特别是寻甸县丹桂村有10多个当地回族青年参加红军,红军把他们编成回民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踏上这块红色土地去寻访当  相似文献   

19.
巴黎《救国时报》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3 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创办的中文报纸《救国时报》 ,立足巴黎 ,面向国内广大读者和世界广大侨胞 ,以“不分党派 ,不问信仰 ,团结全民 ,抗日救国”为宗旨 ,在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宣传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被读者誉为“海外权舆”、“抗日先锋”、“革命民众的喉舌”等。其报道的特色主要表现为 :利用中外媒体资讯 ,传播红军长征信息 ;连载长篇通讯 ,系统报道长征 ;出版《长征记》一书 ,反映长征全过程 ;抢译斯诺陕北通讯 ,披露斯诺苏区见闻 ;刊发大量图片 ,展示红军风采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有什么关系?有同志认为,中国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相继进行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有同志持相反的意见,认为红军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不得不被迫进行长征,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恶果,与北上抗日无关。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红军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一早在红军长征前,中共临时中央已经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但均未能实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主张抗日的。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开宣布对日作战。那么,远离抗日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