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社区教育公平机制尚未健全,社区教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社区教育品质有待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尚未形成,成为阻滞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壁垒。社区教育应基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匡正教育失衡,打通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加大教育供给,践行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新使命;提升教育品质,筑牢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根基;优化协同共治,构建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经济教育变革引发的高考招生区域失衡与生源阶层差距扩大,是实施向中西部贫困地区高考招生倾斜政策的直接动因。本文分析此项政策的目标定位、实施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提出配套改革建议。主要包括:切实贯彻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确保高考招生专项计划选拔的公平公正;改善中西部贫困地区就业条件,减少人才外流;协调"异地高考"等改革举措以及继续调整部属院校招生属地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3.
高考的直接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此外还对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对社会流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具有预选和配位功能,还是国家文化的重要塑型、凝聚和导向力量。近年来的高考改革注重技术层面的改革而缺乏价值观的澄清和统筹谋划,过分强调高考的多样性而忽视其统一性和公平性,重命题改革而回避录取问题。今后高考改革的政策选择,建议加快高考立法,推进法制高考;成立国家高考委员会,改进高考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国家考试,坚持统一考试;坚持高考的公正公平取向,把高考改革和监管的重点转向名额分配、重点高校和录取环节;完善中小学教科书的国家编写出版制度,保障流动人口的接续教育和异地高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高考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社会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因此维护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直接体现。云南省高考工作,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建设,高标准地打造了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通过综合性的招考服务,实现了众多云南考生高等教育的梦想;通过正向的引导效应,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全面推进现代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异地高考政策作为整个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改革中的一部分,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保障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异地高考政策的价值体现包括教育价值、公平价值、社会融入价值等三个方面。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招生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影响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成效十分显著,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特点的出现,我国现有高考招生制度的体制性弊端凸显出来,尤其是考试法制不健全,分省制定招生来源计划、分省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造成教育机会不均衡等矛盾日益突出,深化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立创新型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作为方向,以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公平公正"的原则作为价值取向,同时顺应当今国际上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发展的趋势,并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促进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朝着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均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政策发现,“职教高考”政策是应对就业与升学争论、解决职业教育人才供需矛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发现,当前“职教高考”政策的问题流、政治流已经基本成型,政策流尽管已形成初步的政策备选方案,但仍需要一定时间以提出更成熟、更具共识性的政策建议。有鉴于此,要通过发挥社会问题的触发功能,重视政策共同体的支撑功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的动力作用,实现“三源流”的汇聚和耦合,以助力“职教高考”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     
<正>考试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才评价和选拔的需要,对于教育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产生重要影响。本期四篇论文,以"教育考试政策研究"为主题,深入探讨高考招生面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政策、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政策导向。近年来,政府和高校调整中西部贫困地区高考招生政策,实施"招生协作计划"、"专项计划"等举措,旨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是否改善了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在理论分析了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了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实施后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的区域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虽提高了输入省份的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但输入省份、输出省份和未参与省份组间、组内优质高校高考录取率仍存在差异;优质高校具有本地化招生倾向和文化溢出效应;相比直接教育投入,其他非直接投入在省际高考录取竞争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本研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娇 《江苏高教》2020,(3):37-43
高校招生改革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战略意义,其动向兼具人才选拔的教育功能与代际流动的社会功能。本研究从2019年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数据里选取18所实施自主招生的高校(样本量=1888),基于学生背景及其在校表现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回归结果表明:从社会公平来看,自主招生政策更有利于农村生源,这反映了从2012年启动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初见成效,但女生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自招表现有待提升;从择优录取的效率来看,控制高考分数之后,自招生在本科期间获得奖学金这一指标上优于统招生,但自招生对就读高校的推荐度却低于统招生。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深刻、影响深远的社会议题,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的使命,为共同富裕建设不断赋能。“自我赋能”“授权赋能”“协同赋能”三种重要赋能模式彼此相关,构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概念框架。运用三重赋能模式,持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为:一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我赋能”,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二是政策支持下的“授权赋能”,不断推进政策导向和健全创业服务保障;三是多元主体的“协同赋能”,驱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招生特殊政策是党和国家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政策持续稳定的实施,成为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学生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实现民族平等、社会稳定、教育公平以及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在高校招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享受降分优惠政策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争论。本文试图从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现行少数民族学生高考降分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由于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发展薄弱、城乡教育水平差异过大、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重点学校制度的不合理,高考录取线上的地区差异、教育腐败。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从制度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治理教育腐败。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高考制度是国家筛选人才的权威性制度安排,具有特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分配功能,因此高考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由于一些高考政策存在程序不足、选拔过程不透明、招生主体范围不合理等因素,出现社会优势群体利用社会资本的运作占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该过程同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了教育排斥,阻碍了高考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国家应该正确处理高考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将公正置于高考政策改革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据媒体报道,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已经成为“特招”腐败的重灾区,严重危害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高考特招沦为“点招”,极大损害了教育公平,从而形成社会阶层的固化,加剧贫富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相似文献   

16.
异地高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拥有高级中学学籍的学生不受户口限制,跨省份参加高考的一种制度,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促进高考招生公平发展。异地高考具有条件性、有序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异地高考是现行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不过,异地高考受户籍制度制约,受教育既得利益集团阻抗,受复杂性因素阻碍,在现实操作性上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的历史追求。《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对于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制度创新意义,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政策定位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工作导向意义。新时期促进教育公平的着力点,一是要以机会公平为关键,着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二是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着力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三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四是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根本措施,着力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五是以促进教育公平机制为目标,着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公平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为推进教育公平,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通过调研美国常春藤盟校2017级新生的族裔情况、地域分布和申请要求等,分析美国常春藤盟校招生政策,并与我国高考招生政策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直接反映和影响西部的社会公平。现阶段,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区域经济水平、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教育不公问题突出,教育公平发展受限。究其缘由,既有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又有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家庭经济阶层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为了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发展,构建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是前提;打破招生考试制度瓶颈是关键;完善西部高等教育投资机制是保障;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彰显西部大学个性与特色是根本。  相似文献   

20.
高考由单纯为高校招生的活动变成万众注目的社会性活动的原因,有教育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其中,"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定位,强化了高考的功利化特色,汇聚了公众"趋利"的本性,使其成为千军万马拥挤的"独木桥"。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公平机制缺乏,则使高考成为社会公平的"消防队",承担了自己无力也无须承担的社会公平责任。而为追求社会公平所逻辑性地采用的"统一性"模式,使高考的功能扭曲,性质异化,成为教育进步的障碍。让高考回归教育本性和实现教育公平,才是高考改革的理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