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考察应激与运动员倦怠关系及其中介变量,采用运动员倦怠问卷(ABQ)等测量工具,对专业运动员进行研究.结果:从事闭锁式和开放式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对倦怠的各维度均存在主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支持了修正后的理论假设模型.结论:①情绪/身体耗竭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成就感降低在运动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事运动5年以下的运动员成就感降低最明显,从事运动9年以上的运动员运动贬低最强烈.②从事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倦怠水平无差异;运动员倦怠的3个维度在开放式运动项目与闭锁式运动项目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应激可直接影响运动员倦怠,也可通过自我效能感及自尊等中介变量对运动员倦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倦怠的测量、模型与预测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倦怠是运动员运动生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对运动员运动生涯有着不良影响.文章以运动员倦怠研究的历史演进为线索,对运动员倦怠的测量、运动员倦怠的模型、运动员倦怠的预测变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运动员倦怠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研究认为未来这一领域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研制适合我国运动员倦怠测量工具的研究;(2)对运动员倦怠产生机制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并加以实证研究.(3)重视情境与人格的交互作用在预测运动员倦怠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运动倦怠现状,对福建省一些运动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较封闭式运动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更容易产生运动倦怠,尤其体现在情绪/体力耗竭方面;(2)不同性别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差异不具显著性;(3)不同的运动等级,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差异不具显著性;(4)训练年限为5年以上的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倦怠总体水平和情绪/体力耗竭显著高于训练年限为1-2年、3-4年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质性的半结构化访谈,对国家队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关于影响运动表现因素的单独访谈,通过内容分析,结果发现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是运动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运动员自身感知的重要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表现性、工作专注、稳定性、乐观性、有恒性、探究性、变通性和自律性等8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基本验证了早期量化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运动员训练行为的因素分析,来研究和揭示影响高校运动员训练行为的因素,旨在探求推进高校运动员训练的对策。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天津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其中“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应满足下列条件:有正式学籍、在校学习、训练且运动水平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以上的大学生运动员。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对含有高水平运动队的天津市所有普通高校(共有12所)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对问卷的发放采用了按比例的随…  相似文献   

6.
营养干预对高校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运动营养干预对反映健美操运动员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协调性、节奏感等素质的主要机能指标进行监测,以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氧代谢能力的影响因素,找出适合高校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为提高体能而进行的营养干预的方法,并探索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实现提高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亮 《冰雪运动》2006,(2):34-35
通过对花样滑冰运动员赛前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对运动成绩影响的研究,提出对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赛前焦虑进行调节的手段和方法,旨为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员有效缓解赛前焦虑,从而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运动自信心对其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国对高校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等方法,对山西省3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自信来源进行了调查及分析,阐述了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自信来源差异,旨在更好的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自信心,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以及优异的成绩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攻击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我国女子足球运动中运动员攻击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成年女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比赛中女足运动员的攻击行为一般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引起的。在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或多种变量受到刺激或加强,都有可能引起运动员的攻击行为,反之,则可以控制或调整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高水平运动员的组织性应激影响因素,从组织层面更好地关注运动队和运动员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降低组织性应激对高水平运动员操作成绩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6名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组织性应激反应进行深度访谈,使用内容分析软件QSR NViovo 11.0对采录的运动员谈话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运动员组织性应激影响因素可分为环境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和团队因素等4类;其中领导因素(116)是运动员组织性应激的最大应激源,其次是团队因素(114)和环境因素(112),个人因素(58)最小;在二级指标中,教练员因素(96)对运动员组织性应激影响最大,其次是团队氛围(50)和选拔机制(43)。因此,呼吁运动队管理者、教练员等重视组织层面给运动员带来的困惑和压力,建议运动心理工作者就运动队组织性应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对运动员组织性应激的关注和调节,促进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17名参加2017年全国武术套路(传统项目)冠军赛的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赛前竞赛状态焦虑进行调查,以期分析影响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为运动员赛前焦虑调控提供理论参考.调查结果表明:(1)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状态焦虑在运动年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年限越长,状态焦虑越低.(2)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状态焦虑在性别、运动等级、文化程度、竞赛项目(传统项目)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赛前状态焦虑还与运动员的自我期望、教练员的领导行为以及赛事的重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体操男队备战8运会进行跟队科研服务和攻关的基础上,以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提出影响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比赛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是成套能力,并运用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训练学等指标对其训练方法应用效果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运动技术参数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对跳远成绩的影响程度.其中影响外国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腾空初速度,而影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则是垂直速度.说明我国优秀运动员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腾空初速度不够且垂直速度过小所造成的.应在以后的训练中注重垂直速度和腾空初速度的训练,使我国的跳远运动技术水平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山东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心理个性特征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特征是制约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具有哪些良好的心理个性特征呢 ?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有些什么个性特点呢 ?了解这些对我们今后选拔和指导运动训练以及引导普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对山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进行了 16种根源特征因素的调查研究,对这一群体的个性特征有了一些了解,现将有关材料提供给大家作为参 考。   调查测试对象:山东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98人,其中包括男女篮球、排球、田径和男子足球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测试方法:采用美国心理学家 R.B.Catte…  相似文献   

15.
归因研究成为目前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归因理论入手,综述了运动中归因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运动员归因的各个因素以及归因对运动员后继行为产生的影响,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冰雪运动》2012,(2):56-59
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冰雪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指出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由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构成;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动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学习意识,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等培养我国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冰雪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21,(1):34-39
体育学以人的运动行为为研究对象,目前所借助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都无法真正回归运动行为的本体,研究人的运动行为唯有放弃因素论,回到行为叙事,才能揭示本真。为实现这一目标,程志理在体认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运动行为志"和"运动行为意象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并运用此研究方法对多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研究,以"事实—现实—切实"三元互证证据链结构分析确保运动行为研究的真实性。这篇口述史文本引入体育学两种研究方法运用于——短距离跑成绩与步幅、步频之间关系、起跑反应时训练的"听枪"身体感、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中技术稳定表达实现条件——三个学术实践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倦怠的测量与ABQ的初步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作松  周爱光 《体育科学》2007,27(8):66-70,75
为寻找适合我国运动员倦怠的测量工具,在全面分析运动员倦怠测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倦怠问卷在我国运动员中进行了试用与修订,首先,选取231名我国运动员对ABQ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其次,依据ABQ在我国运动员中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和对部分运动员访谈的结果修订ABQ。然后,选取101名我国运动员对修订后的ABQ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1)ABQ运用于我国运动员时,其结构效度不太理想,成就感降低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差,造成这一结果原因可能在于受到文化价值等方面差异的影响;2)修订后的ABQ由13个条目构成,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性,是一份从应激和运动承诺的视角对运动员倦怠进行解释的问卷,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运动员倦怠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回顾了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相关研究。介绍心理坚韧性4种较新的结构模型,梳理心理坚韧性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教练员行为、幽默风格、自我意识等,分析心理坚韧性的效应,包括运动倦怠、情绪调节策略、流畅特质等,指出未来研究者应积极开展心理坚韧积极的纵向研究,并注重考察情境因素对心理坚韧性的影响,探究其神经机制,关注其消极作用,进行团体心理坚韧性研究。旨在为运动领域中心理坚韧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研究导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竞技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就是使运动员获得最高的竞赛成绩,并尽可能长地保持运动员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文章运用文献、问卷、访问等方法对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是训练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和人文社会学因素三者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