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鲁迅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按性格特征分为三类:封建思想的代表者;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安于现状力求改造社会的、觉醒的知识分子。本文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寻找出鲁迅通过人物系列性描写所揭示的思想内涵,并探索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现代医学、心理学角度入手,对鲁迅小说中各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变态心理及其社会根源进行分析,指出四铭、高老夫子等封建卫道士的虚伪,孔乙己、陈士成等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可悲,以及"狂人"、"疯子"等觉醒者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3.
古代"士"与中国知识分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从哪个时代看来,知识分子身上始终深蕴着传统"士"的精髓。"修身"、"求道"对于在"救亡"与"启蒙"两大任务重压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现代知识分子来说有着新的内涵。正如鲁迅作品中所呈现的严谨自律、道德修养、对人性的批判与启蒙……本文将着意在鲁迅先生笔下的动物世界中略取几种常见的动物形象管窥一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种具有重要文化意蕴的精神现象,它代表着知识分子在反叛封建思想,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的一种对自身生命形式的自我观照行为。在现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主要有狂人型、战士型、多余人型、堕落型、忏悔型五种类型。狂人型知识分子形象代表着知识分子的一种本我状态;战士型知识分子形象是知识分子在艰难困苦中的一种自救行为,代表着知识分子的自我状态;堕落型知识分子是自我的沉沦,多余人型知识分子是本我的放逐;而忏悔型知识分子形象是一种超我状态,是知识分子对自身的一种思想批判。这种自我批判后来演绎成原罪意识,从此,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自身的启蒙立场,这对以后的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抗抗尊称鲁迅为自己"思想和人格的导师",以学生自居的张抗抗从鲁迅那里吸取乳汁,进行创作.她笔下的争取爱情自由独立的女性,"狂人"式的知识分子,农村女性打工者形象都借鉴了鲁迅的创作元素,张抗抗更是将鲁迅因子注入"人"的个性的凸现,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虚伪性,倡导真诚的爱,鲜明的憎,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严家炎先生曾在《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一书中这样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走向成熟。”①可见,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巨大,也足见鲁迅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和典范作用。鲁迅小说能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是与他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和悲剧性完全分不开的。离开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便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也削减了小说的文学价值。在鲁迅先生塑造的众多鲜明而活现的人物形象中,又尤其以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心灵感触的震动,同时还伴随着几缕幽幽的伤感和几分莫名的怨恨。也正应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②纵观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型: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和《长明灯》中的疯子。他们遭受了叫喊于生人之中,而人们却并无反应的可悲下场。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他惨遭压迫,面临绝境,不但抑郁而痛苦,而且总在焦灼中思索、期待和追求着,以致于被迫而疯狂,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思想情绪的艺术概括,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7.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小说,以一出在"无爱的人间死灭"的爱情悲剧,探索妇女解放道路,探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新路.<伤逝>的悲剧意义在于个人、社会和追求三个层面:以一个梦醒者的反思,忠告个性主义不能使青年驶达幸福的彼岸;对封建传统势力毁灭五四青年自由幸福的罪行进行了严峻的批判,揭示悲剧意义的根源;奋斗者"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寄托着鲁迅的希冀.  相似文献   

8.
王统照深受鲁迅的影响,他与鲁迅有许多直接的亲切交往,但更主要的是"神交".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天然的敏感期待;对鲁迅的人格有天然的敬仰热爱;对鲁迅的爱情婚姻观有天然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道路;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现代知识分子;又都具有余英时所说的传统的"宗教承当精神".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许多小说都与知识分子有关,其中不乏深刻展示知识分子、庸众和当权者关系的作品.在其格式最为特别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鲁迅通过时历史神话故事现代化解读,亦很好的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怀.本文即通过对其中一篇--<起死>的叙事学解读,来讨论在现代语境下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与命运.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短篇小说《文学教师》中的尼基丁是一个从追求爱情、享受安逸生活的普通教师,蜕变为一个具有怀疑和反抗意识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庸俗生活与知识分子个性碰撞过程中,体现出一个兼具典型和非典型知识分子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对尼基丁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充分展现了他的知识分子个性由潜伏状态向觉醒状态的演变,并预见俄罗斯知识分子曲折前进的未来,表明契诃夫对此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苏词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佳人形象,她们具有鲜活而独特的艺术魅力,大致可分为四类:貌美者不妖娆,重情者不泼辣,艺高者使风云变色,质洁者超凡脱俗。苏轼塑造这些佳人形象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有静态描写,有略貌取神,有诗意烘托,有以诗为词。其中那些品质高洁的佳人,不仅体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修养与胸襟气魄,也寄托了苏轼的思想与情志。苏词中的佳人形象及其艺术手法,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白先勇早期小说多取材于作者童年及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验,以“年轻人水仙花的自我中心”的眼光关注人间万象,以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渲染荒诞内容,塑造了一个个孤独、痛苦、仿徨的“病态”青年形象,体现了当时年轻人“自我放逐”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介绍了MPEG-7中的可伸缩颜色描述符出现的背景、描述符分量的语义、位平面、Haar 变换等详细情况及其匹配算法。最后,对于可伸缩颜色描述符的应用范围作了说明,这些对于将使用可伸缩颜色描述符的读者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剑术套路指定动作的扣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男子套路运动员完成剑术指定动作的失误率及扣分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运动员完成指定动作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运动员心理素质、专项素质、专项技能的训练有关。旨在为今后指定动作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早期工业化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中国史研究的热点,江南早期工业化作为一个区域性的问题研究是从李伯重先生开始的,且已硕果累累。本文从宏观入手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对"江南早期工业化"概念作一概述,抵制"萌芽说"和"西方中心主义史观",从与英国模式的对比中重点阐述其发生发展的前景,并最终得出结论,即江南早期工业化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普遍规律下不可能走向近代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缔结了《雅尔塔秘密协定》。本文通过对这个秘密协定的签订及其内容的分析,揭示出苏、美两个大国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和不可告人的目的,背着反法西斯盟国的四强之一的中国,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为代价,进行了一场秘密交易。这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是它们利用霸权对盟国主权进行的一次掠夺。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是比较文学中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创造性叛逆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从媒介者、接受者及接受环境等方面来分析。而"忠实"这一伦理学标准一被引入翻译学,便引起了人们对其与"创造性叛逆"之间关系的争议。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现有的材料入手,结合自己的观点,论证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常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是一位具有社会参与精神的艺术家,创造风格具有英雄性,充满哲理性;而舒伯是擅长于个人主观情绪的抒发,常以歌曲式的曲调来表现诗意的形象,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具有宽广的抒情风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具体表现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的四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李鸿章参与了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谈判,签订了包括《马关条约》在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因而是“汉奸”,“卖国贼”,其实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订过程中的表现,无疑也显现出其忠君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