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性散文作品。文中出现四次“流泪”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动人的亲子之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第一次流的是“悲哀之泪”。文章写道:“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当时,“我”的“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真可谓“祸不单行”。面对着颓败的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i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usu________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即将结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生1突然举手问:“老师,作者的父亲到底是干什么差事的,交卸了至于那么‘掺淡’吗?”  相似文献   

4.
“踌躇”一词在《背影》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是深入理解父亲的精神面貌的重要突破口。 要理解“踌躇”,还得从家庭背景谈起。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还亏空变买典质,办丧事又借新债,家中光景很是惨淡。在这种背景下,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里都宠罩着悲哀。正当全家人还没有从悲哀中解脱出来的时候,“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骨肉分离,又增添一层新的凄凉。  相似文献   

5.
<正>《背影》一文,是朱自清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一篇纪实散文。文章叙述规整,描绘朴素,它恍然一幅黑白的底片,却能让一腔父爱淋漓尽致,偏执犊心纤毫毕现。文章从第二段开始,交代家庭境况: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总写不幸,其实两句的作用只是引领,让人揪心的是后面的几层语焉不详又实情暗表的意思。徐州父子相见,是以"满园狼藉的东西"为背景的,这个"满院狼藉",可能是枯枝败叶无人打理,也可能是被弃置的物品凌乱摆放,总  相似文献   

6.
小脚祖母     
我记事后,祖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脚。我好奇地多次看过祖母的小脚,然后纳闷:我们的脚掌是平的,祖母的脚怎么除了大脚趾外,其余四个脚趾都长到了脚底下?我从没见过祖父,父亲也从不在我们面前提到他。听邻居们说,祖父做生意死在了外地,当时父亲还在祖  相似文献   

7.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  相似文献   

8.
高献辉 《江西教育》2003,(23):28-28
《背影》一文关于“泪”共写了四次:第一次写见到父亲,看到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写望父买橘,“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写父亲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则是接读父亲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到父亲背影。四次所写的流“泪”,虽都是动情所致,但特写的环境不同,流泪的含义不同,因而用词不同,彼此不能互换,更不能省却。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深刻领会:第一次的“泪”,为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的“泪”…  相似文献   

9.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到伤心处不落泪。《背影》中作者通过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心态,四次写到“我”的“泪”,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使文章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悲伤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第一次写“我”落泪是在文章的第2段。“我”奔丧回家,“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到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泪”是悲伤的泪。眼见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境惨淡,不觉悲从中来。这“泪”为文章渲染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父  相似文献   

10.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相似文献   

11.
将优点放大     
林金炎 《师道》2007,(2):45-45
一位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会计呢?”青年窘迫地垂下了头。  相似文献   

12.
卡尔的祖母年轻时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电影明星,后来她与一位贫穷的画家相爱,两个人买下了“奥雷纳大街13号”这座房子。但祖母的父亲很快找到这里,赶走了那位画家,然后把祖母带回去,嫁给了一位加利福尼亚州的商人,也就是卡尔的祖父。  相似文献   

13.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  相似文献   

14.
收集快乐     
麦克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做亲子鉴定,还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是祖母把他领回她的家。从此,他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一次。在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狠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的麦克一开始是个忧郁的孩子,但是祖母让他学会了怎么使自己快乐。祖母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  相似文献   

15.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相似文献   

16.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 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  相似文献   

17.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  相似文献   

18.
是老师哭了     
六岁的约翰娇生惯养。他的父亲知道这一点,可他的祖母仍然宠着他。这孩子几乎寸步不离他的祖母。他想要什么时,不是哭就是闹。直到第一天上学他才离开祖母的怀抱。约翰放学回家了,奶奶在门口接他并问道:“学校怎么样?你过得好吗?哭了没有?”“哭?”约翰说,“不,我没哭,是老师哭  相似文献   

19.
老不死     
天真的孩子问爸爸:“世上还有人能不死吗?”“没有人能不死的!”“不!”孩子摇摇头说,“你骗我。”父亲奇怪了:“谁能不死?”“奶奶!”孩子很有把握地说。父亲以为孩子对奶奶爱得天真,哈哈地笑了:“真聪明。”孩子把头一甩:“不是我说的。”父亲笑着问:“谁说的?”孩子说:“妈妈说的。”老不死  相似文献   

20.
发现美丽     
一位哲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他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摇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